【大行報告|9618】大行齊削京東目標價 瑞銀:京東第四季起或見拐點 一文看清大行點評京東業績(不斷更新)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即市財經 - 股市 - D230817

【大行報告|9618】大行齊削京東目標價 瑞銀:京東第四季起或見拐點 一文看清大行點評京東業績(不斷更新)

股市

發布時間: 2023/08/17 18:01

最後更新: 2023/08/17 19:16

分享:

分享:

【大行報告|9618】大行齊削京東目標價 瑞銀:京東第四季起或見拐點 一文看清大行點評京東業績(不斷更新)

京東 (09618) 第二季業績收入及純利均勝預期,收入錄得2879.3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7.6%,經調整純利約85.57億元,按年增31.9%。多間大行將京東績後均下調目標價,認為在宏觀環境疲弱下,京東第三季收入面對挑戰,並對集團戰略調整的擔憂日益增加。

摩通:上季京東營業利潤意外下滑 股價或略微負面

摩根大通表示,京東上季收入好於預期,但核心的京東零售營業利潤同比下降 0.4%,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京東零售的營業利潤出人意料地下滑,這表明旨在提高性價比的投資規模可能大於預期,可能為公司穩健的收入蒙上些許陰影,該行預計股價將作出喜憂參半或略微負面的反應。

該行認為,由於對第三季度消費放緩的不確定性、以及京東今年的戰略調整的擔憂日益增加,預計投資者對第二季度業績和第三季度指引的任何說法都會頗感興趣。摩通對京東港股目標價為140元、美股為34.88美元,評級為「中性」。

美銀:削東京港股目標價9% 維持「買入」

美銀引述管理層指,雖然面對宏觀能見度低,預期下半年京東零售的收入較上半年加速,而7月核心GMV增長超越行業增長5%,京東零售的營業利潤率也於今年企穩。

美銀預期,京東今年第三季收入按年升4.5%,並預期京東零售收入增長2.2%,故將全年收入預測調升1%至2%,但下調經調整純利1%至2%,以反映集團穩定投資於核心電商的競爭力。

美銀下調京東目標價,港股目標價由220元跌至200元,而美股目標價由56美元跌至51美元,評級維持「買入」。

滙豐研究:第三季京東收入增長面對六大挑戰

滙豐研究指,由於市場營銷支出上升,京東零售上季利潤按年下跌,但該行仍預期集團整體的利潤可較2022年改善,主因1)控制新業務投資如社區團購的成本、2)新業務虧損繼續收窄,尤其是國際業務及京喜,3)收入組合轉變可支持利潤率。該行指,強勁的增長以及家用電器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份額在上季的表現正面,但宏觀及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或限制上述領域在下半年的增長。

考慮了滙率的影響後,以現金流折現率計,該行將京東港股目標價由203元下調至195元,美股目標價由52美元下跌至50美元。由於估值不昂貴,維持「買入」評級。

滙豐研究認為,第三季京東的收入增長面對數個挑戰,包括1)疲弱的宏觀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消費者情緒;2)高基數效應,去年第三季表現受益於上海重啟後積壓需求釋放;3)內部調整持續帶來的影響;4)季節性差異較大,由於高溫天氣提前,今年空調銷售集中在第二季,去年則集中在第三季;5)新智能手機的推出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iPhone 15可能延至第四季推出;6)集團與京東零售的增長差距將會收窄。

瑞銀:京東第四季起或見拐點

瑞銀將京東美股目標價從44美元下調至40美元,港股目標價則由173元降至157元。

瑞銀表示,京東通過百億補貼及簡化入駐流程,吸引銷售價值導向型產品的商家加入,雖然第三方佣金收入在第二季持平,反映出對商家補貼的影響,但同時來自第三方的廣告於第二季強勁增長,表明集團於商戶的投資正取得一定回報,維持對京東「中性」評級,相信今年第四季至明年首季將見拐點(inflection point),收入增長運轉率或將接近正常。

瑞銀指,下調京東今明兩年經調整淨利潤率預測約11及27個基點,至3.2%及3.4%,以反映對商家及用戶的增量投資,預期不會引發非理性的補貼戰,今明兩年收入預測大致不變,料按年增長4.9%及7.5%,當中今年第三季收入預測輕微下調0.9%至2509億元人民幣,經調整淨利潤預測則下調6.1%。

相關文章:

【京東業績】京東跌近4% 次季收入增7.6%、經調整純利85.57億人幣 同勝預期

【京東健康6618】京東健康插8% 上半年純利按年升近6倍 期內收入升逾3成

【大行報告|700】大摩瑞銀看好騰訊廣告業務支撐第3季增長 一文看清大行點評騰訊業績(不斷更新)

編輯:袁諾曦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