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颖_百度百科

杜元颖

唐朝宰相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杜元颖(775年-838年),行十四,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县)人, [7]吏部尚书杜淹六世孙,大理正杜佐之子,唐朝宰相。 [8]
杜元颖于贞元十六年(800年)登进士第。淮西吴元济之乱平息后,转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穆宗皇帝即位,以杜元颖熟知朝廷故制,文笔流利,善拟诏制诰命,超拜为中书舍人。其年冬,又拜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三月,以原官同平章事,加上柱国,封建安县男。 [7]大和三年(829年),南诏犯成都,杜元颖派兵与南诏兵战于邛州(今四川邛崃)南部,蜀兵大败。后因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以玩忽职守罪被贬为邵州长史。 [8]开成三年(838年),卒于贬所,时年64岁。 [9]
杜元颖为迎合敬宗,在蜀地大肆搜刮奇物特产,向皇帝进献;他加重人民的赋税和工役,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致百姓啼饥号寒,工匠累死于道旁,蜀人呼他为恶帅;他不懂军事,不操练士卒,不加修城堡,竟削减士卒的衣食,使戍边之卒不能温饱,部伍不整,边防松弛,致使兵败于南诏。 [9]其善文辞,长于律诗,与白居易、韩愈相唱和。《全唐诗》卷四六四录其诗一首,《全唐文》卷七二四录其文四篇。 [7]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
出生日期
769年
逝世日期
832年
主要成就
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
本    名
杜元颖
家    世
京兆杜氏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官拜宰相

杜元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人,杜如晦五世从孙,贞元十六年(800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宏词科。多次征召到方镇幕府任职,逐渐以右补阙升任翰林学士,擅长文辞,唐宪宗李纯特别赞赏他。吴元济平定后,由于书论诏令繁多,迁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唐穆宗李恒认为杜元颖熟知朝廷典章,对他特别宠幸,拜授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任学士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建安县男。自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做到宰相,士大夫都感到惊异。长庆三年(823年),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帝为他到安福门亲自饯行。 [1]

昏庸无能

唐敬宗李湛骄傲怪僻为君无道,杜元颖常常要迎合皇帝的心意来巩固宠幸的地位,就细细索求奇珍异物献给皇帝,派出寻宝的人在路上接连不断,各种工匠不停制造,苛捐杂税繁多,以至于削减军饷用来资物聚敛。另外军饷供给不及时,戍守边关的士兵饥寒交迫,就依赖像蛮人征收财物来供应所需。因此人人叫苦,他们反而成为蛮人向内地侦查的助手,边境防守松懈。大和三年(829年),南诏乘虚袭击戎、巂等州,各个屯营一听说贼人来了就逃散,守边的士兵做向导,于是攻入成都。已经逼近城下,杜元颖还不知道,就率领左右人马据牙城防守。贼人大肆掠夺,焚烧外城,毁坏它,停留几天后终走,蜀中的奇珍异宝、能工巧匠、美貌女子全都被抢走了。开始,杜元颖无计可施,准备脱身逃跑,恰巧援兵来到便停止。 [2]

贬官逝世

唐文宗李昂派使者前去安抚南诏,南诏上书说:“蜀人请求我诛杀暴虐的统帅,没有达到目的,请求陛下诛杀他,以此向蜀人谢罪。”因此贬杜元颖为邵州刺史。议政的人不满意,又贬斥为循州司马。属吏僚佐崔璜、纥干巘、卢并都削夺官职,一一贬逐。大和六年(832年),杜元颖死在贬所,终年六十四岁。快死时上表请求追赠官位,乞求返回故土埋葬。下诏追赠湖州刺史。 [3] [6]
杜元颖和李德裕关系好,会昌初年,李德裕任宰相,于是下诏恢复他的官爵。弟弟杜元绛,官位终于太子宾客。 [4]

个人作品

播报
编辑
赋得玉水记方流
重泉生美玉,积水异常流。始玩清堪赏,因知宝可求。斗回虹气见,磬折紫光浮。中矩皆明德,同方叶至柔。月华偏共映,风暖伫将游。遇鉴终无暗,逢时愿见收。 [5]

亲属成员

播报
编辑
六世祖:杜淹,吏部尚书、安吉郡公;
五世祖:杜敬同,中书舍人、东阳郡公;
高祖父:杜从则,蒲州刺史、工部侍郎;
曾祖父:杜自远,没有仕官记录;
祖父:杜繁,没有仕官记录;
父亲:杜佐,大理正;
弟弟:杜元绛,太子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