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背後】史上最賺錢超英雄系列的幕後黑暗史:漫威電影宇宙最大的威脅,是比薩諾斯還威的「漫威創意委員會」 – 電影神搜

【電影背後】史上最賺錢超英雄系列的幕後黑暗史:漫威電影宇宙最大的威脅,是比薩諾斯還威的「漫威創意委員會」

《漫威電影十年創造史》(The Story of Marvel Studios: The Making of the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又一本超級重、超級厚、描述超級影業漫威的分析書籍最近出版了。這本書特別之處,在於它是首度由漫威影業授權、並由紐時暢銷作家執筆、耗費 4 年撰寫的書籍。不過,不管這能不能激起你刷卡的欲望,有個重點你必須劃下來:這是「漫威授權」的,這代表書裡文字是漫威認可、不是腦補的敘述,而書裡這段敘述,證明了這本書的價值:《漫威電影十年創造史》首度曝光了「漫威創意委員會」如何「打壓」漫威宇宙的完整細節——這可是漫威影業首度自白。

《漫威電影十年創造史》。

《漫威電影十年創造史》。

如果你喜歡漫威電影宇宙、而你沒聽過「漫威創意委員會」(Marvel Creative Committee),那你是幸福的;如果你覺得漫威電影宇宙十年裡,2015 年以後的漫威電影比較「特別」,那你是敏銳的。以上這兩個與漫威創意委員會有關的問題,正巧呈現了漫威創意委員會與漫威影業之間的關係:在漫威創意委員會於 2015 年解散的前後,漫威電影宇宙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景,而這是所有漫威書迷、觀眾、甚至包括好萊塢都應該深刻了解的事實。

圖片裡非當事人

漫威創意委員會的成立立意是良好的:聚集一群對漫威漫畫非常了解、也協同塑造過去數十年漫威歷史的工作者與專家,組成一個委員會,對漫威新事業的電影商品,在它們的製作過程中給予全方面的建議。這不是一般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方式,一般的狀況是監製與導演說了算:監製是募集所有資金讓大家做事的人,有錢最大聲;導演是要呈現自己視界的人,動腦的最大聲。當然,電影公司會給予監製與導演許多的「建議」,那是基於出資者或發行者的聲音,他們也能看到單純藝術創作者看不到的盲點。

漫威影業。

漫威影業。

但是改編漫威漫畫電影不一樣,這是個長期失敗、讓投資人與老闆都失望的事業,同時也是全球數以萬計書迷注視數十年的計畫。漫威漫畫是一條寬闊的長河,擁有大量的角色、經典劇情與人際關係,不是隨手拿個角色找個劇組就能成事的工作——漫威過去已經這樣嘗試好幾次,都是失敗作收。因此反過來,以三娘教子姿態參與製作的委員會,似乎是個製作風險上與品管上很聰明的點子。這個委員會成員包括了漫畫編劇、漫威漫畫主編、漫畫出版主管、漫威娛樂 (Marvel Entertainment) 總裁、與漫威娛樂主席等等。

委員會成員(由左至右):主席艾薩克珀爾馬特 (Ike Perlmutter)、總裁亞倫芬恩 (Alan Fine)、主編喬克薩達 (Joe Quesada)、發行丹巴克利 (Dan Buckley)、編劇布萊恩麥可班迪斯 (Brian Michael Bendis)。

委員會成員(由左至右):主席艾薩克珀爾馬特 (Ike Perlmutter)、總裁亞倫芬恩 (Alan Fine)、主編喬克薩達 (Joe Quesada)、發行丹巴克利 (Dan Buckley)、編劇布萊恩麥可班迪斯 (Brian Michael Bendis)。

委員會的結構幾乎包含了漫威漫畫從構思、執筆、出版發行等等各層面的一級主管,在 2000 年代,你很難看到其他電影在改編遊戲或小說時,被改編方推出這種層層把關的專責機構來保護他們的作品。而事實上,漫威創意委員會的成效顯而易見。《鋼鐵人》那撕書的史塔克暴露身份結尾、《復仇者聯盟》那讓新角色直接登場加入聯盟的設計、或是讓《美國隊長 2:酷寒戰士》從超英雄電影轉成諜報驚悚電影的勇氣,背後都有著漫威創意委員會的蓋章同意——只是我們看不見的是,要蓋這個章其實充滿各種政治權衡的角力、還摻了一點凱文費吉的血汗。

《鋼鐵人》。

《鋼鐵人》。

問題是,拍出一部爛電影也就算了,大家都會同意打掉重練。漫威宇宙打破了超英雄電影並不賺錢的迷思,但在拍出一部部破億票房電影的同時,這個宇宙必須進化,前往更無限制與框架的下一層次,才能滿足胃口逐漸被養大的觀眾。但是來自各層面的漫威創意委員會,儘管可以提供各種導演陌生的領域專業知識,但這樣的委員會卻也逐漸進入了某種僵化的框架:要統合委員會各層面考量的最小公倍數決議,通常也是最保守的安全牌建議。為此,他們絕對會對好萊塢導演那些天馬行空的創意、激進的進步思維、或甚至只是預算的尺度,皺起眉頭。

《美國隊長 2:酷寒戰士》。

《美國隊長 2:酷寒戰士》。

《漫威電影十年創造史》一口氣暴露了漫威創意委員會如何在扶植漫威宇宙的同時,扼殺了漫威宇宙劍走偏鋒的許多可能:

委員會阻止詹姆斯岡恩在《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 裡使用大量的 70 年代金曲——這應該是因為這些歌曲的授權費用高昂,會增加委員會認為「不必要」的許多支出。

《星際異攻隊》:本來聽不到 walkman 的。

《星際異攻隊》:本來聽不到 walkman 的。

委員會不顧凱文費吉與漫威影業要求,阻止夜魔俠、刀鋒戰士、惡靈戰警、盧克凱奇、與制裁者等等權利已回歸漫威影業的角色,出現在漫威電影宇宙裡。委員會選擇讓這些角色,交由發展電視事業的漫威娛樂處理,由他們決定這些角色的使用方式。因此,漫威娛樂與網飛或電視台合作,製作了一系列的《漫威夜魔俠》或《神盾局探員》等等漫威影集——而這些英雄也永遠與他們在大銀幕上的同事,保持距離。

網飛上的漫威英雄們:一回家就被放養。

網飛上的漫威英雄們:一回家就被放養。

委員會對原本由鬼才導演艾德格萊特執導的《蟻人》有「大量」的「建議」,這些過度干涉,令個人風格強烈的萊特,選擇離開《蟻人》。

委員會不滿由蕾貝卡霍爾成為《鋼鐵人 3》最終反派的決定,因為他們覺得女性角色的人偶,在玩具市場上的銷量太差。

《鋼鐵人 3》:她有更強烈的動機與能力。

《鋼鐵人 3》:她有更強烈的動機與能力。

上面這個決定也影響了《雷神索爾 2:黑暗世界》:原本預定成為反派的地獄女神海拉 (Hela),被換成了辨識度很低的黑暗精靈魔雷基(他是男的!這就夠了)。

《黑豹》原訂由作品入圍金球獎與奧斯卡的非裔女性導演艾娃杜韋奈 (Ava DuVernay) 執導,但她最後也被委員會搞到心累離開。

沒人要買海拉的玩具啦……是嗎?

沒人要買海拉的玩具啦……是嗎?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