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有 56% 新創 ICO 在最初四個月倒閉,你還覺得幣圈遍地黃金?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彭博》:有 56% 新創 ICO 在最初四個月倒閉,你還覺得幣圈遍地黃金?

據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有 56% 加密貨幣新創在首次發行貨幣後在四個月的募資期間內就陣亡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可以稱之為數位代幣的首次發行。

與一般公開發行募資不同之處在於,一般公司 IPO 融資(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開發行」)時,投資人可以獲得公司的有價證券(股票);ICO 則是將「股票」換成區塊鏈公司發展項目的「代幣」,投資人可向公司以數位貨幣購買該公司發行的代幣。

 

波士頓大學從這些新創公司在推特上面的活躍程度,推定他們的生命跡象,並導論出,只有 44.2 % 的新創能夠活過關鍵的 120 天。

研究人員 Kostovetsky 跟 Benedetti 追蹤了 2390 家加密貨幣發行所,認為最保險的作法,在獲得 ICO 的第一天把它賣掉,但如果是個人投資者就無法這樣操作。

不過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應該在 6 個月以內賣掉,時間越久,報酬率就會越低,Kostovetsky 更表示,報酬率每月下降 4 個百分比。因為 ICO 新創會越來越能掌握到貨幣的走勢,期間也有更多人加入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

ICO 沒有監管單位,許多人認為創立加密貨幣所趕上熱潮就有錢潮,白皮書寫得有模有樣,不少投機者心態認為,「ICO 是最快能拿到錢的方式,上了交易所,韭菜隨便割。」《科技報橘 Techorange》報導過一則新聞,在中國幣圈流傳著這樣的 SOP:

1、幣圈 ICO 老司機領進門學習套路

2、外包技術、白皮書

3、找大佬站台

4、聯繫海外基金會、註冊公司、律師認證等

5、私募

6、巨額交易費談妥交易平台

7、打點媒體刷一波宣傳

8、上線發幣

9、坐莊操作價格

10、收割韭菜

11、走向人生巔峰… …

雖然 ICO 讓不少人趨之若鶩,但俗話說「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投資的風險如此之高,只要遇到一次詐騙事件,一生的心血都沒了。

據外媒《Fortune》報導,加密貨幣新聞網站 Bitcoin.com 已經對去年的 ICO 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 TokenData 跟踪了902 家,其中 142 家在籌集資金之前失敗,另有 276 家在籌款後失敗。Bitcoin.com 表示,2017 年因 ICO 失敗的虧損高達 2.33 億美元(約新台幣 71 億)。

據《中國時報》報導,美國證管會為了給投資人一些警惕,設立一個假的 ICO 網站 HoweyCoins.com,幾可亂真,該有的保證投資報酬、名人背書,還有篇幅達 8 頁的白皮書都有,還設一個時鐘倒數計時,給投資人時間緊迫的壓力。

「當利潤達到 10% 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 50% 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 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 300% 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豪不畏懼。」

這是馬克思資本論裡傳播最廣的一句話

日前電影《華爾街之狼》的故事原型 Jordan Belfort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ICO 是「史上最大騙局」。中國跟南韓都相繼表示違法,不過 ICO 這樣的技術不會消失,只是在投資前需要多做功課,畢竟靠著這個致富的還是大有人在。

https://www.facebook.com/xdite/posts/10156015106513552

——

(全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BloombergFortune,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比特幣雪崩式敗壞?繼中國後,韓國成為第二個明確禁止 ICO 的國家

ICO 泡沫大興,台灣政府應該如何監管?

幣圈全是泡沫,卻沒人敢說:燒掉 1000 萬台幣創業換來的一場空

【5 分鐘搞懂比特幣】當年一文不值,如今它比炒房還暴利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不做功課就入坑,一天就會噴掉你一年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