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霍华德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亨利·霍华德

英国诗人
萨里伯爵,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无韵诗的诗人。他把维吉尔的作品《埃涅伊德》的第二卷和第四卷改编成抑扬格五步格诗。霍华德与托马斯·怀特爵士把十四行诗引入英国。他们的诗歌在《陶特尔杂集》(Tottel's Miscellany)(1557年)上发表。霍华德的父亲是托马斯·霍华德,第三代诺福克公爵。他小时候生活在亨利八世的王室家庭,1532年随国王一起到法兰西。很多年他都是国王的宠臣,但在亨利死之前不久因叛国罪被砍头。
中文名
亨利·霍华德
外文名
Henry Howard
国    籍
英国
出生日期
1517?
逝世日期
1547年
职    业
诗人
出生地
萨里伯爵

生平

播报
编辑
亨利·霍华德
亨利·霍华德(Henry Howard,1517?—1547年),萨里伯爵,英国诗人,托马斯·怀特一起,共同将意大利人文主义诗歌的风格和韵律引进英国,为英国诗歌的一个伟大的时期奠定了基础。
托马斯·霍华德勋爵的长子,1524年父亲继位为诺福克公爵(第三)时,亨利也取得萨里伯爵爵位。由于出身和种种其他关系,以及亨利八世的政策,注定萨里卷入一场争权夺位的活动。1530~1532年与父亲的监管人里士满公爵亨利·菲茨罗伊一起住在温莎,他是亨利八世和情妇伊丽莎白·布伦特所生的儿子。1532年,在与玛丽公主(亨利八世和阿拉贡的凯瑟琳之女,即后来的玛丽一世)论及婚嫁之后,他娶了法兰西丝·维尔(牛津伯爵14岁的的女儿)为妻,但一直到1535年才住在一起。虽然有了这桩婚姻,但有关他和玛丽公主之间的结盟仍受到讨论。1533年里奇蒙娶了萨里的妹妹玛丽,但两人也没住在一起,原因是玛丽喜欢待在乡下。里奇蒙于3年后去世,死因可疑。
曾被西摩家族(1536年国王和简·西摩结婚之后气焰嚣张)诬控秘密支持天主教徒在1536年的反叛而被囚于温莎(1537~1539年)。事实上,他加入父亲的行列镇压叛乱者。1540年在宫廷比武会上获胜,而他的前途也因侄女凯瑟琳‧霍华德嫁给国王而进一步改善。1542年参加苏格兰战役;1543~1546年转战于法国和法兰德斯;1544年任陆军元帅,但被谴责将自己暴露于没必要的危险当中。
1546年回国后,发现国王快要死了,他的宿敌西摩家族对他阻碍其妹玛丽和托马斯·西摩(简·西摩之弟)的结盟计划感到愤怒;他声称霍华德家族显然是爱德华王子(简‧西摩与亨利八世生的儿子)的摄政,而使事情演变得更糟。西摩家族警告、指控萨里和其父犯有叛国罪,并叫他的妹妹里奇蒙女公爵作证反对他。她坦承萨里至今仍是天主教信仰的拥护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萨里的父亲诺福克公爵被认为是显然的继承人(如果亨利八世无异议的话),西摩家族就声称霍华德家族计划把爱德华王子搁在一旁,就任王位。萨里为自己抗辩无效,被处死在塔丘,年仅30岁。其父因在处死之前国王驾崩而逃过一劫。
萨里大部分的诗可能是在温莎囚禁期间写就;几乎所有的诗都在1557年首度发表,也就是在他死后10年。他承认韦艾特为一代大师,并追随他采用意大利诗的格式来写英诗。他把韦艾特译过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又重译了一遍,相比之下,他的翻译更为流畅、有气势,对英国十四行诗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最先发展了莎士比亚采用的十四行诗形式。
在其他短诗方面,他不仅描写都铎王朝早期寻常的爱情和死亡主题,也描述伦敦生活、友谊和年轻人的生活。他的爱情诗缺乏力量,除了两首“怨情人出航海外”(他写道)的诗例外,从女性观点来看,在他那段时期来说是不寻常的。
陶特尔(Richard Tottel)在他的《已故萨里伯爵的十四行诗和其他诗歌》(1557年,一般称为《陶特尔的杂集》中收录了萨里的短诗)。该书也收录韦艾特的诗,而在前面有普登汉姆的诗评,与其名并列。1557年出版萨里所翻译的《埃涅阿斯纪》卷二和卷四译作,名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几卷译作》是第一个采用无韵诗(blank verse)格式的英语译作,这种格式采自意大利诗 [1]

影视作品人物

播报
编辑
美剧《都铎王朝》第一季中以少年形象出现,和父亲第三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在等候亨利八世召见,并且剧中透露他是亨利八世的教子。第三季第四季中,萨里伯爵亨利霍华德以中年人形象出现,受宠于凯瑟琳·霍华德出现的时候,萨里伯爵亨利·霍华德在剧中是个骄傲,自负,但是并没有大过失的大贵族,亨利八世也始终对他宠信重用,哪怕是凯瑟琳·霍华德因通奸被通奸斩首之后他也没有受到牵连。但是萨里伯爵与国王周围的其他掌权贵族格格不入,萨里伯爵最终被以叛国罪处死,而他的敌人既有爱德华王子的舅舅爱德华·西摩,也有亨利八世因为萨里伯爵对法战争的失利的失望,弃用。萨里伯爵始终是个并不聪明的人,他看重出身,总在炫耀自己曾经是王族后裔,他不知道吸取第一季白金汉公爵的教训,最后,也死于非命,不能不说是咎由自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