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無人島買賣漸開閘,花多少錢能成為“島主”?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內無人島買賣漸開閘,花多少錢能成為“島主”?

全文共3066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座“桃花島”,早已不再是黃藥師的“特權”了。繼海南省之後,5月10日,廣東省將正式實施《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試行辦法》),這意味著,今後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可以以市場化的方式買賣廣東的無人島。

近年來,海島旅遊在我國市場上不斷走熱,而隨著無人島市場化出讓政策“開閘”,不少人都動起了自己當“島主”、開發海島旅遊的心思。除了國內無人島外,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有電商平台更是直接開設了海島拍賣專場,希臘、斐濟、加拿大等多國的海島在我國可以被“網購”。那麽,到底花多少錢才能成為一名“島主”?

01

國內“萬元島主”不是夢

根據本次廣東省實施的《試行辦法》,廣東省審批權限內的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可以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出讓,而且,該政策還明確,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等經營性用島,應當通過市場化方式出讓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對於廣東無人島的定價,《試行辦法》規定,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委託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無居民海島使用權進行價值評估,出讓底價參照使用權價值評估結果確定,不得低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最低價與測量費、評估費、出讓方案編制費、利益相關者補償費等出讓前期費用之和。

據統計,我國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無居民海島數接近6700個。在2003年我國首次提出允許個人或機構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後,已有多個省市陸續頒布了無人島買賣政策,除廣東外,2014年,廣西就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出讓評估辦法》,為當地各種無人島確定了出讓評估規則;去年,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還公布了《海南省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審批辦法》,確定了當地市場化出讓無人島的相關流程。去年國家海洋局更提出,我國將在2019年全面推廣實施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工作。當時,就有專家預測,我國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的無居民海島都有望陸續納入到市場化交易的框架內。

可見,我國無人島的市場化出讓已經起步。更值得關注的是,購買一座無人島,並非是只有土豪才玩得起的遊戲。根據廣西頒布的評估辦法,當地部分無人島的單價(元/公頃?年)只有14元。這意味著,如果以一座面積為20公頃的島嶼計算,僅需1.4萬元就可以擁有該島50年使用權。

不過,整體來說,在我國擁有一座無人島成本還是相對較高的。“當前,中國的無人島旅遊業還處於吃螃蟹的階段,大多數企業還在觀望。”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表示。

作為2011-2017年間國內惟一一個以招拍掛形式出讓的島嶼,浙江大羊嶼島的出讓一度曾引發全國旅遊市場的關注。2011年,當地為競拍人定下了起拍價1500萬元、保證金500萬元的門檻,底價超過了業界計算的該島最低價格15倍。最終,大羊嶼島50年使用權以2000萬元的價格成交。而且,在業內看來,相比購買環節,開發、經營一座幾乎從零開始的海島要耗費的成本才是一個難以被估量的數字。有消息稱,總投資5億元的大羊嶼島項目,2014年就是因為施工成本問題而被迫中止的。而在我國最有名、被公認為旅遊業開發最為成熟的“私人”島嶼蜈支洲島,後續投資額更是高達38億元。

02

海外購島“中間環節”昂貴

北京商報記者還發現,近年來我國悄然興起的“無人島熱”,不僅推動了國內的海島加速步入市場化軌道,也讓不少專門從事海島買賣、租賃事務的中介,將海外無人島“搬”到了國內電商平台上銷售。北京商報記者發現,2015年3月,阿里拍賣就與從事海島經紀40多年的老牌企業Vladi Private Islands GmbH合作,開設了“全球稀有海島”的拍賣專場,位於希臘、加拿大、斐濟和蘇格蘭的四座無人島在網上被公開叫價拍賣。最終,除蘇格蘭的海島流拍外,另外三座島分別以170萬元-620萬元的價格成交,競爭最激烈的斐濟第二大島“海洋之心”更是有54人報名,經歷了近30次競價才落槌。

此前,業界曾有統計數據顯示,購買一座海外的島嶼,價格也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售價從數千美元到數千萬美元不等,其中位於加拿大大陸湖中1500平方米的小島,定價僅5500美元,價格甚至低於島上的房產。而且,不論大小島嶼,中間環節的各種費用也頗為“可觀”。以“海洋之心”為例,該島嶼買方需支付成交價6%的中介傭金、10000美元的律師費、40000美元的過戶稅,並以12000美元在當地注冊公司。

另有分析報告稱,如果海外島嶼尚未開發,除了購島費用外,投資方普遍還得耗費10餘萬甚至數百萬美元來修建垃圾處理系統、供水系統及發電系統,此外,海島需配備的深水碼頭或私人機場也是不小的開支,後期的維修費用更是不容小覷。

但綜合來看,相較於國內的無人島,海外不少地方的海島開發產業則更為成熟和完善,約翰尼·德普、大衛·科波菲爾、維珍航空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等明星和企業家都是業界知名的“島主”。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國家和地區采取了“隻租不賣”的形式對外出讓無人島,但也有一批無人島可購買永久產權。

在1999年成立海島事務部管理機構的美國,普遍就采取的是出租海島的辦法。比如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通過出租的方式,向私人轉讓公有海島使用權,用於休養、避暑、劃船、釣魚以及類似的消遣活動,還通過出租方式向公司、企業或私人轉讓公有海島土地,以修建碼頭或工廠、倉庫等。而作為世界最大的群島國,擁有1.7萬個島嶼的印度尼西亞,還曾發布政策鼓勵外國投資商租用其無居民海島,以發展島嶼經濟。印尼政府表示,租用者可在30年內擁有島嶼的使用權,30年後還可申請延期。

03

買島容易養島難

“買島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是我國旅遊業流傳的一句“名言”,也時刻提醒著那些擁有“島主夢”的人們,認清圓夢的“代價”到底有多貴。

有觀點認為,現階段國內外購買無人島的企業和個人購買目的有所區別,國內更多是開發用於旅遊、商業等,而在國外,買島似乎成了相當一批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樂趣。因此,對於那些想要將無人島“變現”的人來說,高企的投資風險是他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被稱為“中國第一代島主”藝術家朱懷仁,曾於1996年以9萬多元的價格購買了舟山市普陀區蓮花島40年的經營權,在此後15年的時間裡,他總計投入了近3000萬元。他直言:“開發海島就是燒錢,沒有上億元的資金建不好一個島。”

目前,堪稱我國無人島開發成功案例的蜈支洲島,在投資了近40億元後,已經開展了30多個娛樂項目,涵蓋潛水、摩托艇、拖傘等,同時海島上還建設了度假別墅、木屋,酒吧、游泳池、海鮮餐廳等配套設施。目前,該島每年遊客量達到數百萬人次,2017年旅遊收入為12億元。

“其實,蜈支洲島的經驗在我國並不具有可複製性。”王興斌坦言,這座海島距離三亞距離較近,交通相對方便,而且自然條件相對優渥、島嶼可開發規模也較大,而國內的無人島大多面積較小、水電供給難度較大、遊客承載量有限且環保要求極高,多數不適合做旅遊、商業開發。而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思敏還表示,我國此前公布的首批176個準備開發利用的無居民島嶼中,只有分屬廣東、廣西和海南的77個島嶼處於熱帶,在氣候條件上與馬爾地夫等國際知名旅遊海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它們彼此之間相距遙遠,聚合效應不明顯,幾乎無法形成像馬爾地夫那樣的群島效應。

此外,對於國內企業或個人投資海外無人島的前景,王興斌也不樂觀,“我國企業和投資者去海外開發海島,需要面對當地法律與我國法律差異的風險,而且無人島人員稀少,距離我國又都較遠,投資方很難把控開發進展和運營質量。”王興斌表示,更為重要的是,國外海島客源更難被保證,如果走高端、小眾路線,回收成本時間線也會被拉長。

不過,種種風險並非意味著無人島完全無利可圖。不少業內專家分析,如果國內企業在沿海城市已有一些旅遊項目,就可以尋找距離相近的島嶼串成一條線路打造組合產品,如果能順利確定差異化定位,可以吸引我國廣大的出境海島遊遊客回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