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輝達設研發中心比台積電更助長房市?肉粽串效應是決勝關鍵

金鐘女星驚爆「父吃粽子噎死」!長輩覺得丟臉拒曝真正死因

曾在台灣開店、當過廚師 黃仁勳兒女進輝達前經歷「多元奔放」

台智光案 郝龍斌:柯文哲簽約費率逾母約3倍

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智光案延燒,前任及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蔣萬安互槓多日,綠營見縫插針牽扯前市長郝龍斌是真正事主,柯文哲則說「忍合約忍了八年之久」。郝龍斌昨打破沉默接受本報專訪,他拿出二○一一年北市府與台智光簽訂的光纖到府BOT計畫合約指出,裡頭明白寫著北市府零出資,為何柯文哲二○一七年簽訂超過母約三倍的費率合約?柯不但隱匿公文還把公文帶走,已嚴重違法。

「奉勸柯文哲不要轉移焦點,不要惹我!」郝龍斌說,這段時間他沒出來講話,就是要看柯文哲能扯到什麼程度,他自認清白可受考驗,如今也該是出面說清楚的時候,讓大家知道事實真相。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郝龍斌說,郝市府與台智光的合約是建置案並非租約案,外界質疑當時簽讓利廠商廿五年的合約,郝說,委外建設營運(BOT)案年限沒有低於廿五年的,台北市光纖到府計畫歷經六次流標,第七次才由台智光得標,市府沒出付任何費用,也沒談過費率,光纖只建置到四個行政區,他就卸任了。當時台智光已投資廿億元,都還沒開始營運,廿五年合約在BOT案來說是非常合理的。

「當初訂合約給台智光下了兩個緊箍咒」,郝龍斌說,合約明訂未來市府機關要用的網路,台智光有優先議約權,但明定費率上限,無論如何都不能高於母約,最多只能是中華電信的百分之九十五,市民則有九折優惠。另外,市府可隨時終止契約。

對於柯文哲喊忍了台智光八年、批評郝市府簽「長期怪約」,郝龍斌說,二○一六年在柯主導下的廉政委員會已裁示不立案調查,透過這樣的檢驗已足證他的清白,「柯文哲心裡應該有譜,我的操守絕對沒問題。感謝他用放大鏡多年檢視我」。

郝龍斌指出,台智光案的真正問題在費率,柯文哲二○一七年簽了比母約高三倍的費率合約,如果柯覺得有問題,終止權在市府,可以隨時終止,甚至也可以法辦,但柯沒這樣做,「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租約拿出來一看就知道,柯文哲把公文藏起來,也不能掩蓋費率過高的事實。

郝龍斌強調,柯文哲拿五大案消費他十年,現在又拿台智光案質疑他,一出問題不是怪郝龍斌就是怪蔣萬安,只為了轉移焦點,柯一路踐踏別人、爭功諉過,是全台灣最會信口開河、博聲量第一名。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昨說,若要終止契約而不必賠償台智光的損失,必須在台智光「經營不善」或有「其他重大情事」才構成解約條件,問題源自不平等的母約,而柯市府只能想方設法跳脫母約框架,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如今已經確定出現「重大情事(指議員疑似收賄)」,呼籲議員要求蔣萬安市府解約,一次解決。

台智光 吳怡萱 柯文哲 蔣萬安 郝龍斌

延伸閱讀

議員揭「柯文哲早知契約獨厚台智光」 2次契約變更都沒修正

馬英九稱九二共識讓兩岸不打仗 柯文哲:不只這個方法

提前布局2026?柯文哲、黃珊珊見「小草」 360人擠爆北市議會

台智光案延燒 柯文哲嗆蔣萬安「解約給我看」

相關新聞

美議員達克沃斯率團抵台 為表達對賴清德總統及台灣承諾

繼美國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率跨黨派議員訪台後,參議員達克沃斯及蘇利文今天率團抵台訪問,強調此行為表達美國對賴總統及...

麥考爾:美對台事務上 有些陸紅線不能跨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廿六日率團抵台,昨接受媒體提問時提醒,美國在對台事務上,有些中國大陸的紅線不能跨越,否...

新竹火警兩勇消殉職 卓榮泰哀悼承諾提升救災勤務安全

新竹市昨夜發生大樓火警,消防隊員李詠真、周立鑫不幸殉職。行政院長卓榮泰針對此事發聲明,代表政府向消防人員及親友家屬致上最...

台梵關係將生變?梵蒂岡:盼在中國派設常駐代表

賴清德總統剛上任,台灣與歐洲唯一邦交國—梵蒂岡的關係就將生變?路透指出,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

立法院一波波衝突藍委防守 綠委礦泉水 資料丟向主席台

立法院院會今天進行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朝野立場不同,藍、綠、白立委數度發生肢體衝突,晚間立院議場內再度引發一波波衝突,...

陳內閣通過總辭 盧秀燕感念支持:多到台中走走

賴政府520上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上午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院會,除了聽取蔡政府執政八年施政成果報告案,也通過內閣總辭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