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堂 之 足底筋膜炎知多啲 余惠鶯

148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聽到一些朋友分享自己衣食住行中的點滴,走路時步伐沉重,抱怨著腳底持續的疼痛,尤其是早晨下床的第一步,彷彿有千萬根針在扎。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被一個共同的「敵人」所困擾—那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一種肥厚多層的纖維筋膜所構成,它的起點在「腳底跟骨」的前方呈放射狀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中央的部分最明顯,又分為表層和深層,作用是拉緊跟骨及足部,使腳底成一弓箭狀,使人類在行走時能承受足底的壓力,使足部具有彈性。另外於「足底跟骨」下方及周圍則包覆很厚的脂肪及纖維,形成一個軟墊。

  足底筋膜炎到底又是甚麼?為甚麼它能讓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如此痛苦?

  足底筋膜炎實際上就是我們足底那一片堅韌的筋膜組織發炎。這層筋膜如同一片緊密且強韌的「網」,連接著腳跟和腳趾,為我們的行走提供必要的支撐。一旦這張「網」受到過度使用、肥胖壓力或是腳部結構異常等因素的影響,它就可能會發炎,從而引起疼痛。

  導致大部分足底筋膜炎的患者都是過度或不當使用,或是老年人因退化導致。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長期站立或走路,例如教師、護士、莊荷、售貨員等職業,因為腳底長時間承受壓力。肥胖:體重過重,腳底負擔自然加重,筋膜承受不住就會「罷工」。腳部結構異常:例如扁平足、高弓足等,這些都會導致足底受力不均,筋膜很容易受傷。鞋子不合適:高跟鞋導致足底筋膜處於持續緊張狀態,平底硬底鞋缺乏足夠的鞋底緩衝,這使得足底筋膜直接承受較大的衝擊。

  根據不同的文獻資料顯示,足底筋膜炎主要症狀有以下4點:

  一、早晨剛下床走路時足跟特別疼痛,過一段時間後疼痛減輕。

  二、行走2至3小時後,腳底開始產生疼痛。

  三、疼痛部位從腳跟向前蔓延。

  四、接近腳踝的跟骨內側足底及兩側有輕度腫脹。

  如果不幸患上足底筋膜炎,也不必過於驚慌。及時治療,找準原因,對症治療是關鍵。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可能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來緩解症狀。同時康復訓練、改變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一些簡單的拉伸和強化運動,以增強足部、腿部肌肉和筋膜的韌性。拉伸足底筋膜是緩解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你可以嘗試這樣的拉伸動作及鍛鍊小腿後方肌肉。

  足底筋膜炎保護原則:避免長時間行走和站立,避免過度使用內旋,在家自我肌力和伸展訓練,選擇適合的鞋子以及輔具的正確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