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再放大招,全靠《使徒行者3》能否破局?_百科TA说
TVB再放大招,全靠《使徒行者3》能否破局?
原创
阅读 16118赞 83

今年TVB可谓是流年不利啊,之前主打的刑侦悬疑题材没有叫得响名号的作品,《法证先锋》系列重启依旧是创了系列最低,如今实在怕撑不住场了,无奈之下放了一个《使徒行者》的大招!

熟悉TVB一贯流程的观众都知道,《使徒行者》系列每一季的推进,都是一场TVB内部的一场更新换代的新老交叠,在失去林峰、佘诗曼、陈豪、宣萱这一批次老资历的元老之后,苗侨伟老骥伏枥却依旧号召力有限,为此,马国明应声上位,终于达成了这两年言情恐怖刑侦怪奇各个领域“哪哪儿都有”的传奇效应。

可是当前马国明的出现过于频繁已经引起观众满意度反弹,所以这里不能太过于明目张胆把他复制成绝对主演,所以,还是说动了林峰回归,马国明担任前期反派,暗中完成所谓的“一哥”交叠!

新一季新开始,使徒们的几方缠斗即将回归!

就剧情而言,《使徒行者3》电视剧的剧情还是围绕着警局里维持现有秩序的警察,和享受打乱现有秩序从中获利的黑帮成员展开——

其中,薛家强伪装做毒品生意到泰国执行任务,遇到了保安局首席调查员韦作荣,韦因为前事指责薛家强是“二五仔”。为此薛家强和卓凯两人发生矛盾。

薛家强向己方阵容表明一定要找到阿钉,如果确认钉姐死了,就要为她报仇。

卓凯当年因为枪伤钱瑞安而入狱服刑三年,刑满后与妻子莫羡晴开了一间咖啡店,却因为他警方出身和现在的利益冲突,多次被黑帮寻仇。

而情报科总督察章纪孜在侦破案件过程里发觉内部有人主动向外部泄露关键信息,于是怀疑和黑帮关系微妙的卓凯有意加入黑帮,暗中对其展开调查。

而保安局新设立了情报科,力邀徐天堂加入。卓凯不愿意卷入了黑帮坐馆的选举,想不到竟然遇到了覃欢喜。

卓凯发现韦作荣的真正身份竟然是第二季最大反派魏德信的亲弟弟魏德礼,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发觉他正计划一场大规模的报仇行动,于是,正邪之间,一场大战随时爆发。

人是真多,阵容强大,甚至有内地演员专程加入!

从主演阵容就能看出来TVB这次对于《使徒行者》这次押注之重,请动林峯带着爆seed角色桀骜归来,加上苗侨伟的卓sir,许绍雄的欢喜哥,袁伟豪的天堂哥,黄翠如的正梅,再加上新加入的马国明、黄智雯、蔡思贝、张振朗、郑则仕等,这套阵容,放在如今人员紧缺势头明显的TVB剧中,已经是豪华到没朋友了!

前面说过,这里有一场暗戳戳的权力交接仪式,代表事件就是林峰的回归和马国明的持续出演。

林峰这一季回归之后彻底告别是必然的趋势,毕竟陈豪在在2017年播出的《使徒行者2》大结局一幕中就已经随着角色的死亡而脱离了这个系列。

而当时由马国明客串饰演的魏德礼持械扬言要为哥哥魏德信报仇,这个情节作为伏笔,牵扯出三年过去了,《使徒行者3》中马国明延续他第二部中客串角色,持续出现并且逐渐规整立场成为主要角色的可能性!

横贯《使徒行者》系列,灵魂人物当属是三哥苗侨伟饰演的卓凯以及许绍雄演的欢喜哥,两人贯穿整个使徒行者宇宙中,将“三届”卧底串联起来。

而他们一路见证的,林峰,陈豪,马国明这一路更替,也就是TVB最近五年的大致走向。

而因为内地资本的介入,《使徒行者3》里面添加了两个内地叫得上名号的演员的加入。

首先,是客串性质的郑恺

郑恺是友情客串,开场就出现了。他在剧中的角色是叫做“画家”的杀手,人设应该是非常冷峻神秘的反派,在监禁里画了一幅小丁的画像给薛家强看,还说知道她的下落。于是,一方面无形中给钉姐的下落埋下注脚,一方面,为剧情的悲情一面添加足够的推进。 

而小鲜肉曾舜晞则最近主打内地融入香港圈子的职业发展路线,在《我在香港遇见他》里面当主演,合作颜卓琳,吴启华(这剧仅次于灵异悬疑的主打噱头之外,两代“张无忌”同台飙戏也是主推噱头之一)等香港资深演员,透露出强烈的想要融入的意愿。

而这次在《使徒行者3》里面,他又是戏份不少的配角,用稚嫩的脸和无辜的眼神,扮演一个立场谜一般摇摆不定的新晋角色。

内地和香港两种拍摄方式的相互融入早已有之,但是,谨慎的说,现在的时期并不完全适应大批量的融汇。

一方面,港剧圈子因为TVB的模式固化,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内地演员无法适应港剧风格,每次加入都会引发违和感,即导致“港味缺失”。

观众会说出“港剧加入内地演员不伦不类”这样的槽点,倒不是打地图炮,而是怕内地演员的表演风格与港剧格格不入或与香港演员在配合上不够默契。

这一次开局就暴露这个问题——不少的观众表示:“一看到郑恺的脸,就纷纷笑出声,”他参与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形成了逗笑和诙谐的个人定势,使得观众在看这个角色的时候,怎么也代入不了“杀手”角色。

还有一点就是关系到港剧题材自身的嬗变和转型,如何在港味和发展里面最终取得平衡,并且为视他们为日常必需的观众的认同!

就拿《使徒》系列自己的风格而言,第一季里的本土气息比较浓厚,家长里短里面展开立场争夺的方式很讨观众喜欢。而到了第二季换了主演团队之后,整个欧化的警匪剧风格就被吐槽“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其实TVB最近几年的“港味”策略是一条逐渐走窄的路线,在追求欧式的画面感之后,港味里的烟火气就被消弭了。而《使徒》用快节奏的戏剧冲突,和大量的烟火爆炸来填补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热闹,但是实质上并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甚至于,病灶部位都找反了。

想当年,港产剧的正面人物黑化都有着比较接地气的原委——记得二十年前的港剧就有警察变节,是为了家人,家人身患绝症没钱医治,只好借助工作之便做坏事。而如今编剧虽然有借鉴这些细节的念头,比如《使徒》的剧情里,龚慈恩的角色如此,卓凯的老婆也患了重病……

可是,感觉上这样的理由在被重复了太多次以后,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需要编剧在这些东西里发掘出一些与时俱进又能够合情合理的方面,避免总感觉剧情是为了黑化而黑化,在逻辑和感情上总欠缺足够的说服力!

高爆,狂燃,就节奏而言《使徒行者》还是高能的!

作为如今TVB压箱底的扛鼎之作,《使徒行者》的整体构架还是比磨磨唧唧的都市情感剧有着先天优势的。

这部电视剧,依旧强于叙事手法。特点就是,构建一个正邪双方矛盾激烈的大环境,双方面矛盾冲突都是异常激烈的。再用一个激烈或者惨烈的案件作为引子,直接将双方面的事态升级,让整个紧张的局势自然爆发。于是,在一个飞快的叙事节奏当中,让观众体验到追剧的快感,出现的故事,也是新奇刺激的。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就是剧情相当快速。因为整个故事布局的精巧复杂,两方面阵营所面临的形势也极端严峻,所以进程迅猛之外还有各种高能反转,很多情节出人意料,完全不给你一点点的心理准备。

比如,在这部电视剧当中,追车戏份不少,枪战戏份、棍棒拳脚打斗等等都纷至沓来,到黑帮的卧底,警察局内部泄露机密的人,双方实力相互攻防渗透,每个人立场都不似表面那样分明,甚至因为形势需要,出现双重甚至于三重卧底身份,都是非常巧妙的故事设计。

而且因为节奏极快,这些内容的蜂拥出现,让整部电视剧在节奏感上非常明快,观众感官应接不暇,不想爽都难。而警方、黑恶势力方和第三方的角力出现,不仅仅添加戏剧冲突,也更符合现实里罪恶的不可预防和猝不及防的本质,使得这部电视剧更是带上不错的质感。

其次,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激烈的环境和冲突如何能够凸显角色的个人特质。所以,原本在情感剧里温吞水性格的演员,在这样的题材里,就迅速的个性鲜明了起来!


于是,林峰这一次的回归出演“爆薛薛家强”的角色,这痞帅痞帅的角色和他那些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剧角色而言,是非常圈粉的了,

而且,这种惨烈的剧情设置很好卖情怀。一个长期陪着观众的角色在这样复杂的事态里很难保持自己的绝对安全。于是,形式让观众时刻为自己喜欢的角色提心吊胆。而这种角色生死的疑问,会一直成为观众关注的情绪集合点。

就如同佘诗曼饰演的钉姐,虽然第二季没有交代她的生死大事,但是观众第三季心心念念的还是她会不会出现在剧情里。呃,就算是一个回忆的镜头,就足够观众感激涕零了!

总体而言,吸收了美剧里面那种正邪双方势均力敌的剧情构建之后,每一个角色都处于危险之中成为《使徒行者》编剧的高明之处。

毕竟在一般的警匪剧当中,那种政治正确的,警方以压倒性的优势干掉黑恶力量,其实没有叙事上的快感。因为正义力量过分庞大的话,其实缺少一种蚂蚁扳大象的快感。

因此,在《使徒行者》第三部当中,为了增添看点,剧情特意设计警方这边可能泄密,形成一种男主角独自承担任务,潜入到敌方,孤身卧底活动的险恶环境,就从最初抓住了观众的视线。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敌方,乃至第三方或者更多的实力介入,多重敌人的出现逼迫男主选择立场,由此出现了多重卧底身份。这就是叙事上的高明之处。

所以,在这样不断施压,不断增添外来和内在刺激的情景之下,整部的电视剧叙事,一直处于一种升级加码当中。

这种刺激,是可以让观众欲罢不能的!

83
  • 原创|发布:2020-10-14 17:06:43    更新:2020-10-14 17:06:43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