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史话:口罩的历史_百科TA说
战疫史话:口罩的历史
原创
阅读 4628赞 22
最早的口罩什么样子?它又是经过怎样的发展才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样子?在这个口罩紧缺的特殊时期,大锤和您聊聊口罩的发展故事~

最近,抗击新冠肺炎是举国关注的话题。咱们大锤说史作为一个讲史栏目,继续推出相关的人类历史上与疾病抗争的历史故事。在本期故事开始前,大锤依旧要代表我们整个团队,向坚持在一线与疫情奋战的广大逆向前行者们致敬。

关于新冠肺炎问题,这段时间里最紧俏的话题,莫过于口罩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口罩的故事。

关于人类口罩的历史起源,这个争议还是很大的。因为对古人用口罩的功能界定,现在还有不少争议。理论上从史前时代蒙面的祭司出现,就代表着具备遮挡功能的蒙面用具的出现,但是这种遮挡功能用具显然是后世面具的前身,而不是起到卫生作用的口罩

有学者提出,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波斯的一个宗教,琐罗亚斯德教,那时候他们在举办宗教仪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口罩了。因为按照该教的教义,宗教祭司在面对圣火坛举行户外奉献仪式的时候,要防止自己说话时候的口水喷出来玷污圣火,所以祭司就得戴上一个能挡住口鼻的口罩。

这个在考古发现中,陆续有描述这个情况的古代壁画和雕刻作品出土,所以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确认。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琐罗亚斯德教后来经过中亚,传入我国,又被当时的国人称之为拜火教。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墓葬中,也曾经发现过拜火教祭司戴着口罩举行仪式的石刻。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拜火教这个口罩的作用理论上还不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主要是宗教意义上防止祭司污染圣火。所以还有人提出,元朝出现的宫廷口罩才是现代医学口罩的前身。这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记述的《东方见闻录》中,元世祖忽必烈王宫中,伺候忽必烈饮食的侍者需要蒙上一种很薄的绢巾来挡住口鼻,防止他们的气息污染皇帝的食物,当时元朝人已经认为捧着食物的这些人呼出的气息可能会污染食物进而使皇帝生病。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元朝绢巾起到的,确实是口罩的卫生功能的作用,所以也有人提出元朝宫廷侍从佩戴的这种薄巾是现代口罩的祖先。到底哪个才是,这个还有争论。不过大锤这里多说一句,元朝这种薄巾理论上应该是口罩界最昂贵的一种,这个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马可波罗专门记载说,这种薄巾是用蚕丝和黄金线来织就的,可以说工艺水平很高,价格也很不便宜。

不过在人类意识到细菌的传播途径之前,所有的口罩或者类似物,实际都不是现代口罩的前身。而人类发现细菌的历史相比口罩的历史要短上许多,19世纪中期,著名的法国微生物家巴斯德,证明了空气存在着病原菌能够引发人类各种疾病,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那时候的人们开始注意用各种消毒手段来消灭病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外科手术的手术衣啊、橡胶手套啊之类的防范工具的早期产品,在19世纪后半叶陆续出现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口罩什么事。

直到1895年,德国的病理学家莱德奇就对这种有了充分防护但是仍旧有患者被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就推测,除了接触传染之外,医生手术时候说话和呼吸中飞出的唾液等等也有可能是带菌的,它们完全可以通过空气把病菌传播给病人,并导致病人伤口感染症状的。所以他就琢磨用一种纱布做成的能够挡住医生口鼻的用具,这就是最原始的现代口罩,1897年,莱德奇正是开始推广这种口罩。果然收到了很好的医疗效果,所以医疗界很快就推广开来了。

不过,莱德奇的这种原始口罩也确实对得起它的“原始”之名——它当时只有一层,紧紧包扎在医生的口鼻和胡子上面。这个紧紧的包扎方式让医生很不舒服,而且要确保纱布包扎紧密也很费功夫,第三个麻烦是包扎这么紧密,很容易让纱布被唾液打湿,影响防护效果。

所以很快,这种原始口罩就迎来了改进,首先是1897年英国一位外科医生在原始口罩里面加了一个铁丝小支架,把纱布和口鼻之间撑出来了一点点空隙。到了1899年,又一位法国医生对原始口罩做了第二次改进,那就是把纱布增加到多层,然后把这个口罩直接缝在了手术衣的后衣领上。这样医生们需要的时候只需要把衣领往前翻下来,就能用上口罩了。可是,这样还是有点问题,那就是用衣领固定有点不稳定,所以后来又改进了一次,使用环形的绳带挂在耳朵上。至此,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口罩的外形,就此终于出现了。

这种口罩在医学界得到推广之后,很快就在几次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而获得了民间的认可。首先是1910年我国东北爆发的大规模肺鼠疫感染,当时清王朝派出了全权总医官伍连德。而伍连德在东北防疫期间,发现当时在处理疾病亡者尸体和救助患者的时候,医生护士都不戴口罩,而伍连德认为,肺鼠疫是会通过人与人的呼吸传播的,为了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伍连德专门发明了一种特制的加厚口罩,从此这种口罩得名“伍氏口罩”,成为近代中国发明的第一款著名口罩

伍氏口罩

而在全球范围内,1918年开始的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根据后世估计至少导致了上千万人病死),让更多民众开始重视口罩的用途。而口罩的下一次被重视,则是以1950年代伦敦烟雾事件为代表的化学污染,让更多人把口罩的功能拓展到了防尘领域。

经过这一连串公共事件的反复检验,口罩终于在20世纪完成了它作为人类呼吸防线上重要一环的发展,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样子。

22
  • 原创|发布:2020-02-26 16:29:48    更新:2020-02-26 16:29:48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