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摄谱术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X光摄谱术

影像诊断方法
X光摄谱术又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X线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影像诊断方法,己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范围也扩展到全身各个部位。
外文名
Computer Tomography
简    称
CT
时    间
20世纪70年代
应    用
临床

发展

播报
编辑
CT的发展非常快,常以分代的概念用于区别各类CT机器的结构和性能。第一代CT完成一个层面扫描费时3~6min,第二代减为每个层面约20s,此两代均已遭淘汰。第三代X线球管为旋转阳极,发射的x线为扇形束,检测器多达数百个,第四代的检测器则多达1000~4000余个。扫描时间均约为1~5s。第五代为电子束体层成像系统,又称超快速CT(UFCT)。最快扫描速度为每层面0.05s,其慢速成像为每秒9次,快速成像为每秒34次,适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还可做血流量、血流速度和弥散等功能检查。 [1]

原理

播报
编辑
以狭小的X线束照射通过被检的体层,由于不同密度的组织具有不同的衰减系数,使X线的衰减程度不同。探测器接收到不同强度的X线后,经光电倍增系统放大,送入模一数转换系统转换成数字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处理算出各层、各点的衰减系数,以数字矩阵的形式显示,继而经过对比度增强器,然后再通过数一模转换器,把数字矩阵转换回图像信号,经显示器显示出各体层面的解剖图像。这种图像可用照相机摄下,也可贮存于计算机软盘或磁带上备查。所以,CT扫描是以测定人体对X线的衰减系数为基础,用数学方法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而重建图像的。 [1]

区别

播报
编辑
CT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自从1972年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了迅速的发展,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新型诊断手段。它与普通x线检查不同的是:普通X线摄影时人体的许多不同组织重叠在一张X线片上;而CT则是沿着人体的横断面,对人进行一层一层的扫描,清晰地显示人体横轴断层的解剖和病理结构。而且此种层面图像能分辨密度相差极微的组织结构,如分辨脑的灰质和白质。CT的成像不是采用X线胶片接收信号,而是用探测器接收信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