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進校園,家長們在害怕什麼? - SL886 日誌

預製菜進校園,家長們在害怕什麼?

By admin
2023-09-19

“預製菜進校園”這個話題,最近似乎在熱搜上包月了。

焦慮的情緒仍在蔓延。

誰都想不到自己也會有這一天,像下圖的家長們一樣,每天中午擠在學校門口,就為了給孩子送一口乾淨的熱乎飯。

其實,預製菜這玩意,至少在10年前,就進入全國學校食堂了。

不然,你以為他們出餐,為啥這麼快。

但為什麼,這一次人們的反應這麼大?

懂的都懂。

還記得張核子嗎,就是做核酸的那位,造假被罰了7萬塊。

大風口,怎麼缺得了他。

現在,他也要來了。

網上有人挖料稱,他與日本冷凍食品公司合作。

這家公司,是專門為日本中小學食堂做配餐的。

日本的生意都做完了嗎?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跑來給中國學生做飯?

會不會帶什麼不乾淨的東西過來......

如果是別人,我們可能單純覺得這門生意火熱。

但對於這位,鑑於之前的事件,大家心裏就有點掛不住了。

這畢竟是孩子們的餐桌上,不免隱隱有些擔心。


01

實話實説,咱們都別裝外賓,預製菜早就很普遍了。

你現在去外面逛一圈,看看還有幾家餐館在招廚師、招墩子?

不論是肯德基、金拱門,還是各種中餐館;不論是洗菜、切菜還是配菜,甚至炒菜,都已經工業化,都用的是預製菜。

唯一的區別,是預製的百分比不同。

更不要説你平時點的外賣,可能連預製菜都比不上,就是廉價的料理包。

也沒聽説,誰一下吃出什麼毛病了。

説白了,工業化的東西,和各大高校藏着掖着的食堂相比,並不差。

有些食堂裏,除了蔬菜,對於一些需要久燉久悶的肉菜,説是新鮮的、現炒的,誰看見了?

另外,米、菜、肉洗沒洗?炒菜的鍋洗沒洗?用沒用洗潔精?

師傅炒菜的時候是不是叼根煙,或者打了個噴嚏?他炒的那玩意,到底是鼠頭還是鴨脖?

你都不知道。

學生們去食堂吃飯圖什麼?

量大,管飽,便宜,近。

有這四個優點,你還要求它質量好?是不是想多了。

但我就是要便宜,又要乾淨衞生,怎麼辦?

理論上,預製菜可以解決。

傳統食堂的痛點在於,屬於散落式分佈。

食材分散採購,原料質量很難保障,農藥超標的、過期的、劣質的,都有可能渾水摸魚進入校園。

每一家都單獨經營,很難做到有效監管。

而工業化流水線產出的預製菜,最大的優勢,就是規模大、貨源穩定,且貨源穩定。

更重要的是,節約人工成本。

就像大街上的餐館不再招廚師,學校食堂以後可能也不再需要大廚,只招幾個打飯的和保潔阿姨就行了。

之所以如此,一個是用人成本越來越高,現炒的菜已經成為奢侈品。

二個,是沒什麼人願意去幹活。

現在的打工人,寧願去送外賣、開滴滴,也不願意進場,更何況是起早貪黑跑到後廚洗菜、殺魚、洗鍋?

對絕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吃預製菜,就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除非你有時間自己炒菜。

無論在校園,還是在社會上,都是如此。

所以,本次事件的根本問題,不在於預製菜本身。

而是,誰來做,在哪做,怎麼做?

如果你是專門做預製菜的,現在有高校食堂招標的機會,擺在你面前。

學生那麼多,需求那麼穩定,運輸路線那麼固定,合同簽下來就是幾年。

穩賺不賠的買賣,你想不想做?

想,當然想,是個人都想。

問題是,別人給你做嗎?

食堂的生意,那是一般人能碰的嗎?

連小學的小賣部,都不是一般人能碰的。

大學,那更不必説。

就算你的菜,原料好、味道棒,男女老幼吃了都説好。

那又怎麼樣?不給做就是不給做。

想要做大學食堂的生意,你必須清楚,需要搞定誰?你自己是誰?

只有特定的某些人,才能做。

比如,校長的小姨子、小舅子、某核子……

餐飲這個行業,本來是沒有門檻的。

但因為學校配餐的特殊性,人為製造了不可逾越的門檻。

而跨越這個門檻的前提,是搞定權力,或者你自己能動用權力;而餐飲本身的質量標準,反而是其次的。

做生意,靠權力,而不是靠市場競爭,100%會形成壟斷經營。

這個問題就很大了。

既然有了權力的庇護,壟斷了行業,品質什麼的,還重要嗎?

只要不吃出大問題,學生和家長不滿意又能怎樣?

這才是,大家如此反對預製菜進校園的根本原因:權力無法得到約束,普通人只能忍氣吞聲。

如此一來,上面所説的,什麼節約成本,什麼食品安全,都是扯淡。

利益輸送的黑幕不解決,學生餐的質量,就很難保證。


02

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的鼠頭鴨脖事件吧。

一開始,死活不鬆口,硬把鼠頭説成鴨頭,把10億網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後來事情鬧大了,醜事火到海外,連聯合國都忍不住發文調侃。

迫於輿論壓力,當地才成立了省級聯合調查組,終於“偵破”:確實是老鼠頭。

這個級別的調查,意味着事件已經惡劣到,社會影響重大的地步。

當時,人們罵江局長、罵學校,更對食堂背後的承包商——深圳中快餐飲集團,口誅筆伐。

這家公司,在在全國26個省,在營高校食堂項目700多個。

好傢伙,全國一共就3012所高校,他承包了700多家,這是什麼概念?

這得多大能量(關係)?

把N多學校的食堂生意,交到少數幾個人手中,如果從好的方面看,和預製菜的效果一樣:

便於統籌、監管。

無論初心多好,一旦一門生意靠的是關係而不是商品質量,靠的是權利而不是正常競爭,人為壟斷的後果是什麼?

他們敢把老鼠肉餵給學生吃。

所以,諸如這類人,打着預製菜的名號,把手伸進學校食堂,我們用屁股也能想到,將來會發生什麼。

早在2020年,就有新聞曝光,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有一家快餐公司,統一給全區中小學配餐。

這個,其實就是預製菜的一種。

它的質量之差,連豬食都不如。

某小學食堂定製的“營養餐”麪條,就是簡單的青菜拌麪,甚至一滴油都不加,乾巴巴的。

別説小學生,我一個成年人都難以下嚥。

孩子們只能把剛領到的食物倒掉,餓一下午。

事件曝光後,學校反而倒打一耙,先給扣個大帽子:孩子不吃,就是不愛惜糧食,家長沒教育好。

至於油被誰吃了?家長們交的營養費,花在哪了?

快餐公司是有資質的,招標是透明的。你們儘管去查,我們學校沒有任何問題……

而如今準備引進預製菜的那些高校,你認為它們的底線會更高一點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就像被曝光的那家小學,食堂的菜式換了嗎?承包商換了嗎?

所以,這一次預製菜進校園,家長們為什麼反對?

因為被坑怕了。

不管媒體、磚家、學校方面怎麼解釋,説預製菜安全、便宜,老百姓們就是不買賬。

很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吃工業垃圾,只好親自跑到學校送飯。

但有的學校很過分,居然緊關大門不許進。

家門們忍無可忍,一怒之下合力把大門拆了。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對後代的重視,是我們傳承了幾千年的最樸素觀念。

一旦動了這條底線,連最老實巴交的中國平民,都無法忍受。

也許,某些人應該要明白,不是什麼錢都能賺得。

再老實的人,都有不能觸碰的底線。


03

尾聲

歸根結底,大眾反對預製菜進校園,並不僅是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預製菜如果嚴格按照生產規範保證質量,大家是不會反對的。

只是這種生意,一般人根本沒資格做,大家最多做做上游,而那些通過關係來進入校園搞壟斷的預製菜企業,其心不正的話,就很難不讓人擔心由此帶來的食品衞生問題。

而且現實確實也發生這樣的案例。

一旦在國內中小學、大學普及,慢慢到社區食堂、到敬老院,甚至到飯館,都被強制性只能食用這些東西,那麼誰來監管好它們。

所以在真正大面積推廣使用預製菜之前,規則、標準、監管這些,最好還是都提前做好。

不然,下一個鼠頭,還依然可能會是鴨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