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chén]
汉语汉字
展开9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陈,汉字常用字(一级字) [1],读作chén,此字最早见于春秋金文 [2],从𨸏从木,战国文字中又附加“土”旁,是战国时代写字的习惯。陈的本义为陈列 [3],又引申为陈述等义 [4]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4]
中文名
拼    音
chén
部    首
五    笔
BAIY
字    级
一级字(0914) [1]
平水韵
十一真平声 [5]
注音字母
ㄔㄣˊ
总笔画数
7
繁体字
异体字
𢽬𨊴𨸬𨻰𨼤
四角号码
74294
统一码
CJK 统一汉字 U+9648
结    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编号
5215234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源演变
会意字。金文“陈”字由“阜”和一个东西上不来下不去的示意图构成。“阜”字有土山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山腰中间有块大石头,由此产生陈列、陈旧的含义,籀文字形由“阜”、“东”和“土”构成。意思是山下的土上有个大石头,由此也能形成上述含义。篆文字形由“阜”、“木”和双手形构成。意思是树根抓住山向旁边生长的树,由此也能形成上述含义。汉字隶定时籀文字形进行简化形成繁体字形 [6]
图A,古文陈。按:陈字当从𨸏从东,非从木从申,战国文字中又附加“土”旁,是战国时代写字的习惯。清徐灏《说文段注笺》:陈之本义即谓陈列,因为国名(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所专而后人昧其义耳。敶乃后制之字,段谓俗假陈为敶列,非也。《周礼·司命》:以陈肆辨物而平市。郑注:陈犹列也。此陈之古义。因之堂途谓之陈,军旅亦谓之陈,皆有行列者也。军旅之陈读去声(zhèn),俗别作阵,又引申为陈说之义。盖凡言事者必条举其得失、指阵其利害,故谓之陈,又因行列而为积聚之称,所谓陈陈相因是也。……陈之本义为陈列,故从𨸏从木申声,盖于平陆中布列之义 [3]。”

文字释义

播报
编辑
注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chén
名词
地名。古国名。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Chen state
《左传·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
陈朝
Chen Dynasty
战阵;行列
battle array
《史记·李将军列传》: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动词
陈设,陈列
put in order;display
《广雅》:陈,列也。
《玉篇》:陈,布也。
《周礼·肆师》:展器陈告备。
陈献、陈宝
就列,就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说不定也陈臬开藩的了。
述说
explain;state
《孟子·公孙丑下》: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详陈、陈言
布施
新唐书·归融传》:融劾奏:天下一家,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周仁陈小利,假异端,公违诏书,徇私希恩。
施展;施用
商君书·禁使》:得势之至,不参官而洁,陈数而物当。
公布;显示;呈现
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分之采物,着之话言,为之律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
形容词
陈旧
antiquated;outmoded
荀子·富国》: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
参考资料: [4] [7]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十四】【𨸏部】直珍切
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从𨸏从木,申声。
𨸬,古文陈。
〖注〗臣铉等曰:陈者,大昊之虚,画八卦之所,木德之始,故从木 [4] [8]

说文解字注

宛丘也,
韵会有也。
舜后妫满之所封。
毛传諩曰:陈者,大皞虙戏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妫满於陈,都於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按今河南陈州府治是其地。许必言宛丘者,为其字从𨸏也。毛传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卽释丘之宛中曰宛丘也,陈本大皞之虚正字,俗叚为敶列之敶,陈行而敶废矣。从𨸏,从木,大皞以木德王。故字从木。申声。直珍切。十二部。
(𨸬),古文陈。按古文从申不从木。
〖注〗軙、敶,亦古文陈 [4] [9]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陈 ·康熙笔画:11·部外笔画:8
chén
〔古文〕𨸬軙敶《唐韵》直珍切。《集韵》《韵会》《正韵》池邻切。𠀤音尘。《玉篇》:列也,布也。《书·咸有一德》:乃陈戒于德。《诗·小雅》:𨻰馈八簋。
又《史记·李斯传》:所以饰后宫,充下𨻰。注:下𨻰,犹后列也。
又《广韵》:故也。《诗·小雅》:我取其𨻰,食我农人。《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又久也。《书·盤庚》:失于政,𨻰于兹。传:今旣失政,而𨻰久於此而不徙。疏:《释诂》云:尘,久也。孙炎曰:𨻰居之久,久则生尘矣。古者𨻰、尘同也。故𨻰为久之义。
又《广韵》:张也。《礼·表记》:事君欲谏不欲𨻰。注:𨻰谓言其过於外也。
又《广韵》:众也。
又《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注:堂下至门径也。《释名》:言賔主相迎𨻰列之处也。《诗·小雅》:彼何人斯,胡逝我𨻰。注:北当阶,其南接门内霤。
又国名。《广韵》: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於𨻰,楚灭𨻰为县,汉为淮阳国,隋为𨻰州。
又姓。胡公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
又《玉篇》:或作𢽬尘。
zhèn
又《广韵》《集韵》𠀤直刃切。同阵。军伍行列也。详前阵字注。
又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粮未成,无从至𨻰。水深难涉,使我不前。《黄庭经》: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𤰞高下𨻰。关,音涓 [4] [10]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书法演示

书法演示

书法展示

韵书集成

播报
编辑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开口呼
全浊
直珍切/直刃切
ȡʰjen
去声
开口呼
全浊
直刃切
ȡʰjen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全浊
池邻切
ȡien
去声
稕(震)
开口呼
全浊
直刃切
ȡien
韵略
平声
池邻切
增韵
平声
池邻切
去声
直刃切
中原
阳平
真文
穿
次清
ʈʂʼiən
中州
平声
真文
他人切
洪武
平声
全浊
池邻切
dʒ‘iən
去声
全浊
直刃切
dʒ‘iən
参考资料: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