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水果驗出「熱帶念珠菌」!研究發現:水洗有助降低黴菌量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1,190

6種水果驗出「熱帶念珠菌」!研究發現:水洗有助降低黴菌量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已廣泛存在於台灣,而且還可透過超市販售的水果表面傳播,吃東西之前請確實清洗,才能保護自身與家人的健康。

吃水果之前,你會仔細清洗嗎?又是怎麼洗的?別再以為「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也別再說「垃圾食垃圾肥」。

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已無所不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監測發現,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已在全國廣泛存在,水果表面也檢測出。研究團隊近期在超市販售的6種水果表面(番石榴、檸檬、芒果、哈密瓜、柳丁和梨子)的17個檢體中分離出123株菌株;其中,以熱帶念珠菌占數最多。

其中有3株菌株對常用於臨床治療黴菌感染的「氟康唑」(fluconazole)有抗藥性。重點是,此3株菌株和自臨床患者分身上離出的菌株屬同一種基因型。

癌症患者感染而死亡的風險,高於40%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造成念珠菌菌血症最常見的菌種,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和熱帶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分別是歐美和是熱帶/亞熱帶地區最常見的非白色念珠菌之念珠病原菌種。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近年來的臨床研究指出,熱帶念珠菌對病患造成感染的比例日益趨增。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熱帶念珠菌為造成念珠菌血症的重要病原體,癌症患者因熱帶念珠菌感染而死亡的風險更是高於40%。

國家衛生研究院羅秀容研究員兼副所長自1999年啟動「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劃」,長期追蹤台灣酵母菌型黴菌引起感染的菌株分布與其對常用抗黴菌藥物的感受性的趨勢。

羅秀容表示:「經由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劃定期監測發現,致病性酵母菌型黴菌存在於人與環境之間;同一種基因型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已在全國廣泛存在,而且還可透過超市販售的水果表面傳播。」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水洗可以明顯降低黴菌量

呼籲民眾,為了自身健康,在食用水果前,請務必使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此動作不但能移除水果表面的化學藥劑,也可減少或清除果皮上的黴菌,尤其是對抗黴菌藥物有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與克魯斯念珠菌。

念珠菌菌血症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見的黴菌血液感染,嚴重時可致命。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感染念珠菌菌血症之患者的死亡率高達25%,而目前估計黴菌感染與全球每年有150萬人死亡相關。

所以,吃東西一定要清洗乾淨,長者、嬰幼兒和病患,更要小心熱帶念珠菌。研究也證實:水洗可以明顯降低黴菌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轉載)

資料來源:https://enews.nhri.edu.tw/health/10805/、https://www.cdc.gov.tw/Uploads/archives/5e4211eb-091e-4abb-8c3e-c8a744d8e2c2.pdf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