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5 

國防焦點

【軍旅Talk Talk】吳友文勇敢果決 救人無我
儘管汗流浹背,吳友文仍不改其志,矢志完成每一次的救護任務。(記者李德威攝)
【軍旅Talk Talk】吳友文勇敢果決 救人無我1
【軍旅Talk Talk】吳友文勇敢果決 救人無我2
【軍旅Talk Talk】吳友文勇敢果決 救人無我3
【軍旅Talk Talk】吳友文勇敢果決 救人無我4

記者李德威/專題報導

 電影《鋼鐵英雄》中,主角奮不顧身搶救同袍的身影,讓人印象深刻;空軍第6聯隊醫務所後送組長吳友文士官長,投入救護任務13年,累積約千餘小時的救護時數,除擁有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也具備戰術戰鬥傷患救護專業,並投入「0206臺南震災」等大小救護任務不遺餘力,是臺版「鋼鐵英雄」!

救護人生 從一張證書開始

 回顧軍旅,吳友文於民國91年進入部隊服務,擔任資訊士,97年轉任消防士因職務所需,考取「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證書,開始接觸救護專業領域。101年,他憑藉對救護的熱忱,決定轉換兵科至軍醫領域,並調任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醫務所擔任醫務行政管理士,自此開啟軍旅救護任務道路。期間,他除取得EMT-2中級救護技術員、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也陸續考取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ETTC急診創傷救命術、APLS小兒高級救命術證書。

深耕專業 憑技術獲獎無數

 厚植醫護專業,為戰傷救護奠基。105年,他代表空軍參加「國軍 105 年緊急救護技能競賽」,榮獲「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團體組」冠軍,也展現長期深耕專業的成果。

 回憶101年決定投入救護過程,吳友文分享當時考取EMT-1證書後,報名住家鄰近消防隊的救護志工,歷經多次救護任務及生離死別後,開始反思「如果自己救護技術能更加精進,是不是可以救助更多人?」幾經思索,決定轉換跑道,進一步立定救助更多生命的心願。他長期投入災防、救護志工等任務,除獲各級肯定,愛民精神也讓他獲得112年八德獎殊榮,成為國軍模範。

 印象最深刻的救護經驗,莫過於「0206臺南震災」。吳友文回憶,當時小年夜剛返回高雄家中休假,突然感受地震所帶來的劇烈搖動,當下心知「這可能有災損發生」,之後便收到任務指示,當下立即與紅十字會奔赴臺南「維冠大樓」救援。擔任醫療小組組員的他,負責協助搜救組員物資補給等後勤事項。不過,由於寒流襲臺,臺南溫度不到攝氏10度,加上數次餘震侵襲下,大樓災損愈來愈嚴重,所幸在臺南市消防局的主導下,搜救組、醫療組等各司其職,定時回報最新狀況,最後成功救出受困民眾。

 經此,吳友文深刻感受到部隊長官時常提及的「程序、步驟、要領」,以及緊急救護制度的重要性,讓他萌生出在部隊推廣救護專業的念頭,讓更多官兵習得相關技能與知識,助己也助人。

傳授所學 只想救助更多人

 此外,為強化緊急救護專業推廣,吳友文在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創辦緊急救護社。他表示,當時在各級長官的支持下成立,社團以推廣緊急救護知識為主,並與民間救護團體合作,邀民間志工教練,教授有關急救類、救災類、水域類、心輔類等課程,讓學生在生活中遇到自身、家人或民眾,有緊急救護需求時,可以發揮所學,助人一命。

 如今,轉任空軍第6聯隊醫務所服務的吳友文,除負責單位各項醫療協助與緊急後送醫療任務,也憑藉豐富救護經歷,擔任空軍「EMT-2中級救護技術員」班隊承辦人暨師資成員,透過多元方式傳授所學。

 「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吳友文引用已故知名劇場演員李國修的經典名言,做為人生座右銘,表示各司其職、專業性的重要;除代表自己在醫護領域學有專精,也進一步強調「最專注要做好的那件事,其實就是保家衛國」。展望未來,他會持續在崗位上戮力付出,續做國人堅實後盾,運用專業守護美麗家園。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