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讓人生不如死,和解還是決裂?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生家庭讓人生不如死,和解還是決裂?

2018年春節前後,

曾經的高考理科狀元,

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的萬言書

揭開了天下兒女控訴親生父母的大幕。

不扒不知道,卻原來,這世間,

有那麽多三觀扭曲的爸媽,

那樣多不堪的原生家庭,

那麽多曾經倍受摧殘的孩子。

觸目而驚心!

萬言書控訴父母的王猛12年春節不回家,

六年前與父母決裂,

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那麽,

一刀兩斷真的是割裂原生家庭傷害最好的方式嗎?

那些拉黑父母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讓人生不如死的原生家庭,和解還是決裂?

帶著這些問題,

採訪了那些從“無助的小孩”成長為大人的他們,

尤其關注了那些“脫胎換骨”的後來……

艱難長大!沒有最不幸,只有更不幸

在王猛的萬言書裡,他講述了從小到大的“不幸”,比如小學一二年級時,班裡文藝演出。老師要求穿短褲,媽媽非讓他穿長褲,連他提出要帶短褲備用,也被媽媽否決。

從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父母的審美來選擇,沒有尊重他的意願。

比如,五六年級時,王猛對奧數感興趣。但媽媽不樂意他學習奧數。有一次他外出參加奧數比賽,檔案夾丟失。媽媽非但沒有安慰他,相反告訴他:“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比如,由於父母的照顧,王猛從小不會剝雞蛋,在遭到親戚的嘲笑時,父母也沒有出面保護過他。

比如,高二時因為周圍環境不利於學習,王猛提出想調座位,父親還打罵他:“學校憑什麽給你優待“,”你必須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比如,高考時,王猛想考到外地的學校,遭到父母的反對。本以為考到北大就能擺脫父母的掌控,但父母卻交待北京的大姨,讓她照顧王猛。就連到了美國,父母也拜託熟悉的朋友對王猛進行照顧……

關注了這則萬言書後面的留言,同他們的遭遇相比,王猛的父母“簡直弱爆了。”

“晴天”的爸爸風流成性,居然將小三帶回家,於是,懦弱的母親將全部的委屈、憤怒都發泄在弱小的兒子身上,最激烈的一次,母親從廚房衝了出來,拿著菜刀追著他砍。

“卿卿”小學四年級時,身為包工頭的爸爸破產了,每天在家裡喝酒,爸爸打媽媽,媽媽就打他。後來,媽媽離婚再嫁,他去找媽媽,結果媽媽不讓他進門,他跪下來求媽媽,媽媽讓繼父出門,把他連打帶踹地攆走了……

比如,“JHL”說:“王猛,跟我比,你的爸媽已經相當負責任了。媽媽是賣服裝的,生意的好壞決定了她對我態度,生意不好,我就是她暴打的對象,而爸爸從來都沒有管過我,卻時常逼著我去幫他跟媽媽要錢,要來了,就親一口,十天半個月看不見人影兒。要不來,就打一頓。

有一次,我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接到老師的電話,他們倆第一次結成統一戰線,衝到教室裡,對我一頓混合雙打。

更丟人的是,打夠了,他們當著老師和全班同學的面,互相指責,然後,兩人翻臉,又對彼此動起手來……就算是此時在網上寫這些字時,我的心依然如當年一般的顫抖,哪怕我如今已經是一個初中生的爸爸。”

……

翻閱了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將近600萬的成員實在觸目而驚心,而那裡的每一個故事獨自拎出來,都令人深深心寒。

罄竹難書,那些親情的苦水不斷挑戰最壞想象力的下限:這世間,真的有這樣的爹媽嗎?

就像網友“過來人”總結的那樣:這個世界有很多愚昧的人,貪婪的人,歹毒的人,心胸狹窄的人,狡詐多疑的人,好高騖遠的人,膽小怕事的人,暴躁魯莽的人,仗勢欺人的人……難道這些人做了偉大的父母,這些劣行和缺陷就一夜之間消失了麽?

不,不僅沒消失,反而在自己孩子面前最真實地展現著。慢水煮青蛙似的傷害著孩子的感情,身體力行地傳遞著這些品質。孩子往往就是第一個或者最大的受害者。

這樣的傷害,有解嗎?

只有失敗的人,

才會不停地讓原生家庭背鍋

總有一些人,在吐槽抱怨心寒之外,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路。比如——

作家周衝最好的朋友可二,就是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的。

在他10歲時,盛夏的半夜,他的叔叔——親叔叔——用炸藥,埋在他們的牆根下,點燃引線,炸毀了他們的房子。當時全家人正在安睡,父親、母親、他、弟弟……

誰也沒想到,那樣靜好的夜晚,一場爆炸會突然發生,摧毀了他們安穩的生活。

萬幸的是,人沒有大事,大家從廢墟中爬出來,除了少許皮外傷,沒有人缺胳膊少腿。

只是,叔叔自殺。

父親從此瘋了。

在可二大學畢業之後,弟弟失蹤,十年不知音訊。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遭遇了這樣的噩耗,他的精神創傷自不可免。

但是,周聰說:“可二是我見過的,最聰明、最博學、最有趣、最通透、最有靈氣也最接地氣的人……沒有之一。”

他是怎麽樣做的?

讀書,讀海量的書,自己將自己了解得跟個透明人一樣,然後,和自己的躁鬱症和平相處,狀態好的時候,創造一切機會去工作,去改變……

周衝認識可二將近十年。十年裡,沒聽過他一句對原生家庭的抱怨,沒聽過他指責瘋癲的父親隻字半言。相反,只聽過他說:他們又不可能完美,我怪他們有什麽用。一輩子寄生在原生家庭上的,都不是真正的大人。

是啊,只有開始明白,脫離原生家庭的那一刻,人生,就不是別人的人生,困惑是自己的,喜樂是自己的,榮光是自己的,陰鬱是自己的……一切都是我們主動創造的,怨不得任何人。如此,成長,才會慢慢發生。

強大,不是指你有多厲害,而是指你有能力去選擇。

然後在那更寬廣的地方,你會認清一件事:父母不可能給予你所有,但你,可以給自己想要的一切。

也就是說,只有失敗的人,才會不停地讓原生家庭背鍋。

最健康的基因突變

在朋友圈裡看到了一個公司內部演講小影片,令人淚目。主角孫濤是筆者的朋友加師長,才華橫溢,為人陽光坦蕩。

直到看到小影片後,我才得知他出生於一個父親任性而母親強勢的家庭,時至今日,他已經是一名省級圖書館的館長,但依然是父母眼裡,一個隨時可以拿過來就罵的人。

比如,最近的一次,父親因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基礎病導致的腦梗阻入院,只因他將爸爸同學給爸爸送來的高糖蛋糕送人。

父親對其破口大罵,然後,又因住院多日未查出右掌發麻的確切原因,母親在醫院的走廊裡,狠狠地罵了他,說他:“無能、廢物”……

相熟的醫生非常不解:“這真的是你爸媽?”

如假包換。

他對父母的總結是:“低情商,唯利是圖,鐵石心腸。”他們的一生,沒常識,沒朋友,沒愛好,在彼此內耗中,過了一輩子。

孫濤的初戀是在對方父母的強烈反對中夭折的,女方家裡無比了解孫濤的爸媽,堅決不肯讓女兒嫁到這樣“殺氣騰騰”的家。

是這件事情給了孫濤最深刻的傷痛與警醒,他拚命地讀書,心理的,文學的,生物學的,生生從一個工人之家走向了省級圖書館館長的位置。

他酷愛書法,利用周末時間開設了公益的書法課堂;

他鑽研廚藝,真的做到一年365天不吃重樣的菜品;

他是國內最早的跑馬愛好者,如今已經完成了143次全馬;

同時,更圈內知名的寵妻達人,堅持認為妻子是自己人生中的最愛,也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在一次“讀書改變命運”的公司內部演講中,孫濤首次公然“揭露”了自己痛苦的成長經歷,也分享了是讀書讓自己產生“脫胎換骨”的智慧與勇氣。

他現場為大家背誦了長達20頁的《百年孤獨》,並流著眼淚對大家說:“那時候,每被他們罵一次,我都關起門來,把自己捂在被窩裡,大聲地背誦這本書。背著背著,我就沒那麽悲傷了,就覺得自己雖然是他們生的,但書才是我真正意義上的再生父母。”

這段影片無意間流到了網上,熟識孫濤的人才知道這樣的他,有著那樣痛苦的成長經歷。

“脫胎換骨”的孫濤在傳統意義上的功成名就後,並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他們依然我行我素在既往的生活軌道與教訓型親子關係中。

但孫濤沒有選擇與這個原生家庭決裂,依然每周會回家探望父母一次,給他們做一頓營養與健康兼顧的晚飯,把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情跟他們說說。

如果氛圍再好一些,就帶他們出去散散步,再好一些,每年都帶他們出去玩一次。儘管每一次的飯都吃得支離破碎,每一次外出兩人都會以吵架收場,但孫濤能夠做到“你們吵你們的,我做我覺得自己應該做的那部分。”

每一次的不歡而散,孫濤都會輕輕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長大後,我終於沒有成長他們。而他們,卻是我終生的反面教材。

吃原生家庭的塹,長一生的生長之智,不斷重生與新生,而不是淪為不幸的複印機,這是我見過的最健康的基因突變。

反哺是更高級的選擇

老友老崔也是出身悲催的那一夥的。

1994年上了大學之後,他再也沒有要過父母的錢,也沒有回過家。父親曾經將斷絕父子關係的信寄到了校長辦公室以羞辱他。所以,直到畢業後留在北京,娶妻生子他都沒有回過老家河南。

2012年,不相往來的父母突然來北京找他,原來父親患上了腸癌,無錢救治方想起他還有一個兒子。

父親母親是到了北京站給老崔打電話的。老崔讓父親住進了醫院,給母親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請了護工,就像招待一個遠房的親戚那樣——出錢可以,出感情,對不起,沒有!

三個月後,父親術後情況穩定,要求回家。老崔心一軟,還是決定開車送他們回鄉。誰知,車子剛一進村子,便被碰瓷,一隻母雞“看在鄉裡鄉親的面子上”要了800元,父母回家抄起家具便與其對命……

少小離家老大回,老崔第一次重新審視自己那個地勢偏遠的小鄉村,比自己離開時更加破敗,土地荒蕪,可以離開這裡的人,再也不肯回來。

這裡的人跟這裡的土地一樣,沒有任何的新鮮血液的注入,只有輸出,沒有反哺,物質與精神都在透支中,淪為廢墟。

而自己那貧窮、算計乃至惡毒了一輩子的父母,是他們性格的悲劇,又何嘗不是這片貧瘠的土地給養出來的殘次物種?!

本來想連夜回程的老崔沒走,留下來幫父母裝修了一下老宅,給他們都換了智能手機,家裡安裝了WIFI。

老崔離開的那天,從小到大,從來沒送過他上學的父親母親跟著他車後面跑,老崔哭了,又拉著他們去了北京,教他們用手機,教他們怎樣坐地鐵,陪他們去了故宮、長城,然後,實在請不出假了,就手機指揮他們怎樣坐公交去各個景點,告訴他們中午吃什麽,晚飯做什麽……

三天后,父母終於等公車不夾塞了,不隨地吐痰了。

五天后,父母做的菜終於沒那麽鹹了。

七天后,父母已經能夠跟上門送快遞的小哥說“謝謝”了。

半個月後,父母想家了,回到老家後,母親給老崔發了一條語音:兒子,有你,爸媽的這輩子才算沒白活。

……

這句話,令老崔淚流滿面,他慶幸於自己沒有在怨恨裡,成長為跟父母一樣的人,但更驕傲的是,自己成長得很好,可以在若乾年後,成為父母的家長,去重建他們被貧窮或愚昧限制的認知。

有些父母真的不具備為人父母的資質,可是,對於他們,為人子者,除了抱怨與決裂,還有另外一種更高級的選擇,那就是反哺。

一位哲學家說過:童年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生命品質,但成長卻是我們自己一輩子要去完成的事情。

有些人會將自己留在童年期,一直糾纏在對父母的怨恨中拒絕改變和成長,而有些人,為了追求飽滿而幸福的人生,從童年的繭中奮力掙脫,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模樣。

告別童年,選擇強大,勇於反哺,這些曾經擁有不堪的原生家庭的“孩子們”在長大後,給出了比拉黑、決裂,更好的答案。

長大後,你是怎樣與你的原生家庭和解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