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龔俊主演的《沉睡花園》將現實照進了小螢幕中,劇情提到的「煤氣燈效應 Gaslighting」當時無縫銜接了李靚蕾在離婚風波中提到的「情緒操控」。堪稱是PUA靈感來源的煤氣燈效應,在親密關係中到底有多可怕呢?

隨著今年台灣 #MeToo 爆發,煤氣燈效應又再次被提及;而金泰希、林智妍主演的《有院子的家》則分別刻畫了一個遭受肢體暴力的女人,和一個被心智操控的女人。金泰希在訪問中坦言:「珠蘭一直遭受到煤氣燈效應的精神暴力,每個人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經歷過類似的事。但你要有相信自己是對的勇氣,並勇於大聲告訴身旁的人、堅定表達自己的立場。」

#1 什麼是煤氣燈效應 Gaslighting?

這個詞最早源於一部美國驚悚電影《Gaslight》,不過劇情呈現的是操控者惡意犯罪,為了盜取女主角繼承的龐大遺產。男主角一開始刻意讓家中的煤氣燈忽明忽暗,同時在她問起時假裝什麼都沒有改變;長時間下女主角逐漸覺得是自己錯了,而這樣的「認知失調」最終導致她心理錯亂。

現實中的煤氣燈效應,在《煤氣燈效應》一書中被作者總結出,它是「讓被操縱者懷疑自我的一種精神操控行為」,這種隱秘的霸凌更多是無意識的行為。而在《沉睡花園》也很準確地向大家傳達了「心理學上的煤氣燈效應」的定義:利用親密關係,讓對方在慢性心理中毒的狀態下,認知被摧毀的過程。任何藉由親密關係打壓對方的自信和人格,並限制對方思想的行為,都是一種懷有目的的情感操控。劇中的霍浪和柴芊的這段親密關係就是典型的煤氣燈效應。

衝上熱搜的「煤氣燈效應」是什麼?看《有院子的家》、《沉睡花園》的女人們如何反抗
《沉睡花園》
  1. 霍浪一回家就說要喝熱水,又突然改口要喝冰水,再熱水……最後用一句話打擊了柴芊所有的努力:「又冷又熱的,妳讓我怎麼喝?」
  2. 柴芊有點失眠想找閨蜜聊聊,霍浪卻不准她出門:「妳跟朋友說什麼了?打電話說不找他了。」「妳以前不是最聽我話了嗎?」霍浪切斷了柴芊和外界的聯繫,讓她只能依賴和相信自己。
  3. 柴芊得到在職MBA機會,計畫每週末到北京讀書,霍浪卻不支持:「這樣妳周末就不能陪我了。」「妳不捨得拋下我對吧?」用示弱的言語進行道德綁架和認知摧毀。

明明強大又能幹的一方,在面對操控者也會變得自我懷疑,只因為,他是她最親近和信任的人。再接著用「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心疼你」這種遮掩的話術對他進行精神控制,讓他覺得自己卑微、放棄事業,最後只能在愛情中仰仗他。

「我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人在看《沉睡花園》的時候,一邊對霍浪咬牙切齒,一邊想見證柴芊去反抗。但「煤氣燈操縱」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很隱秘,很多時候被操控者可能都意識不到,因為大多數操控者都是很親密的關係,這些人打著愛你和為你好的名號來進行情感操控,一旦不順從就會被言語打擊或是冷暴力貶低,此時你會漸漸產生困惑、開始自我懷疑,可是為什麼呢?是什麼讓你質疑自己呢?為什麼一個你認為對你好的人卻讓你感覺如此糟糕呢?你能感覺到哪裡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同時因為隔離外界,柴芊的身邊除了霍浪幾乎沒有別人了,所以她也無法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建議,才會這樣一步步落入這張無形的網裡。

#2 一個愛你的人,是不會去貶低你的

這一點,在李靚蕾的回應裡也提到了王力宏的發文正是利用了情緒操控的方法,並且讓她深陷其中多年。其實在當年王力宏接受魯豫的採訪中,也能看到一些端倪,說起和李靚蕾在訂婚前交往多久時?王力宏的回答含糊其辭。

說到遠距離,也表示李靚蕾碩士和博士「還要念到什麼時候」?語氣和用詞中感受不到他對妻子在學業上的支持和鼓勵,反而覺得時間太長會影響兩個人的關係。後來當魯豫說到:「李靚蕾生二胎元氣大傷,健康受損。」王力宏則打斷:「這些我沒法體會,但我一直跟她說,我做爸爸的感受你也無法體會。」

這裡也是典型的煤氣燈操縱者的想法,操控者需要扮演那個凡事都正確的角色,這樣他才能保持自己的身份認知,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握有實際的權力。所以他習慣弱化對方、混淆對方的認知,都是在不斷地鞏固和強化自身的地位。

衝上熱搜的「煤氣燈效應」是什麼?看《有院子的家》反抗情感操控: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去貶低你的
愛奇藝國際站

另外煤氣燈操縱者,總是習慣性說謊,這些假話大多也都是有利於自己的,同時又能動搖被操控者記憶或者認知的。與此同時,當你開始產生懷疑時,他又總是會提出「是不是你想太多」「你太敏感了」這種遮掩話術,弱化你的感受,讓你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是讓外界對你的情緒、意識產生質疑,比如讓別人覺得你瘋了!

#3 煤氣燈操縱者,本質都是對自己的無條件肯定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煤氣燈操縱者與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在很多行為方式上表現出一致性。

美劇《還原人生 The Undoing》中休葛蘭扮演的丈夫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這一類人很難產生共情能力,他們不顧他人的利益,只顧「只要我快樂」,在親密關係中,他認為「你得圍著我轉」,嘴上說著平等、理解,或者用一些遮掩的話術去說服對方,但內心其實就要得到特權,得到自我滿足。在煤氣燈操縱中,這些想法也會不由自主地讓被操縱者逐漸失去主導權甚至無法做決定。

衝上熱搜的「煤氣燈效應」是什麼?看《有院子的家》女人們如何反抗: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去貶低你的
HBO

日本電影《在無愛之森放聲吶喊》講述了在沒有愛的環境之下,各種扭曲的人際關係。其中村田也是很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每一個見過他的女性都會被他深深地吸引,但每個女人都是他手中的「玩物」,這也是我們所說PUA的手段,他同樣會對身邊的人進行精神控制,給他們洗腦讓他們為他做一切。

衝上熱搜的「煤氣燈效應」是什麼?看《有院子的家》女人們如何反抗: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去貶低你的
Netflix

這裡不得不強調,實施精神控制的人,他的本質都是對自己的無條件肯定,他是從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習慣性甩鍋或用一些手段,轉移你對他錯誤行為的指責,因此在親密關係中,很多男性會在一些不好的行為之下用「浪漫的手段」去掩蓋,讓女性產生認知混亂,甚至以為是在企圖破壞或質疑你的行為和信譽」。比如男生用一束很美麗的玫瑰花來補償約會中的遲到,他會強調他買這束花的意義,此時如果你再去糾結遲到的問題,就好像不懂事的人就成了你一樣,這些都是操控者慣用的手段。

衝上熱搜的「煤氣燈效應」是什麼?看《有院子的家》女人們如何反抗: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去貶低你的
Universal

美國懸疑電影《列車上的女孩》、《隱形人》都是這麼回事。男主角的控制欲極強,對女主角的愛偏激且自私,他總是表達出自己是真心在拯救對方,這種「為你好」的情緒總是讓人很難分辨,並且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4 你可以脫離煤氣燈,也值得更好的愛

這就是為什麼煤氣燈效應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它不是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控制,它更加複雜。羅賓斯特恩在《煤氣燈效應》中認為這是「雙方共同打造的一種關係,稱為煤氣燈探戈。」他說:「在我看來,雙方都有責任,這才是煤氣燈操縱的本質。這種關係需要兩個人同時積極參與。煤氣燈操縱者促使被操縱者懷疑自己的認知,但被操縱者也為此積極地創造了條件。」

所以煤氣燈效應是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不管你是普通還是優秀,任何人都有軟肋和脆弱的一面,只要你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產生出“我只靠自己是不行的”以及非常需要對方的肯定,或是總覺得對方需要自己去拯救時,你就很容易被煤氣燈操縱。
Disney

《沉睡花園》裡,柴芊在被問道為什麼放棄事業的時候,她當時的回答是:「他想讓我回歸家庭。」很明顯女生當時是為了愛做出貢獻,做這個選擇的時候,也沒有想到結果會如此糟糕,但至少因為這個決定,給對方創造了條件。

所以煤氣燈效應是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不管你是普通還是優秀,任何人都有軟肋和脆弱的一面,只要你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產生出「我只靠自己是不行的」以及非常需要對方的肯定,或是總覺得對方需要自己去拯救時,就很容易被煤氣燈操縱。

#5 警惕煤氣燈效應,拒絕所有讓你感受不好的關係

當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如果不開心大於開心, 對方總是輕視你的想法和感受,讓你感受不到被重視,甚至開始懷疑自我時,就要開始警惕了。那我們要如何去反煤氣燈操縱呢?

  1. 堅定自我認知。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卻不容易做到,但還是要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要過分在意別人對你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就算你再普通,你也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普通,每個人都有被值得肯定和欣賞的地方。
  2. 關注自身的感受,而不是對和錯。你要堅信,一個愛你的人,不會總是刻意去打壓你,批評可以提出,但前提是不以傷害你、貶低你的批評,一段良好的關係中,更好的應該是理解、包容和鼓勵。
  3. 這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不管什麼時候,一定要有朋友、家人,不要把自己的社交變成零,尤其是無意識的煤氣燈操縱,更多的是需要身邊人來幫助你走出來。
  4. 一旦發現自己被精神控制,尋找最親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尋找回你的自信,以及你對自己的肯定。

其實煤氣燈效應不僅存在於情侶夫妻這種親密關係,這種隱秘的霸凌行為也存在親情、職場、學校生活中。但只要你不過度需要對方的肯定或者認可,這種操縱就不容易起作用。最後,始終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的,我們也都是無法替代且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都是有價值、且值得被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