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18773611_a6dd1d3112_z

不論使用哪種框架,投影片總有播放結束的一刻,如何讓觀眾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呢?這時就需要一個好的結尾。底下讓我們看看結尾製作時的注意事項。

結尾:內容全文需一以貫之

開場的目的是打開聽眾的心靈之門,讓觀眾接納演說者的訊息內容;結尾的目的就是要關閉這扇門,讓演說者所傳達的訊息留在心理,不會遺忘。

在結尾時,需要讓聽眾對演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該怎麼做才能讓聽眾感動並留下印象呢?下面有幾個例子為各位說明。

結尾方式一、引用名言

賈伯斯(Steve Jobs)在2005年美國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送給畢業生的勸告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作為簡報的結尾。像這樣子引用名言,是最容易用在結尾的部分,我們只要使用適合演講內容的名言或是台詞,即可有效發揮名言的效果。

結尾方式二、人性的號召

這種方式則是利用演說者的個人故事或者是人性號召來當作演說的結尾。若是演說順利的話,聽眾將會對演說者產生好感,就很容易接受演講者的論調了。若是聽眾與演說者有著相同的背景,或是同樣的處境時,就會感同身受,更能認同簡報的主題。

結尾方式三、比喻

如果在簡報的最後,突然出現一雙皮鞋的照片,那一定會引發觀眾的好奇心:「怎麼會突然出現一雙皮鞋啊?」

當聽眾的好奇心達到最高點時,演說者即做出了以下的解釋。

「這是一雙新的皮鞋,看起來非常亮麗而且新穎吧?可是穿上後可能會讓腳趾頭感到疼痛,或是會有腳後跟破皮的問題,因此對於馬上需要跑跳的貴公司而言,需要的不是一雙新皮鞋,而是可以讓雙腳感到舒適的慢跑鞋。」使用上述的比喻來當作結尾,能有效地抓住聽眾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認同感,如此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結尾方式四、首尾呼應

在簡報的最後對整份簡報做個總結,並呼應一開始的主題,是十分常見的方法,特別對於教育訓練、公司內部報告和產品報告等特別適用。用呼應前後文內容的方式,會讓聽眾得開場與結尾是有相關聯的,演說者所傳達的訊息也可以深深地刻印在聽眾的腦海中。

結尾時的大忌

在結尾的時候有三個千萬不能做的大忌:

1. 絕對不能再丟出新的話題

如此會讓聽眾搞不清楚這場演說的重點。除非是上課後的回家作業,否則避免在結尾處提問或是拋出新的議題

2. 不能使用理性的結尾,必須用感性的內容作收場

「理性」是用在內容中,而結尾要打動人心,「感性」才是最適當的

3. 不能使用誇張荒謬的言論

例如「準備不夠完整,真是感到非常抱歉。」、「感謝大家來聽我膚淺的演說。」等話語;這不但不會讓聽眾覺得幽默風趣或者是『這位演講者很謙虛。』的想法,反而會讓聽眾認為『原來演說者根本沒準備啊!』。

延伸閱讀:

提升工作效率!用這 3 個方法寫電子郵件,速度超快又不出錯

面試的時候你也要挑選主管:這 6 點檢驗完不OK的話你就快逃吧!

公司業績下滑才不是我的錯!都是這個只會推卸責任的主管

【職場憲形記】得罪主管跟同事之後,不要以為跳槽就可以解決,他們會纏著你一輩子

只做好「份內的事」拿什麼談加薪?10 個方法替自己創造升遷機會!

 

(本文由博碩文化授權刊載,全文摘錄自《極致完美的簡報術》,首圖來源:Sebastiaan ter Burg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