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 血糖 膽固醇 三高邊緣驗身指南 - 明醫網

血壓 血糖 膽固醇 三高邊緣驗身指南

[2012-02-22]

很多人都怕食藥,特別要長期服用藥物的慢性病,更是最怕纏身。
只是,對於香港人常見的「三高」問題: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大多數人的反應卻是就算處於「踩界」邊緣,仍不當一回事……社會普遍錯覺都是:
邊緣人=未有病=小問題。
但事實上, 驗身數字臨界患病邊緣者,危險性其實並不下於已確診病人,併發症一樣有機會埋身。
不想小病化大,各位三高邊緣人切記要熟讀以下的防病指引。

高血糖:首要目標保護胰臟

數熱門都市病,糖尿病肯定榜上有名,研究指每十個香港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至於介乎病與未病之間的糖尿邊緣人,為數相信更多。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表示,血糖值只要偏離正常標準,不管是屬於糖尿前期抑或確診糖尿病階段,驗身者罹患血管病變併發症如中風、冠心病、血管阻塞等的風險,其實沒兩樣。「事實上,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血管便會受到破壞,加速血管硬化及膽固醇斑塊積聚。也即是說,血糖偏高每多一天,『塞血管』進度也會多一些,在日子有功下,病人在發現患糖尿時已附送併發症,並非沒可能。」

正常人無病無痛,身體器官也會慢慢衰退,而血糖偏高更是一個加促退化的因素。「由糖尿前期演變至糖尿病,潛伏期可以上『年』計,其間身體多沒有任何徵狀,以致很多人誤以為『糖尿踩界』未算有病仍放肆吃喝,錯過扭轉病情的機會。」說得再明確點,控制血糖是為了減慢胰臟功能退化的機會。

他強調,糖尿防治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維持胰臟功能。「人進食後血糖會自然升高,但正常而言,進食期間血糖也不應超過6mmol/L,因為身體會即時『處理』,這處理工作就是由胰臟把關。」


防糖尿:運動+飲食+藥物

解構生理運作,他指人體由肝臟負責製造葡萄糖,供應身體器官使用,正常當血糖上升至一定水平,胰臟自會分泌胰島素發出信號,知會肝臟減少製造葡萄糖。「但若身體血糖持續偏高,胰臟變相要經常分泌胰島素,這情形就似機器『催谷』過度會損壞一樣,胰臟功能亦然,當肝臟及胰臟的協調運作機制失效,漸次會出現肝臟製造過多葡萄糖,胰臟也未能感應的表現。」

可以想像,連鎖影響是: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素分泌下降、最終空腹血糖高企。「所以普通驗身發現空腹血糖偏高,某程度已代表胰臟功能受損,亟需正視。否則任由胰臟功能衰退又不理會,到確診罹患糖尿病時,想打針食藥控制病情也難,因為屆時胰臟已未必能夠分泌適量的胰島素,令糖尿藥物難起效。」不想胰臟功能不保,糖尿邊緣人宜在運動、飲食及藥物三方面下功夫。

運動:在糖尿前期階段,病情仍有機會「返轉頭」,有病變無病。此期間最重要是針對罪惡源頭:中央脂肪,積極減肥減肚腩控制體重,以減低糖尿病纏身的機會,故運動決心很重要。運動可消耗血糖、減少脂肪積聚,亦能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靈敏度,使胰島素能更有效使用,有助維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飲食:糖尿病人要戒口,糖尿邊緣人也不例外,日常飲食應盡量減少油鹽糖,吃得清淡,亦切記要適時適量及均衡進食,以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

藥物:本港註冊糖尿藥物中,其一處方藥物Acarbose適用於糖尿前期,作用是減低腸道吸收澱粉質的功能,跟餐進食可減少20-30%澱粉質吸收,從而降低餐後血糖,唯用藥後會增加屁量,或會造成尷尬。一般建議,如糖尿邊緣人餐後血糖高至8-9mmol/L水平,宜在運動及飲食調節外,再配合藥物,減低患上糖尿病的機會。

高血壓:前期已要當病醫

根據現時的高血壓指標, 若重複量度上壓超過140mmHg, 或下壓超過90mmHg,便定義為患上高血壓。簡單理解,上壓高與血管變硬有關,下壓高則牽涉血管的彈性擴張,但若然上壓、下壓,或是上下壓也超標,切記要上心,因為血壓跟血糖一樣,就算未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這標籤,只要數值偏離正常,器官已會受破壞。

唐俊業解釋,血壓偏高程度與器官的破壞,存在密切關連性。「分別只在高血壓對器官傷害大過高血壓前期,但相對正常血壓,其實處身高血壓前期的邊緣人,身體器官機能也會慢慢被破壞。」所謂「器官機能破壞」,意指血管壓力的增加,引致血管壁表皮細胞破裂,使血小板、低密度膽固醇等更易累積,令血管閉塞,常見受破壞的器官是:腦部、腎臟及心臟。「這三個器官對血壓的敏感度特別高,所以受高血壓影響的風險也最大。」

腦部:大腦獨立的保護系統,可控制腦部血壓的穩定。但隨着年齡增長及長期血壓偏高,這保護系統的調節功能會衰退,令周邊血管壓力有機會傳上大腦,當腦血管壓力過高,便有可能演變成出血性中風(爆血管)。再者,血壓持續偏高,也會破壞血管表皮細胞,令膽固醇更易積聚,增加血管栓塞風險。

腎臟:跟腦部相似,腎臟本身對血管壓力也有緩衝作用,但面對身體長期血壓偏高,調節血壓功能也會失效,隨時間累積併發腎衰竭。

心臟:心臟負責泵血供應全身,若周邊血管壓力大增,泵血用力也要更大力,當「心臟日日似舉重般練力」,心臟肌肉會變得肥大,需要增加血流量,當泵血不足,便會引發心衰竭或冠心病。

血壓以家居量度為準

由此可見, 任由血壓偏高而不理,後果可以很嚴重, 但唐俊業直言:「每月最少會有一至兩名四十多歲患者,因中風、腎衰竭或心衰竭送院,血壓高逾200/120mmHg危險水平,問及病史,他們都知自己有血壓高,只是見沒有徵狀,便不作理會。」

這表述正好說明高血壓最危險之處:毫無徵狀。事實上,除非血壓已高至200/120mmHg,身體出現頭暈、氣喘及頭痛等徵狀,否則別說是高血壓前期,就算已患有高血壓,病人多數也不會自覺。「由於沒有徵狀,患者又行得走得自覺沒事,很多時量血壓發現偏高,也只會推說是一時情緒緊張,大多抱否認態度,以致延診病例多的是。」

為避免此情況,他指現時確診高血壓的最新指引,會以家居量度數字作準,方法是:診所量血壓偏高者,建議回家作兩星期自我監察,在早午晚任何時段,隨時以血壓計量度血壓,並記錄上下壓數字。「假使一日量度血壓三至四次,兩周下來便有四十至五十組血壓數字。據此作評估,如上下壓數字超過一半已『踩界』屬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的水平,患者便必須正視,不能輕率地因為沒徵狀便當自己無事。」

幸好未及併發症出現,已發現自己屬高血壓前期的人,他建議必須評估血壓的控制。「控制血壓的方法,首重生活模式的改變,包括飲食減鹹、運動減磅,以及戒除會令血壓上升的吸煙陋習。其中要注意的是,減腰圍較減磅更重要,事關肚腩脂肪(中央肥胖)最傷血管,其傷害性在於會分泌有害物質如生長因子等,促使血壓升高,所以男士應以理想減至30-32吋腰為目標,女士則為28-30吋腰。」

驟耳聽來,方法似乎「很簡單」,但據美國全國聯合委員會(Joint National Committee)指引,實踐健康生活模式確是預防及控制血壓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研究數據顯示:
. 肥胖人士每減重十公斤,可降低上壓5-20mmHg
. 飲食鹽份少於每天五克,可降低上壓2-8mmHg
. 每天做三十分鐘帶氧運動,可降低上壓4-9mmHg

高血脂:有徵狀=有併發症

誰都知三高是「好朋友」,常結伴而至病患身上。研究顯示,八成糖尿病人會有高血壓,至於高血脂,也起碼有六成。

所謂血脂,包括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及高密度膽固醇,總膽固醇只是三者的總和數值,並不重要。一般指的高血脂,主要是針對會堵塞血管的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血脂水平不似糖尿病或高血壓,界線分明,超標即為患者,但臨近邊緣界線者,也要小心。」

需要小心,原因是三酸甘油脂或低密度膽固醇一旦高於正常,膽固醇斑塊便會似「鋪紅毛泥」般層層疊的在身體血管內壁積聚。唐俊業提醒:「膽固醇斑塊經長年累月的加厚積聚,可以鈣化硬如石頭,再沒可能剷得走,如是者動脈血管只會愈變愈窄,最終導致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引發常見的中風、冠心病或足部血管閉塞併發症。」

此症一出現徵狀,已是併發症發作,所以驗身發現有高血脂問題,仍以為可以像高血糖或高血壓般,先觀察數月戒口做運動再算者,他直言概念上完全錯誤。「舉例觀察多三個月,如血脂水平沒改善,血管阻塞程度已可以增加很多。為免病情加深,驗身發現三酸甘油脂或低密度膽固醇高於正常人士,應先服用藥物控制病情,再配合飲食改變,例如減吃煎炸、內臟、高脂食物、火鍋、咖喱、撈汁食飯等。」

他表示,高血脂的藥物療效很理想,一般用藥約一個月,患者血脂水平基本已受控,至此才建議加減調整藥量,少數病例更有可能完全停藥。「但減藥後血脂水平又再上升者,則有必要持續服用藥物。」

-------------------------------------------------

驗血糖須知

. 空腹血糖:坊間驗身計劃多數只驗空腹血糖,因過程較簡單,驗身者只要在抽血前八至十二小時停止進食,在空腹狀態下抽取數毫升靜脈血液,即可檢驗空腹血糖值。

.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凡空腹血糖超標,或具有高危因素如曾患妊娠糖尿、有糖尿病家族病史、體重指標BMI>25癡肥族、曾患心血管病、高血壓及高膽固醇等人士,皆建議要進一步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對比飲用七十五克葡萄糖水前後兩小時的血糖變化,更準確測試胰臟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的功能。

-------------------------------------------------

量度血壓須知

為減低自我量度血壓出現假低假高情況,要準確量度血壓一定要:

. 選上臂血壓計:手腕式血壓計易受手部擺放位置的影響,度數不準。建議最好用上臂血壓計,量度時只要手肘放桌子上,上臂平放後按鍵,得出第一組數據紀錄下來,即成。

. 注意袖布鬆緊:血壓計袖布應纏在上臂正中位置,纏臂時的鬆緊度以可放入一隻手指為適合。

. 提防姿勢影響:蹺腳、執拳、活動手指、穿緊身衣物、開口說話等因素都會影響血壓量度的準確性,需要避免。

-------------------------------------------------

拆解高血脂誤解

. 三酸甘油脂:主要從食物吸收,飲食控制可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水平。另外,過量飲酒亦容易令三酸甘油脂上升,患者應減少飲酒。

. 低密度膽固醇:基於人體每粒細胞的細胞壁都由膽固醇組成,身體必須自行製造大量膽固醇以供使用,故大部分的低密度膽固醇也是因此自製出來。飲食改變最多只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10-15%,故有需要時要服用藥物控制。

. 高密度膽固醇: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數值愈高愈好。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方法,與飲食或肝功能無關,正確是靠做運動及減腰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