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鴻海揭櫫2024營運5主軸 擬配息5.4元創高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其他電》鴻海揭櫫2024營運5主軸 擬配息5.4元創高

  • 時報資訊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今(14)日召開線上法說,董事長劉揚偉除揭示2024年集團五大營運主軸,並宣布董事會決議擬配息5.4元,創1991年上市掛牌以來新高,盈餘配發率升至52.68%、為近3年高,連5年配發率逾5成。以今日收盤價計算121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4.46%。

劉揚偉表示,鴻海將以在零組件、模組、系統組裝、IC及軟體領域等累積50年的競爭優勢,並以AI工廠作為助力,發展電動車、AI、半導體及低軌道衛星等相關技術,持續推動智慧電動車、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三大智慧平台,轉型為全方位解決方案平台供應商。

其次,在電動車事業方面,目前MODEL C客戶端接單量已超過9千輛,並自首季起逐步提高交車數量,預計將在第三季前完成目前在手訂單交付,出貨量將會超過萬台、營收目標將超過新台幣百億元,接下來也會將MODEL C拓展到海外市場。

而電動巴士MODEL T現有產能已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為提高產量,鴻華先進預計第二季啟動高雄橋頭工廠建廠、明年第三季開始生產出貨。集團位於高雄和發的電池中心,目前按計畫持續進行建廠,首款動力電池預計第四季將開始進入量產。

對於可觀的AI伺服器成長潛力,劉揚偉指出,鴻海擁有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高度數位化的製造平台、完整的垂直及系統整合能力、如夥伴般的客戶合作關係、多元的全球布局等五大核心競爭力,將憑藉這些優勢持續維持關鍵領先市場地位。

在半導體IC設計布局方面,隨著全球晶圓廠大幅擴增,鴻海會更強化IC設計布局,持續聚焦電動車成本占比最高的輔助駕駛、電力驅動、車用電子平台等三大類晶片設計。劉揚偉表示,上述IC今年將開始陸續出貨給車用客戶、也會應用在鴻海乘用車與電動巴士上。

最後,在低軌衛星布局方面,鴻海目前預期將取得國際客戶的低軌衛星關鍵零組件訂單,並結合自身在資通訊(ICT)產業的精密加工能力,取得國際主要衛星通訊商的地面設備訂單,預期將進一步對集團營收產生貢獻。

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經過1年來的庫存調整,集團目前庫存水位已降至相對低點,至2023年底約7308億元,較2022年底9390億元高點減少約22%,顯示集團在疫後的庫存去化及管控皆有成效。

而鴻海2023年資本支出規模突破千億元、達1117億元、年增約14%,黃德才說明,主因ICT事業布建更多區域製造產能、自動化投資及新事業擴張。預期此趨勢在2024年將持續,今年資本支出成長幅度不會低於去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