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鴻海郭台銘】化遺憾為力量,能為人帶來幸福|天下雜誌

【獨家專訪鴻海郭台銘】化遺憾為力量,能為人帶來幸福

今年是他第一任妻子林淑如乳癌過世十週年,郭台銘在癌症研究為主的台大永齡生醫工程館接受《天下》獨家專訪,對他意義重大。 那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郭台銘開始正視年輕時忽略的許多事──孩子的成長、家人的健康。

郭台銘-鴻海-林淑如-郭台成-永齡生醫-永齡農場-投資-淘富成真計劃 圖片來源:黃明堂
    其他

4月30日,永齡生醫工程館落地窗外,是夕陽下的台大校園。

下午4點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旋風式地走進會場,空氣頓時一凝,幹部們個個繃緊神經。

郭台銘剛從德國回來,他飛去漢諾威工業展考察「工業4.0」,也剛宣布投資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的公司六百萬美元。

2015《天下》2000大製造業排行,鴻海以4.2兆營收蟬聯龍頭。規模超過台灣代工五哥和碩、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的營收總合,牽動全球科技業命脈。

65歲的郭台銘,依舊在第一線征戰,追逐著新機會,還立下5年後衝上10兆的目標。

身為鴻海頭號業務,握有絕對的客戶分配權,郭台銘樹立的權威,集團內沒人敢挑戰他。

但受訪這天,時間難得在郭台銘身上停了一拍。

「今天是我女兒妞妞6歲生日,」談起女兒,郭台銘霸氣盡褪,「她說,爸爸你今天一定要準時回家,我們跟媽媽在外面一起吃飯。」

此刻,他連眼角的紋路都是笑意,「別的可以遲到,我女兒這個絕對不能遲到!」

事業巔峰,人生考驗來了

一物剋一物,讓百萬員工敬畏的郭台銘,孩子是他最甜蜜的剋星。

廣告

有一年鴻海旺年會,在台大校園舉辦園遊會。被大批媒體簇擁的郭台銘,一手抱著女兒妞妞,另一手牽著兒子小虎,微雨中停下腳步,買了一個巧虎、一個憤怒鳥的氣球,像個平凡的父親,安撫兩個年幼的孩子。

鴻海幹部曾透露,郭台銘近年有了些微的轉變,「以前董事長常開馬拉松會議到很晚,現在要回家陪小孩,會議少了些。」

今年是他第一任妻子林淑如乳癌過世10週年,郭台銘在癌症研究為主的台大永齡生醫工程館接受《天下》獨家專訪,對他意義重大。

那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郭台銘開始正視年輕時忽略的許多事──孩子的成長、家人的健康。

「在公司最成長的時候,上帝給了我考驗,」他吐露心聲。

▲「在公司最成長的時候,上帝給了我考驗。」郭台銘說。(黃明堂攝)

05年,林淑如乳癌過世;兩年後,內定接班的小弟郭台成血癌過世。郭台銘當時剛完成全球併購,鴻海一舉登上全球最大EMS龍頭。攀上事業峰頂,他卻快樂不起來。

廣告

在台成幹細胞中心三週年紀念音樂會上,談及過世五年的弟弟,霸氣的郭台銘在台上哽咽不能自己,頻頻掏出手帕拭淚,自責是個「無能的哥哥」。台下人感嘆,首富也有用財富換不回的遺憾。

再婚後,孩子接連出世,郭台銘開始重視飲食和健康。受訪這天,他一把拿起桌上永齡農場種的有機玉米,徒手剝下外皮就大口咬下。

莫拉克風災後,他捐款蓋永齡農場,提供高雄小林村災民就業機會,如今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農場。郭台銘定期宅配農場有機蔬菜給家人吃。

結束採訪,他匆匆離開赴約,不小心將隨身的老花眼鏡忘在桌上,也留下他霸氣面孔下的一絲溫度與人味。以下為專訪摘要:

今年是我太太逝世10週年。人生啊,都有起有伏,人生都會遭遇到困難。我也是公司在最成長的時候,上帝給我考驗。

廣告

我們和台大團隊合作,規劃癌醫中心、蓋永齡生醫工程館,還有紀念我弟弟,在台大醫院成立台成幹細胞中心,做幹細胞研究。

我當初花很多錢、找最好的名醫,後來犯了幾個錯誤。這些經驗都要移植回來給台大,由台大唐季祿醫生主導,現在已經幫助了幾百個病人。

我覺得,就是自己「歡喜甘願」,願意做這些事情。

八八風災時,劉兆玄當行政院院長,當時由慈濟蓋房子給災民,我們給他們工作,這是當時(蓋永齡農場)的構想。採取「BOPT」(建設、操作、利潤、移轉)的精神。先有賺錢,再移轉。

我們當時就希望以當地人為主,現在有90雇用當地員工。我們希望把當地的居民、原住民變成種菜高手。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習性,但他們也很努力。

廣告

我最喜歡吃他們(永齡農場)的玉米。我以前在家煮火鍋,都不太敢買玉米,因為玉米會吸農藥到梗裡頭去,吃火鍋放湯裡一熬就變農藥湯。但農場種的玉米非常甜,台灣這塊土地種出來的玉米,你看看,都可以煉糖了。

不過,我們現在也很頭痛。當初訂BOPT,經營到現在還沒賺錢,我已經投入五、六億台幣了。永齡基金會是我個人的,不是公司的。

最近,我們也跟高雄市政府報告,希望高雄市政府收回去,因為土地租約到年底就到期。但我們之前講過BOPT,沒獲利怎麼移轉?這樣等於害了這些員工。所以,正在跟高雄市政府商量,希望找到一個大家都贏的方案。

最主要這個農場不能斷,我們花多少時間跟心血,光有機農場就花了3年做認證。當初積累的經驗和成果,不要受到任何影響或破壞,這是我的第一個原則。

廣告

第二個原則,這些員工當初受到八八風災影響,現在還有100個家庭。最起碼他們學有一技之長。

第三個原則,我已經投這麼多錢下去,請專家來幫忙經營。我並不準備賺錢,因為這不是我賺錢的本業。我的原則是,最起碼可以損益兩平。

希望在這三個原則之下,把農場經營達到損益兩平,我們就盡快交出去。

要幸福,就必須付出

台灣這塊土地很好,只要你用心、努力經營,一定會有很好的成果。

之前尼泊爾大震,大家常常對既存的東西不珍惜,要遇到災難才懂得珍惜。但天底下沒有永遠白吃的午餐、也沒有永遠的幸福,你要幸福,就必須付出。

幸福的定義大家都不一樣,沒有災難的時候,都叫幸福。我覺得,在台灣我們應該珍惜這塊地、這裡的人。

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年輕人,在年輕的一代。

我是1950年在台灣出生的,今年66歲了。我在金門當兵還有聽過砲彈的聲音。

台灣年輕人是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成長。我們上一代不同,我到小學才有鞋子穿,我說給我女兒聽,她說我絕對在騙他們。

我國小一年級買鞋子,就是買四年級的尺碼。校長朝會的時候,我走路鞋子就發出「叩叩叩」的聲音。鞋子一直穿到四年級,就穿這一雙鞋,平常都是打赤腳。

台灣新一代有他們的想法,但比較沒有經歷過挫折。但挫折其實是一種考驗。你看我過去十年來也受到非常多的挫折,有兩百多名教授寫我是台灣之恥。

我認為重要的是,你要能夠容許別人檢驗。更重要的是,做事是為了自己的良心。我每天還是很努力地工作。

年輕人要能夠接受挫折,挫折對年輕人是有好處的。我常常講,「經一事、長一智」。

經驗確實是有助於你做判斷。現在年輕人缺乏經驗,缺乏經驗你就怕做事,因為怕做錯事,但不做怎麼會有經驗?

我常跟同仁講,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重覆犯錯。

例如,我弟弟得癌症,我很惋惜,沒有把他救回來。但我要把當時救治的經驗完全複製到台大。

台灣的年輕人要學著肯做事,不要怕做錯事、不要怕被人家批評。

我就是個例子,怎麼批評我都接受,怎麼罵我都接受。年輕人要勇於任事,不要怕做錯事,做錯事才帶給你經驗。

台灣要進步,得靠民間力量

除了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我們去年還投資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他們都是顛覆傳統的創意者和實踐者。

現在全世界不缺點子,缺的是執行者。點子大家都會想,「想」很容易,「做」卻不容易。

我現在就大量支持那些又有點子、又有創意的人。像在中國大陸,我跟李開復的創新工廠合作,也跟馬雲合作一個「淘富成真」計劃。(編按:郭台銘與馬雲合作打造虛實結合的高科技創新和研發製造基地,協助淘寶業主轉型升級,不要光打價格戰。)

淘寶很多賣假貨(的業主),馬雲來跟我談,我說淘寶不應該賣假貨,我幫你做,你就可以賣真貨。我做的東西又好用又便宜。一個是淘寶成功,一個是富士康成功,當然淘寶的商家也能「淘富」成真,有很多重的意義。

後來在淘寶圈裡就流行一句話:「我們不要做價格的破壞者,要做價值的創造者。」

回頭看台灣,台灣其實有很多願意做事的人。我很喜歡甘迺迪總統講的,不要老是期望政府替你做很多事情。要政府改變很多東西,太困難了。

民間的能力和活力,才是推動台灣進步的泉源。(黃亦筠整理)

【天下每日報其他文章】

1. 獨家/郭台銘:化遺憾為力量,能為人帶來幸福 

2. 分析/李焜耀為什麼突然引退? 

3. 病人為什麼一定要去台大? 

4. 《德國之聲》:蔡英文的對手在哪? 

5. 江振誠給我的第一課:Teamwork! 

6. 安娜.溫圖:別太專業,做個有觀點的通才吧 

7. 終於解渴 民生限水提前收攤 

8. 北京中關村 吸引中國萬名天使投資人入注 

9. 17道辦公室潛規則:你是同事眼中的白目人嗎? 

10.不管遭遇什麼,都要從苦痛中建立希望 

>>立即訂閱天下每日報,每天精選10則當天你應該知道的重要新聞!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新竹,向永續邁進!|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