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荣(香港慈善家)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黄福荣

香港慈善家
展开6个同名词条
黄福荣生于1964年7月6日,香港居民,原是一名集装箱货车司机,2002年开始在中国内地做慈善工作。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他本来已经脱险,但返回孤儿院抢救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后,在余震中不幸牺牲,为表彰黄福荣为地震灾区的救援义举及慈善工作,香港特区政府追授他金英勇勋章,阿福本可成为安息在景仰园的第一个人,但其家人婉拒,指做善事并非为求荣誉,将与其父一同安葬。2010年5月7日,黄福荣的遗体安葬在香港柴湾华人永远坟场,其家人把在丧礼中收取的全部帛金捐往黄福荣传爱基金
中文名
黄福荣
外文名
WONG Fuk Wing
别    名
阿福
出生日期
1964年07月06日
逝世日期
2010年04月14日
职    业
司机,慈善家
出生地
香港
荣    誉
(香港)金英勇勋章

个人履历

播报
编辑

个人基本信息

香港义工、基督徒“阿福”黄福荣弟兄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他是玉树抗震救援中首个遇难的志愿者。他对生命的珍惜及无畏的爱心感动了内地和香港两地无数人,连日来许多人自发举行各种活动纪念他“大爱无疆”。不少基督徒亦对他活出生命的见证而充满敬意,有人以约翰福音12:24节“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赞扬他活出基督的生命,并呼吁向他学习。

百米国画长卷

著名画家郭永洁创作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百米国画作品《玉树不倒青海常青》,于2011年4月14日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纪念展。图1(作品局部):黄福荣生前和玉树孤儿们在一起 [1-3]
图1 郭永洁纪创作《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局部)

慈善爱心事件

2000年,在香港当货柜车(集装箱货车)司机的黄福荣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位身患白血病的中国军人隋继国为了中华骨髓库的扩容,从北京出发徒步走到香港,沿途呼吁和宣传捐献骨髓的事迹,这个普通的香港人被感动,更作出决定,要和他一起行走。而此后,黄福荣也正式走上了爱心助困的道路。
2002年1月1日,黄福荣从香港出发独自徒步前往北京,一路上也是宣传骨髓捐献。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远在香港的黄福荣坐不住了,他不听家人、朋友劝阻,执意一人去了成都,后来又到了重灾区什邡市。尽管没有专业技能,在灾区只能是帮助搬运物资和帮灾民清理倒塌房屋的瓦砾,但他觉得很值得,因为出了力尽了心。
2010年4月1日,黄福荣从香港出发前往玉树县。在兰州与志愿者朋友小聚之后,4月8日他如期到达了玉树县。揣着1万元港元,他此行希望能够帮助设立在结古镇的玉树慈行喜愿会的孤残孩子们添置一些生活、学习用品,最重要的是,为他们修建一座稍微像样一点的卫生厕所。 [4]
2010年4月14日,在玉树地震中,黄福荣在已及时逃离受破坏的孤儿院,但当获知还有3名师生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即奋不顾身冒余震危险折返救人,最后不幸牺牲。其事迹感动了不少内地义工,纷在网上撰文悼念及赞扬黄福荣舍己救人的精神。
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公布的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中,唯一入选“心灵富豪致敬榜”。

相关事件

播报
编辑

救人牺牲

青海地震救人牺牲
黄福荣(左2)与内地志愿者合影
香港义工黄福荣曾不顾家人反对,参加 "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义举,在"4·14”玉树地震时,本已逃离危险,但当获知尚有1名教师及2名学生走避不及,被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即不理危险,立即折返孤儿院救人,未几再发生余震,部分摇摇欲坠的房屋亦告坍塌,黄福荣惨遭活埋,稍后被救出惜证实不治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黄福荣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有网络称其为“伟大的志愿者”,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代表香港政府对其家属表示沉重哀悼,并表达以最崇高的敬佩。
"512"汶川地震惨痛未忘,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七点一级强烈地震,导致2698人死亡、逾万人受伤,香港义工黄福荣在救人过程中英勇殉难。
居民超过十万人的玉树州、玉树县两级政府所在地结古镇是重灾区,因当地大部分民居都是抗震能力很差的土木结构,地震发生时,逾九成民居倒塌,未倒塌的房屋也多数出现裂缝,在余震中不断摇晃,地震还引发多宗火灾。
地震造成州政府办公楼部分倒塌,当地最好的玉树宾馆被震裂。结古寺宾馆完全倒塌,有多人被埋,救援人员在现场听到废墟下有呼救声。其中四十六岁香港义工黄福荣,在一间倒塌的孤儿院中参与救人时,刚刚救出三名孩子及一名老师时,还有两老师待援,黄正欲回身抢救时,却不幸牺牲性命。

放弃事业做善事

黄福荣在灾区
绰号“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虽身患顽疾,仍走到灾区最前线协助灾民;在青海大地震中,他亦在倒塌的孤儿院奋不顾身救人,可憾一腔无私的热血,最终埋在一堆无情的瓦砾中。内地网民对其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敬佩,纷纷在网上留言哀悼,“阿福,你是真正的烈士,一路好走!”
四十六岁的黄福荣,未婚,生前在港经营货柜车运输公司。 2001年,“阿福”在内地一间书店,读到罹患白血病和脑癌的“双癌少校”隋继国的著作《挑战死亡 白血红心走天涯》,对隋利用生命中仅剩的时间做善事大为感动,透过书店联络对方,结伴从北京徒步南下往深圳,宣传骨髓捐赠。 2002年1月,他再从港出发,徒步上北京为宣传骨髓捐献并为中华骨髓库筹款,更捐上自己毕生的积蓄。
黄福荣
翌年,隋和其几名在内地认识的血癌病友先后离世,他大受打击,后发现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情绪更形低落,一度一蹶不振。直至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民惨况再次触动阿福的善心,坚持带病独往重灾区协助灾民。
这些年,阿福再积极参与内地慈善工作,2010年4月初经兰州抵达青海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2010年4月14日清晨地震时,该院的楼房倒塌,阿福本已成功逃生,但得悉有三名孩子和三名老师被埋,再走回灾场协助营救,据闻成功救出四人,惜救人未能自救,客死异乡。
香港特区驻京办首席入境事务主任曾国卫表示,驻京办昨午四时许接获黄福荣家人求助,并即时联络青海当局,而黄的家人计划今日出发到当地,驻京办会派员同行并尽力提供协助;另驻京办暂时只收到一个求助个案。
中联办电唁黄福荣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为救援受困者而不幸罹难。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获悉消息后,立即与黄福荣在港亲属取得联系,派员专程到其家中慰问,协助善后,并向黄福荣亲属发出唁电,对此事深表痛惜。
中联办并与青海省有关方面保持联络,了解黄福荣舍身救人的详细经过。据中联办介绍,黄福荣当时在玉树一间孤儿院做义工。地震发生后,黄福荣在救助被困人员时遇到余震,被瓦砾压住。救出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彭清华致崇高敬意
港人黄福荣在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感动神州
据中通社报道,中联办2010年4月15日派员专程到黄福荣家中慰问,转达中联办主任彭清华对黄先生舍己救人高尚行为的崇高敬意和对其亲属的亲切慰问。
中联办于同日向黄福荣亲属发出的唁电说,黄福荣先生作为一名普通的香港货车司机,充满爱心,热心公益,矢志行善。此次协助为玉树的孤儿院运送物资,遭遇地震,积极参与抢救孤儿院师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联办在唁电中对黄福荣舍己救人的高尚质量表示敬意,对其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亦对黄福荣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联办表示,将配合青海省有关方面,全力协助黄福荣的亲属处理善后事宜。 [5]

公祭

播报
编辑

概况

2010年5月6日,青海玉树大地震中舍身救人的黄福荣,在红戛世界殡仪馆设灵,下午四点至七点举行公祭,7日举殡,遗体将安葬在香港柴湾华人墓场。灵堂不设公众席或吊唁册。 特首曾荫权、政务司长唐英年、律政司长黄仁龙、多名局长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彭清华将会出席公祭。 四名在地震瓦砾中获黄福荣救出的孤儿,亦获批来港出席丧礼,曾与黄福荣在四川一起救灾的好朋友及志愿者,分别从四川及天津连夜赶车来港,希望赶及送好友最后一程,及将遗物交还黄福荣家人。

舍身成仁

黄福荣舍身成仁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强烈地震4,香港义工黄福荣舍身救人遇难。
初看黄福荣,他的形象并不高大和帅气,他皮肤较黑,身体很瘦,粤式高颧骨,木讷、沉默、不善言辞、不爱表达自己,还患有肺结核和糖尿病……可是他热心公益,充满爱心,哪里要帮,他都会去,矢志行善。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他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黄福荣曾为货车司机,20岁前就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在1991年大陆华东水灾期间,香港货柜业发起筹款,阿福知悉后义不容辞,放下工作,四出向司机筹款。
2001年,阿福在内地一家书店,读到罹患白血病和脑癌的“双癌少校”隋继国的著作《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对隋利用生命中仅剩的时间做善事大为感动。阿福通过书店联系对方,结伴从北京徒步南下往深圳,宣传骨髓捐赠。2002年元旦,阿福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由香港尖沙咀出发,展开“行路上北京”壮举,背着行囊日行数十公里,穿州过省,终以3个月时间行毕全程2800公里,帮助中华骨髓库筹得善款,更捐上自己毕生的积蓄。湖北一对受助于黄福荣善行的兄弟,在致谢信中表示:“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奉献’!”
汶川地震发生后,远在香港的黄福荣坐不住了,他说他不能天天在电视机前流泪,既然是一家人,家人遭了这么大的灾难,自己就应该尽一份心,去灾区出一份力。就这样,他只身一人到了成都,后来又到了极重灾区什邡。在灾区,他一直默默帮助搬运物资和帮助灾民清理倒塌房屋的瓦砾。
2008年12月又到成都什邡协助当地灾民重建家园,并加入义务组织“什邡麦田计划”。另外阿福早前通过“西部爱心公益网”网上登记,成为该网站首位港人义工,并于4月1日到达甘肃兰州市,4日到达青海省西宁,至8日抵达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青海玉树海拔很高,在南方生活惯了的香港人很不适应,再加上他患有严重糖尿病,须长期服药,但他无惧病情。
4月14日清晨8时许,受7.1级强烈地震冲击,孤儿院轰然坍塌。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孤儿院总共35名儿童,当天住在孤儿院中的阿福带着32人成功地跑到了空地上。但不幸的是,另外3名儿童和6名教师中的3名老师却不幸被埋在了瓦砾之中。由于缺少专业救援力量,阿福和其他工作人员立即冒着生命危险冲入残垣断壁之中,抢救被埋的师生。
他先后两次进入瓦砾之中,和其他同事一起成功救出了6名被困者。但在9时至10时有一次6.8级余震,没来得及从瓦砾中撤离的阿福,立刻被再度坍塌的建筑物击中。其他人员将阿福救援出来,立即寻找当地的医生给予急救,但在抢救半个小时后,阿福还是离开了人世。就这样,阿福将自己的那颗真诚而炙热的心留在了玉树,奉献给了慈行喜愿会孤儿院的老师和孩子们。
黄福荣46岁了,但至今仍然单身,他曾经“自嘲”:“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他还说:“如果我在公益的路上死了,这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赐。”
一个香港的小人物,却在大地震的那一刻,如此坚强,他释放自己所有的能量,他的义举被梁咏琪封为香港英雄。香港特首曾荫权万分敬仰黄福荣的无私奉献、舍身成仁的精神,并引以为荣。
在我们这个英雄匮乏的年代里,阿福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品格显得格外的光彩照人,其灵魂中充满了所有人性的绚丽光辉。让我们明白了人活着真正的价值就是仁慈与爱心。阿福虽然走了,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战胜厄运的勇气和奉献仁爱的决心。

爱心基金

播报
编辑

简介

为继承在玉树地震中救援牺牲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先生遗志,帮助灾区人民以及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和个人,由珠海市慈善总会、某公墓网站以及草根程龙团队共同发起的“珠海市慈善总会黄福荣爱心基金”在珠海成立。2010年4月25日上午,珠海市慈善总会及某公墓网等相关单位在斗门井岸步行街举行“黄福荣爱心基金成立暨义演募捐活动”,现场共收到善款5.75万元。

基金宗旨

完成香港义工黄福荣的遗愿,动员社会各届力量,筹集爱心基金;帮助灾区人民重建新的校园和家园;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帮助白血病人和糖尿病人克服困难,摆脱困境,享受健康生活。

基金原则

黄福荣爱心基金将坚持“实名募捐,定向资助,阳光慈善”的原则,确保爱心人士捐的每一分钱都能送到指定受捐对象的手中,让善款去向明明白白

基金来源

1、某公墓纪念网上每建一个付费馆将拿出10元注入基金;
2、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

理事会成员

理 事 长:珠海市天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永清先生
副理事长:珠海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丁伟庭先生
副理事长:珠海斗门御獒园藏獒养殖基地总经理周向东先生
副理事长:珠海市金碧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黄胜先生
秘 书 长:珠海市天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美群先生
副秘书长:草根程龙团队负责人程贵斌先生
监 事:珠海市慈善总会募捐救助部副部长邓颖蔼小姐

感动中国

黄福荣牺牲在玉树地震灾区
黄福荣牺牲在玉树地震灾区,香港整座城市都向他行注目礼!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行为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辉。他身体力行默默付出的事迹为世人传诵,四面八方的网上留言视他为“港人的骄傲”,内地同胞也赞其为“真正的英雄”。港府计划向授勋评审委员会推荐黄福荣,追颁金英勇勋章,以表扬其无私忘我、舍己救人的精神。
魂兮归来!昨日,在玉树地震中为抢救孤儿不幸遇难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的遗体,从西宁搭机运抵广州,并经深圳返回香港。与“香港阿福”一同穿越深圳的,还有他舍身成仁的高贵精神——整座城市都向他行注目礼。
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身患绝症却乐善好施。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玉树地震前几天,黄福荣就来到当地一家孤儿院做义工,当灾难来临时,他一次又一次救出孩童和老师,自己却被埋在瓦砾之中。黄福荣的壮举感天动地,在青海,当地政府和民间举行了两场悼念会,向这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香港,许多市民称他为“香港之子”,并建议特区政府追授其金英勇勋章
没错,黄福荣成了当之无愧的英雄,但简单的“英雄”称谓真的还不足以概括他留给我们的精神世界。早在2002年,黄福荣便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一向省吃俭用的黄福荣,却为救治白血病患者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现代大都市不外乎是冰冷的钢筋水泥与同样冰冷的人际关系,人们往往迷失在高速旋转的物质迷宫中,而让情感变得机械、粗糙乃至坚硬。黄福荣的出现,颠覆了这样一种习见,让人们看到,人心永远不会成为机器,它坚韧然而柔软,永远不可能被生活所沙化。就像诗人所吟唱的,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爱的重洋,在合适的时候便会满溢而出。
像许多城市一样,在深圳,生活节奏是快捷的,个人生存是琐碎的。然而,很多深圳人和黄福荣一样拥有义工身份。这样一种超越个人日常生活之上的宝贵情感,是一座城市的体温所在。有人说,大灾难催生出了中国的志愿精神,但与其说是催生,不如说,这样的精神与情怀原本就蓄积、驻扎在人们的体内,从来就不曾缺席,是灾难让它们激荡而出,慷慨迸发。还有许多深圳志愿者奔走在玉树震区的废墟间,我们同样要向他们致敬,并热切地祈望他们多加保重,早日平安归来。
魂兮永生!逝者安息,生者前行。如果黄福荣的精神能被更多人记住,如果这世界上的苦难能为更多人所分担,就没有什么会成为我们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国务院表彰决定

国务院关于表彰抗震救灾舍己救人杰出义工黄福荣的决定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期间,正在当地做义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黄福荣,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冲进坍塌的孤儿院,抢救出3个孩子和1名老师后不幸遇难。黄福荣生前长期从事义工工作,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主动到灾区做了两个多月义工,并到青海高原关心照料孤儿。他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彰显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堪称义工楷模。为表彰黄福荣的英勇事迹,国务院决定追授他“抗震救灾舍己救人杰出义工”荣誉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0一0年八月十三日 [6]

祝福灾民

播报
编辑

成立基金

青海大地震中舍身救人的香港义工、基督徒黄福荣,家人获红十字会同意,成立「黄福荣传爱基金」,延续阿福扶贫童、助孤儿的心愿。家人并决定把近三万元豁免的坟地费用,连同今後的帛金注入基金,遗爱後世。家人说:「为有需要人士带来希望,这就是你们对福荣最大的祝福。」
黄福荣的丧礼定於 5月 6日在红磡世界殡仪馆地下世界堂举行,家属昨日发表新闻稿,讲解安排。公众人士可於当天下午 4时至 7时进入灵堂致祭。家人叮嘱各界人士,在向福荣致意之馀,也体恤家属哀伤的心情,简单向福荣鞠躬告别後即可离开,以免造成混乱。

呼吁

公众勿花钱送花圈
公众勿花钱送花圈
为了延续阿福无私奉献的精神,家人决定委托红十字会,成立黄福荣传爱基金,透过红十字会专业及严格机制,跟进捐款用途。家人希望透过香港与中国红十字会的网络,在国内进行援助孤儿、贫童、病童及骨髓库等慈善工作。
阿福家人并决定,把丧礼的帛金,连同华人永远坟场管理员会豁免黄福荣坟地费用的 28,800元,全数注入新设的基金。红十字会发言人说,黄福荣的人道精神与红十字会的宗旨脗合,乐意接受其家属的委托,设立基金。该机构过去也有设立过类似的个人名义基金,至於基金运作及接受捐款的详情,今日再作公布。
救人英雄赢得全国称许,但其家人呼吁:「请大家不要把福荣英雄化,我们家人当然为福荣今次舍身救人的事为荣,不过,我们想,大多数人在当时当刻,知道仍有人被困,也会奋不顾身,尽一己之力尝试救人,而不会只顾自身逃命。只是,福荣不幸遇到强烈余震而葬身瓦砾。」
表面工夫是阿福最看不起的事,其家人叮嘱,公众切勿花钱在花圈挽联或其他不切实际的形式上:「请大家把那些钱捐赠青海地震的救援及重建工作,或捐至『黄福荣传爱基金』,如果因福荣的名字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人士,为他们带来希望,这就是你们对福荣的最大祝福。」

丧礼安排

丧礼安排
公众吊唁时间--5月 6日下午 4至 7时
丧礼地点--红磡世界殡仪馆
帛金--全数注入新设的红十字会「黄福荣传爱基金」
家属呼吁--公众只作简单鞠躬後离开毋须花圈挽联

勋章

港府追封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港府追封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人民网2010年4月17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青海玉树县一场7.1级强烈地震,带走了一个默默无闻,在内地行善9年,向无数人奉献爱心的香港儿子;这个生命纵已逝去,却彰显香港人的善良、坚韧、博爱,彰显同胞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他常挂于嘴边的那句“自己不紧要,最重要是其他人如何”,已经昭示出香港精神与崇高的人类情怀。人称“阿福”的黄福荣,将获港府追封金英勇勋章,如获家人答允,将成为下葬表扬英勇市民的景仰园的第一人。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青海大地震中,以自己的性命换取3名孩童及1名老师的生命,无私精神触动全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昨日赞扬黄福荣的爱心伟大,一直为社会服务,体现博爱精神,特区政府昨日已签发信件,向授勋委员会推荐黄福荣追封金英勇勋章,并建议将遗体安葬在表扬英勇市民的景仰园,如获家人答允,黄福荣将成为下葬景仰园的第一人。
46岁的黄福荣,本来拥有香港一家运输公司的股份,家境不俗,大有条件舒适、悠闲地生活,但他情愿为素昧平生的人奔走。自2001年9年前看过患白血病军官隋继国著作《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黄福荣从此全身投入公益事业,自发到内地帮人,最后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对于黄福荣为救人殉难,胞姊黄月秀说,全家人都感悲痛,但并不意外,因为家人都知道他每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必定不遗余力,不顾自己,全力帮忙,“我知道,就算再来一次选择,他还是会走这条路,还是会在自己脱险后尽力救助那些在地震中需要救援的人。”
黄福荣灵柩盖香港区旗
她哽咽地说,感情上,家人宁愿福荣做一个平凡的香港人,没有去青海:“虽然福荣的行动不幸遇到今日的结果,但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及尊重他的决定。”她更表示,黄家仍会延续其遗愿,“我们今后也会延续福荣的心志,把帮助内地贫穷孩子的好事继续做下去。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回顾黄福荣的一生,黄月秀表示,他总是为别人而忙,多年来热心公益、扶贫济困,但向来低调,不需要他人宣扬。为胞弟送行的那个早晨黄月秀历历在目,福荣特意辞别80岁的母亲,全家人一起茗茶后才启程。临行时,福荣显得很兴奋,还对黄月秀说:“我找到了一家真心为孤儿服务的内地机构。”没料到这成为一家人最后一顿聚餐。
因父亲与福荣相交数十年,阿豪自小就在“荣叔叔”眼皮下成长。他昨日透露,福荣曾在旺角经营计算机生意,及后帮助家人经营货车运输生意,至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善事,其时阿豪一家也大惑不解,不明白生活无忧的福荣为什么愿意出钱出力做义工。他明白,“荣叔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
2002年获福荣安慰走过丧兄之痛的内地人谢银慎,他给黄福荣的信中亦言,福荣令他明白什么是奉献,他知道福荣所做的,都是希望挽救更多生命,虽然福荣从不愿把所做的事放在嘴边,但在他心中福荣永远是他的好大哥。
2010年4月,因黄福荣获金英勇勋章,如获家人答允,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英勇抢救孤儿的黄福荣本可成为第一个获安葬在景仰园的人。香港政府本来提出,安排黄福荣安葬于景仰园,但黄福荣家人婉拒,指他做善事并非为求荣誉,将与其父一同安葬柴湾坟场,与父相依,入土为安。政府表示了解并尊重家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