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賞析】 老黑爵( Old Black Joe) - 逸竹(yt)野叟 在udn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歌曲賞析】 老黑爵( Old Black Joe)
2018/03/04 19:01
瀏覽1,59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老黑爵》( Old Black Joe):

 

作曲  史蒂芬 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

譯詞   蕭而化

 

《老黑爵》歌詞:

時光飛逝,快樂青春 轉眼過;老友盡去,永離凡塵 赴天國。

四顧茫然,殘燭餘年 惟寂寞,只聽見老友 殷勤呼喚,老黑爵。

我來了!我來了!

黃昏夕陽 即時沒,天路既不遠,請即等我 老黑爵。

 

老淚縱橫,豈因遺恨 心頭鎖;家人盡去,要不悲泣 不由我。

回首往事,團聚歡笑 一如昨,只聽見他們 殷勤呼喚,老黑爵。

 

《 Old Black Joe》:

Gone are the days when my heart was young and gay,

Gone are my friends from the cotton fields away,

Gone from the earth to a better land I know,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Chorus

 

I’m coming, I’m coming, for my head is bending low,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Why do I weep, when my heart should feel no pain,

Why do I sigh that my friends come not again?

Grieving for forms now departed long ago.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Chorus

 

Where are the hearts once so happy and so free?

The children so dear that I held upon my knee?

Gone to the shore where my soul has longed to go,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Chorus

 

     史蒂芬 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西元1826年~西元-1864年)從他十八歲 那年 開始創作 直至 他三十八歲 逝世那年止,在那短暫的二十年創作歲月中,他一共 創作了 二百首歌曲,他的作品量 是 相當可觀的。而在 他的這些作品中,有不少 被列入 世界名曲。

       他的作品 結構簡單,節奏平穩,音域不寬。他創作 所採用的素料 相當精煉,歌曲的音調 則是吸收 源自 古非洲文化,及歐洲 讚美歌的黑人民歌。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往往 帶有 一層淡淡的感傷色彩。這讓人 感覺到,他的 這種創作情緒,既是 對黑奴命運的同情,同時,又是 他孤身 處於異地生活的切身感受。

       史蒂芬 福斯特,在 他有限的一生 樂曲創作歲月裡,他的努力 並沒有白費,他的成就 獲得 世人肯定。西元1951年,美國國會 正式頒布,稱他 為 : Father  of  America  Folk  Music (意即:美國民歌之父),這個 榮譽 對他而言,實是 當之無愧。

 

蕭而化(西元1906年~西元1985年),生於 江西萍鄉,從小 喜歡作畫,也頗有興致地 自學 各種樂器,包括 琵琶、南胡、月琴、三弦以及簫、笛等。

蕭而化於西元1935年 如願以償地實現了 前往 日本深造的理想,當年 同時報考 日本 國立上野東京音樂學校 作曲科的中國學生 有二十多位,蕭而化是 唯一的錄取者,而他也至此 才確定了 自己一生的音樂之路。

蕭而化 自西元1946年 擔任 師大音樂系 創系 主任,西元1949年 音樂系主任 由戴粹倫接任後,在系務行政上 功成身退的蕭而化 依然在教學上 堅守著 教授作曲理論的崗位,繼續 為培育作曲人才而努力。由於 蕭而化 身兼師大、國立藝專、政工幹部學校等校之教授,又曾 擔任《音樂教育》月刊 主編,對於 臺灣音樂教育影響甚鉅,而 他的《現代音樂》一書,也是 臺灣音樂史上 最早的「現代音樂理論專書」。

 

賞析:

「老黑爵」的歌名「Old Black Joe」,原來是「一個名叫『爵Joe』」的老黑人」的意思,這 也是 福斯特以妻子 珍妮(Jane Denny  MacDowell)當年 家中的一個黑人僕人為主角的歌。

佛斯特 寫出「老黑爵」時,才三十多歲,但 因雙親與好友 陸續去世,寫作陷入低潮,生活十分拮倨,他一度 為了償債,以150美元 賣掉一首歌曲。他在西元1860至西元1864年,隻身 前往紐約,但是 家中的經濟 並未改善。他甚至 是 因為獨居在外,連日 持續高燒 不退,無法起床,在 沒人照顧的情況下 意外去世,死時 身上 只賸美金38分錢。

 

參考資料:

「老黑爵」的原曲是「Old Black Joe」,是美國民謠之父 佛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的作品,在佛斯特短暫的37歲生命,創作了 200多首的歌曲中,其作品有五首 被編入101世界名歌集,,中文歌詞是 蕭而化 所譯。

這首歌 是佛斯特最窮途潦倒時候,為了生活所賣出的作品之一,旋律緩慢帶點憂傷,來述說 一個名叫Joe的黑人故事,過了不久,南北戰爭爆發,這首 也成了 黑奴的精神支柱。

膾炙人口的「噢!蘇珊娜」是佛斯特 在20歲就發表了,那時 他還沒結婚,前景看好,「噢!蘇珊娜」的旋律也就十分輕快。相對之下,「老黑爵」是他「晚年」隻身在紐約潦倒時期的作品,旋律緩慢,也反映了 他籠罩在貧困下的陰影。

 

 北京天使合唱團 - 老黑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Vq5hWfwA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