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痛」一定是「足底筋膜炎」嗎?專家教你15種腳痛原因和治療方法
Skip

「腳痛」一定是「足底筋膜炎」嗎?專家教你15種腳痛原因和治療方法

足科專家讓你了解腳痛發生的根本原因

By Dalal Chen, Ashley Mateo and Mara Santilli(WH UK)
warm floor   the concept of floor heating and wooden panels
scyther5//Getty Images

足部疼痛從來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它發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可能是受傷或發炎甚至是結構問題,因為足部包含很多骨頭、韌帶和肌腱。

如果你的足部曾經受傷過,那麼赤腳對你來說並不是好的選擇。Torres-Hodges 博士說,盡量穿著有支撐力的軟皮鞋,或者在訓練期間穿著具支撐性的運動鞋。更重要的是,要特別注意你的身體,一旦發現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就要去看醫生。

以下是你應該知道的最常見的腳痛原因。

「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是先天性格&環境壓力!告訴你5種方法改善

濕疹癢到睡不著!醫師親授「3招有效止癢」避免復發,再告訴你如何預防

腳痛原因:

  1. 足弓塌陷
  2. 踝隧道症候群
  3. 骰骨綜合症
  4. 關節炎
  5. 蹠骨痛
  6. 草皮趾
  7. 水泡
  8. 足底筋膜炎
  9. 莫頓神經瘤
  10. 拇囊炎
  11. 錘狀趾
  12. 類風濕關節炎
  13. 痛風
  14. 肌腱炎
  15. 拉傷或扭傷

1. 足弓塌陷

有些人天生足弓就比較平,而有些人會出現一種稱為足弓塌陷的症狀,這是由於小腿肌肉連接到足部內側的肌腱損傷,通常是過度使用或運動造成的,你可能會感到足弓甚至腳踝疼痛。

在極端的狀況下,你可能需要動手術治療。若症狀較輕微,可以在鞋子裡穿上矯正器,以確保你的腳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但是在肌腱受傷惡化之前,你應該先去看醫生。

2. 踝隧道症候群

塌陷的足弓有時會導致其他疾病,包括踝隧道症候群(跗骨隧道症候群),佛羅里達州的足科醫生 Grace Torres-Hodges 解釋說,由於腳踝內側的神經受到撞擊,引起足跟痛,特別是灼熱感。通常是因為足弓塌陷引起,但並非所有踝隧道症候群都與足弓塌陷有關。

矯正器可能是一個治療選擇,但不一定能解決問題,那你可能就需要動手術治療。Torres-Hodges 說:「如果肌腱撕裂、囊袋撕裂或移位,則必須趕緊修復,或是動手術。」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3. 骰骨綜合症

骰骨是腳上的一塊骨頭,這種綜合症的特點是腳外側中間的部分產生疼痛感。

Torres-Hodges 博士解釋說,這種疼痛問題也可能與足弓塌陷有關。 她說:「當足弓塌陷時,它會將腳另一側的關節擠壓在一起,外側該區域的支撐結構即無法保持正確的形狀。」

Torres-Hodges 博士指出,骰骨綜合症可能被誤認為足底筋膜炎或踝關節扭傷。但如果疼痛發生在腳的外側,那就是一個明確的指標。佩戴矯正器可能是一個選擇,但我建議還是諮詢專業的醫生,再規劃後續的治療計畫。

4. 關節炎

如果你是一名全年無休的運動員,你的關節可能會出現磨損。 Torres-Hodges 說,當你過度使用韌帶和肌腱時,它會影響關節的結構,從而無法正確支撐身體。

特別如果你是一名精英運動員,那你必須著用合適的支撐鞋。除此之外,在運動或你參加的任何活動之間,讓自己獲得足夠的休息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

5. 蹠骨痛

當腳其他部位的疼痛使你走路方式改變,你的腳掌會開始抓握,導致蹠骨(四個小腳趾的底部)疼痛,讓關節發炎或腫脹,你可能會在該區域感到疼痛。

穿緩衝性佳的鞋子是預防蹠骨痛的一種方法,你的醫生也可能會建議在鞋子內安裝矯正器。如果腳趾附近的疼痛持續存在,則請你盡快去看醫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6. 草皮趾

基本上,這是大腳趾關節的一種關節炎。 這個名字起源於足球運動員的腳趾受傷,因為他們的釘鞋卡在草皮上,使腳趾過度伸展關節。

你可能會因為穿高跟鞋而攢生草皮趾,特別是如果鞋跟高於兩英寸半。 因為腳踝在鞋內向前推動腳,使大腳趾的關節發炎。

Torres-Hodges 說,並不是說你不能穿高跟鞋,而是應該穿最適合你的高跟鞋。這可能有助於避免草皮趾的發生,也讓你免於動手術治療的痛苦。

7. 水泡

當你的腳過度摩擦,就容易形成水泡。而水泡可以在腳的任何地方形成,從腳底到指關節或腳趾,而最常見的是腳掌。產生水泡是很正常的,但當水泡破裂、暴露的皮膚會導致足部產生很大的疼痛。

防止水泡的方法是盡量減少鞋子與皮膚的摩擦,矯正器可能會有所幫助。

8. 足底筋膜炎

紐約足部外科醫生 Hillary Brenner 說,足跟痛是最常見的足部疼痛類型之一。足底筋膜是一條厚韌的韌帶,從腳後跟一直延伸到腳底的腳趾前部。

當韌帶發炎時會造成足底筋膜炎,這通常是由於腳後跟的張力和壓力造成的,這可能是由於穿著高足弓的鞋子或跑步等高強度活動引起的。當你早上起床時,你甚至可能會感到腳後跟疼痛。

Brenner 說:「如果你的腳後跟有劇烈的刺痛感,試著一兩天更換有支撐力、更寬的鞋子,但如果足跟痛在那段時間內沒有改善,而且非處方止痛藥、冰敷或泡腳沒有幫助,那麼你應該去看醫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9. 莫頓神經瘤

Brenner 說:「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常常跟穿高跟鞋有關。神經瘤是腳趾間神經周圍組織擴大。如果你穿很窄、很緊的高跟鞋來壓迫足部,就會引起摩擦,進而導致神經壓迫。這可能會導致你的腳趾刺痛或麻木。」

換上更寬敞、更有支撐力的鞋子可以緩解疼痛,但同樣地,如果疼痛持續超過兩天,請去看醫生。

10. 拇囊炎

Brenner 說,拇囊炎是大腳趾關節處的腫塊。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鞋子不會造成拇囊炎,只會使其惡化。相反地,鞋子與拇囊炎的產生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腳型,扁平足、高足弓,再加上遺傳、壓力或某些條件,如果你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可能會導致拇囊炎。

Brenner 說:「如果你的疼痛程度達到了五分(滿分十分),你就應該去看醫生,如果情況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要動手術來治療。」

11. 錘狀趾

正常情況下,你的腳趾應該是筆直的,但是當你有錘狀趾時,你的腳趾就會像爪子一樣,中間的部分突起。這會導致骨頭的一部分突出到其他部分之上,當你跑步時,它會引起摩擦或導致雞眼或是困擾人的水泡。

Brenner說:「如果你沒有用藥物適當地治療它,它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你應該盡快去看醫生,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以解決病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2.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影響你的全身。Brenner說:「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副作用是你的骨骼會開始偏離,你的腳趾關節若感到腫脹或僵硬,你可能會出現類風濕關節炎,就像一個球從關節中長出來,並且會非常痛苦。」

如果你懷疑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你足部疼痛的原因,或者你有相關家族疾病史,你應該直接去看風濕病專家。

13. 痛風

痛風是關節炎的另一種形式。這可能是遺傳性的,或者你的腎臟功能不正常,缺乏元素來分解肉類、濃醬汁和海鮮中的尿酸,而那些尿酸鹽晶體變硬並進入某些部位,通常是大拇指關節。讓你的關節看起來很紅,感覺很熱及腫脹,並且對觸摸非常敏感。

你應該盡快去看醫生。 足科醫生可以幫助你解決腳部的緊急症狀,但看內科醫生才能幫助你找到問題的根源。

14. 肌腱炎

Brenner 說,肌腱炎通常來自足部缺乏支撐或在堅硬的表面上訓練,例如:瑜伽、跑步或許多常見的運動。

肌腱炎通常會讓人感覺隱隱作痛,並伴有輕度腫脹,最常見的是在活動後立即出現,Brenner說,擺脫它的最佳方法是休息和物理治療,若你的疼痛持續了好幾天,請去看醫生以獲得專業的建議。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5. 拉傷或扭傷

當你分別過度拉伸韌帶或肌肉和肌腱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你需要時間從中恢復。Brenner說:「當你過度拉伸韌帶或肌腱時,就像拉伸皮革一樣,它們不會像橡皮筋一樣彈回,這就需要很長的恢復時間。」

最好的治療方法? 你可以採用 R.I.C.E. 休息、冰敷、加壓和抬高,你應該會在一周左右開始感覺好些。”

再來你需要重建那些肌腱、肌肉和韌帶的力量,物理治療在這個時候可能會有所幫助,但記得要循序漸進,慢慢恢復你的日常生活,再增加到運動能承受的活動強度。

腳痛到什麼程度時需要看醫生呢?

基本上,如果它持續存在,你就應該仔細地檢查足部。 Torres-Hodges 說,腳趾、腳跟或足弓經常出現疼痛是不正常的,所以最好的做法是讓醫生看看。因為腳是支撐身體的基礎,它們也是一個複雜的結構,需要得到良好的照顧。腳痛不僅會影響你走路的方式,還會導致其他傷害,比如背痛。

Torres-Hodges 說,每個人的腳都是不同的。 足部疼痛的原因有許多:例如足弓疼痛可能會導致足跟神經疼痛。Torres-Hodges 補充說:「根據你診斷出問題的時間以及它是否已經影響足部的其他部位,每個問題都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也需要多種方法去治療。」

因此當疼痛一發生時,你應該趕緊看醫生尋求專業建議。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1
品牌提供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9種「中風症狀」千萬別輕忽!告訴你中風前兆、緊急處理方法

>>帶你認識荷爾蒙!「荷爾蒙失調」知識大彙整,塑膠盒、殺蟲劑都可能造成健康失衡

>>「確診後遺症」有哪些?一直咳嗽好不了怎麼辦?中醫師教你這樣補身體

From: Women's Health US

女性健康

young active asian woman exercising at home, using smartphone health and fitness apps to monitor and track training performance and activity recording health status with mobile phone health and fitness training with technology healthy living lifestyle

最新研究告訴你運動量要看「時間」還是「步數」比較好

loneliness and break up aftermath crying woman with head in hands drinking pills on the kitchen

偏頭痛要看哪一科?了解偏頭痛症狀、原因與如何自我判斷

taking care of your intestines

「腸躁症」症狀有這7種!腸躁症如何改善?低FODMAP飲食法幫你減緩腸躁症問題

a woman sitting on the floor next to a cat

睡不著怎麼辦?教你從飲食習慣下手,9個do&don’t需當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Logo
facebook
instagram
Hearst Magazines TW - A Part of Hearst Digital Media

A Part of Hearst Digital Media

Women's Health participates in various affiliate marketing programs, which means Women's Health gets paid commissions on purchases made through our links to retailer sites.

©2024 Hearst Magazin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未經本公司同意或授權,擅自抄襲、剽竊本公司報導、文章或照片,本公司為遏止抄襲歪風,維護創作秩序,一定會向法院提起民刑訴訟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絕不寬貸。

Privacy Policy 隱私權政策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