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試行 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號開首助識別 - 東方日報
要聞港聞

12‧28試行 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號開首助識別

通訊辦率先於電訊業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通訊辦率先於電訊業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通訊辦率先於電訊業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出招遏詐騙 首階段涵23電訊商
俗稱「太空卡」的電話儲值卡實名制自今年3月實施至今電話騙案卻愈發嚴重,更蔓延至通訊軟件等。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昨宣布,將於下周四(28日)起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並率先於電訊業實施,首階段涵蓋中國移動香港、香港寬頻、數碼通等23間電訊服務供應商,並設4個月過渡期,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份,提防短訊詐騙。當局又計劃明年第一季,在銀行業推出登記制。
根據登記制,「已獲認證的發送人」會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向本地流動服務用戶發送短訊,例如中國移動香港的「#CMHK」、「#CMHKebill」;香港移動的「#csl」、「#1010」;數碼通的「#SmarTone」等。相關服務由流動服務供應商免費提供,市民毋須事先申請、安裝流動應用程式或在手機上做任何設定。市民可透過通訊辦網站,查閱首批參與登記制度的電訊服務供應商名單。
含「#」未登記名稱會被攔截
通訊辦助理總監(規管)湛兆仁指,首階段將設4個月過渡期,期間電訊服務供應商亦有機會以不含「#」號開頭的名稱發送短訊。他續指,所有獲認證的發送人,須向通訊辦登記,任何未登記的發送人,若其名稱含有「#」號,無論開頭、中間或結尾位置,其所發出的短訊均會被攔截,杜絕出現假冒情況。至於由WhatsApp、WeChat等流動應用程式發出的訊息,湛兆仁稱,因相關程式並非由電訊營辦商營運,故當局無法對此進行規管。
現時電訊公司會向其服務使用者發出如續約、購買額外數據等短訊,這類短訊通常需要輸入數字等回覆。湛兆仁表示,因技術限制,這類需要回覆的短訊,無法在發送名稱上加入「#」號。換而言之,即使在4個月過渡期後,市民仍有機會繼續收到發送名稱沒有「#」、但來自電訊商的短訊。他強調,詐騙短訊通常載有超連結,透過點擊連結後填寫的個人資料、銀行或信用卡號碼等騙取金錢,而回覆類的短訊,則較少機會構成金錢損失。問到登記制實施後,預期可減少多少短訊詐騙,他表示,登記制主要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較難預計相關成效。
銀行業料最快明年首季推出
根據通訊辦早前公布的消息,當局原定在今年底前於銀行業率先試行登記制,惟現時則改以電訊業先行。湛兆仁稱,當局一直與銀行業、金融公會等溝通,但業界仍有不少準備工作,料最快明年第一季才能在銀行業推出。他又指,通訊辦會審視登記制的實施情況,與其他界別商討登記制的意向及制訂具體時間表。
電話騙案愈趨嚴重。電話騙案愈趨嚴重。
電話騙案愈趨嚴重。
首批參與「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電訊商名單首批參與「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電訊商名單
首批參與「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電訊商名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