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思案 醫局:事後推多措施 不幸間中有錯 - 20240504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二

鄧桂思案 醫局:事後推多措施 不幸間中有錯

【明報專訊】聯合醫院7年前疑「開漏藥」,乙型肝炎病人鄧桂思兩度換肝後不治,死因研訊昨繼續,醫管局一方陳辭時提醒陪審團客觀理性審視本案證供,稱醫管局在事發後跟進,例如放寬不同專科處方抗病毒藥,措施雖不可能完全完善,「好不幸要接受耐唔耐會有意外,耐唔耐會有錯」,但強調局方會視乎數據和醫學發展持續審視,有需要時改善。審訊下周一續,料死因裁判官將引導陪審團。

料周一引導陪審

代表醫管局的資深大律師蔡維邦陳辭稱,本研訊不爭議事主鄧桂思(終年43歲)出現肝衰竭,關鍵在出現的原因,可能是聯合醫院腎科醫生處方類固醇但無同時處方抗病毒藥,導致乙肝病毒被激活,出現爆發性肝炎;鄧因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或中藥出現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不知什麼原因下出現自身免疫肝炎。

就上述第一個情况,蔡維邦稱鄧為乙肝帶菌者,若服用類固醇便會使乙肝病毒增加,引致乙肝復發;而第二個情况關乎鄧是否曾服食降膽固醇藥或中藥,惟此部分證供不一;至於最後一個情况,港大病理學系臨牀副教授盧綽琳及病理學專家崔文山均認為鄧的情况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蔡強調事後醫管局有不同措施改善跟進,例如2017年4月修改藥物名冊,放寬不同專科處方抗病毒藥;而電腦系統會提醒醫生該病人為乙肝患者,須同時處方抗病毒藥,如不處方須寫下原因。蔡稱措施「當然希望可以完善化,但冇可能完全完善」。

涉事醫生林治崑和陳小劍的代表律師Bernard Murphy稱,庭上證供顯示自身免疫性肝炎可無緣無故發生,亦有個案是降膽固醇藥引致肝發炎。事後兩醫生亦參與改善措施,包括在聯合醫院腎科制定指引、製作單張提醒病人。

【案件編號: CCDI 808/17】

(死因研訊)

相關字詞﹕聯合醫院 乙型肝炎 換肝 鄧桂思 死因研訊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