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近 | 中国和苏里南如何打造“南南合作的典范”_新闻频道_中华网
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心相近 | 中国和苏里南如何打造“南南合作的典范”

苏里南总统昌德利卡佩尔萨德·单多吉是中苏两国政党友好交往的亲历者。多年前一次来华培训经历,为他打开了观察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窗口。“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念。”他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回忆。

在中国同苏里南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周年之际,单多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单多吉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在形容两国关系时强调了同一个关键词——“南南合作的典范”。

心相近 | 中国和苏里南如何打造“南南合作的典范”

4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苏里南总统单多吉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单多吉举行欢迎仪式。

这一“典范”体现在两国关系的方方面面,而两国人民的体会最为真切。

“走进苏里南人民的心里”

苏里南是第一批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加勒比国家之一。

距离首都帕拉马里博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的萨拉马卡区,眼下正是柚子丰收季。在农户阿什温·杜基家的果园里,树枝低垂,硕果累累,杜基和弟弟带着工人们忙碌采摘。以往,这家人连买农具都要向亲朋好友借钱。能过上好日子,离不开中国农业技术专家的支持。

心相近 | 中国和苏里南如何打造“南南合作的典范”

4月5日,苏里南农户阿什温·杜基(中)同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展示丰收的柚子。

2022年,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技术援助项目启动,计划举办10期培训班、共培训300人以上。单多吉总统专程出席启动仪式。在他看来,中国先进技术培育了高产量、高质量的农产品,能与中国展开农业合作对苏里南至关重要。

24岁的杜基就住在合作中心附近,很快和中国专家成为朋友。中国专家几乎每天都会去杜基家的田地,在种苗培育、肥料使用等各个环节对他进行指导。他开始种植辣椒、茄子、西瓜等作物,不仅能在本地市场销售,还出口到邻国。他告诉记者,得益于中国专家带来的先进技术和优质种苗,他家种植作物的产量翻了一番,年收入增加了一倍。

这个青年农户不仅知道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认为“这么好的倡议”与自己息息相关,“能帮我们把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心相近 | 中国和苏里南如何打造“南南合作的典范”

4月3日,在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学员在学习农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