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办一场3·15晚会,你会曝光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如果让你办一场3·15晚会,你会曝光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相关问题已收录至「法律观察室」话题活动,欢迎参与回答,抽奖赢好礼~!法律观察室
关注者
162
被浏览
5,898

165 个回答

其实,我所知道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并没有,315晚会上这些这么恶劣。都是身边的一些小事。

1、超市购物结账时找零用糖果代替。

2、购买的散装食品、水果等短斤少两。

3、商家用软件宣传产品的价格与商场实际标价不符。

4、高高兴兴与朋友到饭店吃饭喝酒庆祝,却造成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为酒精中毒,推断或因喝假酒造成。

5、好好吃顿饭结账时告知收取最低消费差价。

6、在正规超市购买比较放心,但发现买回来多包台湾肉松已超保质期一个多月。

7、网购某名牌正规产品健身器材,收货后发现与店家描述不一,还没有相关的合格证明,使用一个月后,竟然出现了故障。

8、能够新购买的苹果是高兴的事,结果发现手机早已一年前被激活了,但商家并未告知。

9、在某超市购买了2桶“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结账时发现结算价格和标价不一样,两桶方便面超市共多收0.4元。

10、购买到“三无”产品礼花弹,在点燃瞬间突然爆炸,当场被炸伤并昏倒。

11、混凝土指标不合格,强度不够,造成农户建房楼面无法凝固。

12、在美容美发店做肩颈按摩时,购买过精油的套盒,讲好一次使用一支。再次去做按摩时,却发现原本剩下的6瓶精油,有些已经变成空瓶,有些用掉半瓶,还有的存在漏油情况,存在明显拼凑的痕迹。

13、某些琴行为提升销售业绩,暗中与钢琴老师达成协议,由老师推荐学生购买指定的钢琴,按学生购买钢琴的数量向推荐老师支付提成。

14、虚夸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规模、品牌的实际情况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购买认同。

15、单方定“解释权”:某健身俱乐部在经营中制作使用休闲次卡、商务金卡、健身月卡,排除消费者权利在卡片背面印有“最终解释权归本健身俱乐部所有”字样。

16、药品广告中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并假冒患者名义作证明,现身说法夸大疗效。

说实话,你就算是给我这个机会,我能够做的不见得就能有央视曝光的好。

之前打游戏的时候,我们群里有个央视的,巧的是有一年他是副导演。

那天我们在群里还调侃他,你们的力度不行啊。

他说,记者提前半年就放出去采访了,但是挺多都是收集整理以后,发现不能播,或是不适合播的。

你们明白这个话里话外的意思了吧?

非不知,实乃不能也。

现在你让我来曝光,说句难听的,

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够泥头车压几次的啊?

一时意气风发,该说不该说的都瞎胡咧咧了。

怕不是还没看到第二天的早间新闻,我自己先自杀谢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