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別怕開刀 錯誤觀念恐延誤治療黃金期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44,847

罹癌別怕開刀 錯誤觀念恐延誤治療黃金期

罹癌不是好消息,但還可以開刀卻是好消息。「如果醫師說可以開刀,應該高興,因為表示癌症是早期。最怕醫生說不能開,通常比較晚期、轉移了,預後可能不理想,」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國際肺癌中心召集人劉會平說。

然而多數病人卻害怕開刀,甚至流傳著「罹癌千萬別開刀、開刀會讓癌細胞擴散」的說法,是真的嗎?這可從幾個層面討論:

■ 手術適應症需要仔細評估

「不是開刀造成腫瘤擴散,而是它可能本來就已擴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指出,醫師對手術適應症應該拿捏得準,如果癌症已經擴散,無法根治切除,根本就不應該開。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玉琮說,手術後病人的免疫力可能比較弱,癌細胞因而有機可乘、擴散出去,晚期病人整體狀況本來已不好,更不適合開刀。「但對早期病人而言,開刀跟擴散沒有關係。如果手術後癌症復發,並不是開刀造成的,而是腫瘤復發。」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周嘉揚說,不是所有癌症病人都可以開刀,同一種、同一期癌症,有些病人可以手術,有些病人卻不適合。肝癌大約只有三成病人可以開刀,醫師會從病人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腫瘤數目與位置、有無侵犯血管及腫瘤是否轉移、體能等,來評估是否適合手術或採哪種術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檢查技術有極限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說,癌症診斷出來時,可能已有少數癌細胞轉移出去了,只是目前的技術檢查不出來,而非手術讓它們到處落地生根。

■ 手術技術差異

侯明鋒說,可能有少數情形是醫師手術時沒拿乾淨,以致手術後沒多久就復發。

陳鴻華說,20年多前腹腔鏡手術剛開始發展時遭遇瓶頸,有研究指出腫瘤在病人腹部、手術器械打洞處復發,懷疑是器械進出時把癌細胞帶出來所致,但現在技術成熟,研究顯示它並不會增加擴散的風險。

劉會平說,有經驗的醫師開刀時會儘量避免弄破腫瘤,免得腫瘤細胞隨血液擴散;拿出腫瘤時也會避免碰觸手術切口,以免造成切口轉移。「手術本身不會造成轉移,否則外科早就不存在了。」

周嘉揚說,肝臟腫瘤若侵犯到大血管,醫師會儘量避免擠壓腫瘤,並將血管先結紮再扳動肝臟,以減少腫瘤破裂、沿血管擴散的機會。「因開刀而導致癌細胞擴散的機會是很低的,不要因此而不敢開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曾做過研究,肺癌手術清除淋巴時,癌細胞可能掉進肋膜腔,但追蹤結果並不影響預後。不過外科醫師開刀還是應該細心處理組織,病人才會得到最好的治療。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癌症治療是在跟時間賽跑

陳鴻華說,開刀當然有風險,但預後最好;可是不開刀拿掉腫瘤,預後更差,「兩害相權取其輕。」

周嘉揚提醒,如果醫師評估適合開刀,就不宜拖延,以免癌症逐漸進展、轉移、功能變差,「本來可以開,拖3個月可能變成不能開。」早期肝癌五年存活率超過50%,但非早期肝癌可能只剩3~6個月壽命。

陳志毅比喻,癌症治療是在跟時間賽跑,「治療黃金期過了,病情從可逆變成不可逆,很可惜。」

當腫瘤增大,即使還能開刀,但切除的範圍比較大,比如肺腫瘤1公分時只需局部切除肺葉,損失2%的肺功能;但腫瘤長到1.5公分,就得切除單側肺葉,損失20%的肺功能,影響往後生活。「所以早期開刀除了預後較好,還可保留更多有用的組織,而且可以避免術後的化療及放療。」

坊間有所謂的抗癌名人宣稱自己沒開刀,腫瘤也能得到控制,非常吸引人。陳鴻華說,大腸癌二、三期的患者單做放療或化療,有10~20%腫瘤會消失,是少數幸運的一群。「但每個人都這樣幸運嗎?」

病友團體時常接到病患來電,「怕開刀」是常見憂慮。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說,當病人缺乏充足且正確的資訊,可能做出將來會後悔的決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接電話的志工會提供正確資訊:腫瘤是經由淋巴及血液轉移出去的,不是因為開刀,做手術才有機會把疾病的根源清除。「先安心,平靜下來,再做決定。」

5個QA了解大腸癌

延伸閱讀

您正在閱讀

《找對醫生開好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