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公司:今年至今港股回購298億 較12季平均水平高33% 反映上市公司信心續改善 - 20240228 - 經濟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經濟

恒指公司:今年至今港股回購298億 較12季平均水平高33% 反映上市公司信心續改善

【明報專訊】本港股市估值偏低,引發企業回購股票支持股價的活動持續增加。恒生指數公司表示,年初至今(截至上周五),港股與A股市場的回購金額分別達到298億港元和297.5億元人民幣,分別較過去12季的平均水平高出32.8%及11.6%。恒指公司認為,兩個市場股份回購勢頭持續,意味着上市企業信心持續改善,有助提振市場情緒。

明報記者

恒生指數公司發表網誌指出,去年港股回購金額創歷史高位,達1260億元,按年增加20.1%,是2017至2021年的5年平均值的5.3倍,高過恒指公司預期。今年初至2月23日,港股回購金額為297.63億元,而恒生指數成分股的回購金額佔總額的83%,達246億元;國指成分股的回購金額佔總額的53%,達159億元。

藍籌佔逾八成

同樣情况也出現在內地A股市場,在監管機構放寬股份回購政策後,去年第四季出現高達404億元人民幣的股份回購,按年增長75%。今年初至2月23日,回購金額就達297.5億元人民幣,較過去12個季度平均值高出11.6%。

A股同期回購297.5億元人民幣

恒指公司相信,兩個市場在今年第一季的回購金額,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至少80%,又認為相關回購活動,意味着在2023財年業績發布之前(一般是今年2月下旬或3月公布),A股和港股上市企業信心持續有所改善,有助提振市場情緒,並吸引專注於長期基本面的投資者。

恒指公司表示,一般來說,企業認為其上市股票正處於被低估的情况,並認為能夠在日後獲得有效重估,便會藉股票回購以支撐股價、改善財務狀况,並提高股東回報。

耀才:企業認為股價未反映真實價值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重磅科技股如騰訊控股(0700)的回購股份次數頻密,加上其回購金額數以億元計,壯大港股市場整體回購金額。至於近期港企回購股份較多,因為許多公司認為股價未能反映其真正價值,再加上現時股份估值廉宜,且有許多公司本身有閒餘資金,因而利用其過剩資金回購股份。

凱基料回購潮今年仍持續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預計,回購潮於今年仍然會持續,因不少公司已先後宣布股份回購計劃,如匯豐控股(0005)、阿里巴巴(9888)、渣打(2888),以及友邦保險(1299)等。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