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外交遺址「中非大樓」將拆除 希臘事件的漣漪效應@♥ 台灣smiles ♪|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7 14:00:14| 人氣4,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農業外交遺址「中非大樓」將拆除 希臘事件的漣漪效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中非大樓曾是台大城鄉所教室,牆上有著「原運再起」的社運塗鴉(記者侯永全/攝影)
*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0.03.07

漫步國立台灣大學舟山路,可以看到「中非大樓」的指示路標。台大學生多數知道,中非大樓就是昆蟲系系館;然而即使是昆蟲系學生也未必知道,朝夕共處的「教室」,標誌了中華民國史上一段特殊的外交故事。

中非大樓(中非合作技術大樓)是民國五○年代,台灣「農業外交」唯一留下的史蹟;它見證中華民國如何在艱難的外交困境中,尋求聯合國的支持。民國百年即將到來,當各界絞盡腦汁尋思如何慶祝「百年建國大典」時,這棟「活歷史」卻面臨拆遷命運。

知情人士透露,台大校園規畫小組委員會已達成共識,中非大樓確定拆除,空出基地興建新的昆蟲系館與教職員宿舍。

民國五○年代,我國面臨中共搶走聯合國席位的威脅。二戰後許多非洲國家獨立,成為聯合國的新會員;爭取這些新會員的支持,成為兩岸的兵家必爭之地。外交官楊西崑向老蔣總統提出「農技援非」的奇招,成功阻止中共進入聯合國十多年。楊西崑也被封為「非洲先生」。

負責「農技援非」重任的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中非會),民國五十一年成立,一方面派遣農耕隊到非洲提供農業技術協助,一方面也邀請非洲農技人員來台研習。民國五十四年落成、位於台大試驗農場的中非大樓,既是中非會的基地,也提供非洲農技人員做為教室及宿舍之用。

民國八○年代,改制為國合會的中非會遷至天母,中非大樓由台大收回使用。在兩岸外交大戰中扮演「秘密武器」的中非大樓,從此被世人遺忘。

中非大樓一度成為台大城鄉所的教室。任教城鄉所的夏鑄九,發現研究室牆壁滿是法文的塗鴉,找來城鄉所畢業後留法的高徒-楊子葆來「認字」,才挖掘出中非大樓的歷史。

楊子葆之後進入外交部曾擔任國合會秘書長,對中非大樓有更深的了解。他指出,提供農業技術援外的國家多是已開發國家,像台灣這樣以新興國家之力提供農技援外,世所罕見,形成中非大樓在外交史上的特殊地位。

楊子葆說,當時台灣自己也亟需外援,農技援外與興建中非大樓的經費,多半來自美援。這段一邊援外、一邊接受外援的過去,見證先人如何以智慧和有限資源,為中華民國在國際舞台爭取一席之地。中非大樓的存在,告訴如今安居樂業的台灣人,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如何走過這篳路藍縷的一甲子。

結構有疑慮 未討論拆除
*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大主任秘書廖咸浩指出,最近體檢所有大樓,初檢發現中非大樓因老舊,結構安全有疑慮,會視複檢結果決定後續如何處理,台大尚未討論拆除的事。

中非大樓/簡樸混凝牆 打造「非洲櫥窗」
*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0.03.07

中非大樓不僅在中華民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築本身亦深具特色。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國合會秘書長的楊子葆指出,它看似平凡的外表,蘊藏了我國五○年代「簡潔、樸實」的社會價值,正是今日台灣所應重新追尋的價值。

中非大樓成立時,設有禮堂、課室、實驗室、圖書室、餐廳、宿舍和球場;民國六十一年還設立了「非洲文物陳列館」,是當時台灣人認識非洲文化的櫥窗。

楊子葆指出,中非大樓的立面以混凝土為主要材質,讓建築在大自然的風雨中展現本色,反映五○年代「自然、樸實」的價值。蒙上半世紀煙塵的混凝土牆如今爬滿藤蔓,透著一股歲月的滄桑。

台大城鄉所所長夏鑄九指出,中非大樓設計兩人一間的小套房,每間都有小陽台;在有限的空間中,讓房客既有半露天空間放鬆身心,也可和另一位室友建立革命情感,「這是非常聰明的設計」。

這些研究室布滿了當年房客的塗鴉與簽名。楊子葆曾「鑑定」出數位非洲總統的親筆簽名,也辨認出寫著「中國人好小氣」的法文塗鴉。當時的台灣仍是「中國」的唯一代表,這些塗鴉為當時還留在聯合國的中華民國留下見證。


希臘事件的漣漪效應
* 梁國源/非凡新聞周刊 2010/03/05

自二○○九年十二月初希臘主權債信遭調降以來,已在金融市場激起數波動盪與不安。引起不安的理由有二:首先,各國政府擴充支出以拯救受金融海嘯衝擊的經濟,多少都有類似的債務隱憂,而希臘事件的發生引發市場對政府負債的警戒,正是反應全球政府負債過高是普遍現象的事實。

其次,希臘的負債過多雖算不上是大事,國際間也不乏處理單一國家財政問題的機制,但與過往不同之處,在於希臘是歐元區會員國,而市場還不曾有過處理貨幣同盟區會員國財政問題的經驗,加上該事件對同盟貨幣的影響亦難以評估,因此希臘問題才引起市場比較廣泛的聯想,也連帶使西班牙與葡萄牙等政府債務較多國家受到更多的關注,而歐元區國家、歐盟執委會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間的政治考量,多少也延後了事件的處理時程。

歐盟重災擬出手相救

當國債的清償能力出現問題時,一般做法是由IMF介入,協助支持主權貨幣的流動性及支付能力,而相對的也要在IMF的監督下重整政府財政。不過,由於希臘為歐元區的一員,若希臘直接向IMF求援,無疑是對歐元區聲望的一大打擊。

根據BIS(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國際清算銀行)資料,至二○○九年九月底止,希臘外債共達二千九百八十三億美元,其中前幾大債權國分別是法國(七百八十九億)、瑞士(七百八十六億)、德國(四百三十二億)、美國(一百六十四億)及英國(一百二十四億)。觀察整份清單,由於債權相對集中在歐元區,由歐元區各國,尤其是德國,帶領歐盟出手援助,並監督希臘採行適當的財政措施,不失為可行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在歐盟二十七國高峰會前夕,德國與法國已展開協商合作,旨在峰會中得出一套解決方案,即是希望希臘問題能在歐盟的架構下獲得解決。

債多不愁引道德危機

雖然各國債務較高仍是市場神經敏感之處,且在希臘事件的後續處理漸露曙光後,普遍存在的各國政府高負債仍不會有任何變化,不過由於本次希臘事件已讓市場對政府負債議題變得敏感,未來各國政府及國際機構在應對類似問題時,可望採取比較即時的行動,以避免市場出現過多動盪。

必須指出的是,若是希臘獲得自德國或歐盟的奧援,將使個別國家產生錯覺,認為將來如出現債務危機,或多或少都能得到適當的即時援助,從而大肆舉債從事建設,致產生道德危機。此隱含在希臘事件得到處理後,歐盟中小型國家進行高風險活動的機會將會增加,拉高國際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反而是長期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故,如何加強政府間的相互合作以及對金融業的監督,避免個別國家或是銀行的積極行為而使國際金融體系再度受傷,將成為未來一段相當長時間之內全球所需面對的挑戰。

各國紛警惕負債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希臘事件能順利處理,仍不會改變希臘債台高築的事實。因為希臘公債的持有人大多為歐洲的銀行與大型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也不只持有希臘公債一種風險資產,未來在加強監理下,不排除有需要進一步增資的可能性,屆時市場或將再有一陣動盪。

另外,世界各國由於在金融海嘯中多已竭力進行財政刺激政策,各國承受更多動盪的經驗雖豐但能力卻較之前為弱。因此日後的一些國際摩擦仍難以避免,但有關各國料將有所節制,力求避免不可收拾的狀況發生。


希臘會拖欠債務嗎?
* 謝國忠/先探投資週刊 2010/03/05

希臘會拖欠債務嗎?答案是會和不會。歐盟可能提供援助,讓希臘延期償還現有的三○○○億歐元債務。不過,歐盟的任何幫助都將嚴重限制希臘發行新債的規模。例如,它的三○○億歐元財政赤字將很難融資,特別是無利息國債部分。由於西歐國家的金融機構持有大部分希臘未償付債券,保護其價值符合歐盟的利益。否則,西歐國家可能經歷另一場金融危機。

如何償債?

長遠來看,希臘可能不得不拖欠債務。為了消費,它已經積聚了大量外國債務。希臘本可以勒緊腰帶,停止借錢——也就是減少進口。但為了償還現有的債務,希臘可能增加出口以換取大筆經常專案盈餘。不包括那些隱藏的負債,希臘政府總債務占GDP的比例已達一二○%,財政赤字占GDP之比超過一二%。據估計,希臘整體債務的七○%是外債。為了償付外國債權人,希臘必須贏得至少相當於GDP一○%的經常專案盈餘。而希臘缺少有競爭力的工業企業,使其經常專案盈餘大增GDP五分之一的比例。

希臘需要借外債緣於它的財政預算赤字,這些赤字最終支撐希臘的消費水平。希臘必須減少預算赤字,政府不再為那麼多的人埋單,從而減少對外國借貸的需求。在政治層面上,這很困難。即使三分之二的希臘人支援減少赤字,另外三分之一的反對者也可能使之無法實現。如果歐盟援助計畫不能讓希臘獲得財政赤字融資,則希臘必須減少支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希臘將出現政治動盪。

希臘不可能使本幣貶值增加出口。即使希臘貨幣從歐元區退出並貶值,希臘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工業來迅速增加出口。很難設想,希臘將如何償還外債。持有希臘債券的西方金融機構,只能從它們的政府那裡尋求幫助。

援救沒有理由

借入外幣債務的小經濟體正面臨壓力,因為市場知道它們迴旋餘地不大,它們的財政狀況並不明晰。在主權和破產之間,有一片很大的灰色區域。例如,杜拜幾個月前爆發了金融風暴,接著,阿布達比被期望出手援救杜拜。現在,希臘替代杜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阿布達比確實救了杜拜嗎?無從考證。原本聲稱一○○億美元的援助最終變成了五○億美元,另外一半來自之前的貸款。一○○億美元不足以解決杜拜一○○○億美元的債務問題,市場將援助理解成整體救助計畫的第一步,而事實上,我們現在聽到杜拜要求它的債權人減免其債務的四○%。這是債務拖欠嗎?委婉的說法是債務重組。但是,對於被迫減免債務的商業銀行,杜拜的做法很像違約。

市場確信德國將援助希臘,就像預期阿布達比會援救杜拜一樣。市場的理由是,「他們必須這麼做」。沒有誰必須救別人。認定一個人必須幫別人還債,這很愚蠢。德國自己的問題還自顧不暇,它的國家總債務在二○一一年可能超過GDP的八○%。德國老齡化問題將對國內預算施加很大壓力。實際上,德國正在考慮採取措施來阻止國內債務膨脹,如推遲退休年齡。如果德國政府援救希臘,它自己可能在下屆選舉中落敗。所以,任何救援措施都有其很大的局限。

退出歐元區?

希臘危機有很多誘因,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濫用低利率。低利率曾使希臘能夠大量借貸,幫助它加入了歐元區。南歐國家在加入歐元區之前,通脹率和利率都比較高。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對成立歐元區作出規劃後,「收斂式交易」(convergence trade)在金融市場大行其道,歐元區國家的利率須相近,也就是說,希臘將受益於德國的利率。收斂式交易養肥了很多銀行和它們的交易員;但它只是個泡沫,加入歐元區不會改變南歐國家的經濟結構,後者是引發這些國家高利率和高通脹的原因。

大多數經濟體,當它們需要降低生活水平時,便會採取國內通脹和對外本幣貶值的政策。裁減工資在政治上非常困難。由於希臘加入了歐元區,自己沒有獨立的央行,它只能選擇減薪。如果照這樣下去,我們可以預期,今後幾年希臘將出現政治動盪。

另外一種可選辦法是,希臘退出歐元區,設立一種新的國家貨幣,成立中央銀行,強制性地將所有債務按固定比率轉換成新的本幣,並大幅貶值。這是一種痛苦最少的調整方式,它實際上拖欠了GDP一○○%的外國債務。這是符合邏輯的,而市場並不認為有這種可能。希臘恐怕會這麼做,除非有人「誘惑」它不要這樣。

最終仍將違約

一些歐盟國家認為,歐元是歐盟的核心所在。如果希臘從中退出,歐盟便告徹底失敗。因此,它們可能願意「賄賂」並留住希臘。當然,如果賄賂足夠大,希臘樂意收取,也就是賄賂比償付現有債務還要大。當然,這並不能解決希臘人的生活水平不可持續的問題。在某個時候,希臘仍然會將本幣貶值或者違約償債。

儘管市場可能認為希臘危機將以救援行動或者拖欠債務終結,但是現實遠比這複雜。這場危機可能拖延較長時間,可能數年。但是,希臘沒有能力去償清它的外國債務。儘管要好幾年之後才見分曉,我認為希臘仍會違約償付。
(本文與中國《新世紀》周刊雜誌第總三八九期同步刊出)


博智併南山 金管會關鍵報告
*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0.03.07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1日(周四)排定議程,由經濟部專案報告博智購買南山人壽股權案。由於南山出售案須在6月下旬前完成,否則交易無效,周四會議將攸關博智能否順利入主。

據了解,財政委員會也在同一天排定議程,由金管會報告我國壽險業經營狀況及處理南山人股權移轉案,由於經濟部、金管會是審查此案兩個最重要單位,會議湊巧排同一天,讓金管會分身乏術,各方人馬檯面下的角力,也引人好奇。

博智去年標下南山後,11月向投審會遞件,因文件不齊遭退件。之後,與博智合作入主南山的中策,又傳出將讓售三成股權給中信金,引發爭議,也讓整個併購案變得複雜化。

博智今年1月重新向經濟部送件,但因經濟委員會決議,南山股權出售案,須在經濟部向經委會專案報告後才能實審,使全案至今無法展開審查。

政治力護航中策集團

為避免整個程序拖過6月下旬,經委會趕在選完召委的第一周就排定專案報告,外界原以為經委會與財委會將召開聯席會議,但兩委員會卻演出同一天排定相同議案的搶人戲碼。

有關官員表示,經協調結果,將比照去年兩岸金融合作監理備忘錄(MOU)專案報告作法,金管會主委陳冲在財委會,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則列席經委會。

市場人士指出,周四會議攸關這項併購案後續審查,議程安排背後充滿各種角力,贊成、反對者各自透過管道爭取立委支持。

金管會官員強調,金管會對南山案有五項審核標準,包括承諾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資金來源符合法令規定、有專業經營能力、對南山有長期經營承諾,及有財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尤其是長期經營,一定會要求買家說清楚。據了解,南山買家曾承諾,七年內股權不會移轉,但這項承諾如何具體可行,金管會尚在了解中。


北京人士:胡溫是既得利益者 難大刀闊斧
* 中央社╱台北7日電 2010.03.07

針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政治體制改革,香港明報引述北京觀察人士指出,在中共追求穩定的前提下,就是停止對政改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至於其他城鎮化、戶籍改革等問題,這位未具名人士指出,也都極其複雜,牽一髮動全身,很難期望短期內有大刀闊斧的解決方案。

例如戶籍改革,如果開放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戶籍,也許打工者不會增加太多,因為工作不好找,但中國各地農民一定會想盡方法把自己的子女送進城市裡的學校就讀,各地病患也會湧進城市的醫院,如此一來,各大城市的教育、醫療及其他系統立即就會癱瘓。

再如房價問題,胡、溫與親屬受各種利益制約,也難以痛下狠手。目前城市居民已分為「有產」和「無產」兩大階層,如果政府放任房價飆漲,將使無房者憤慨,但如果打壓房價,又會讓有屋的人反彈。

所以當局現在只會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同時喊話「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絕無可能猛力打壓房市。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