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電機高材生成金曲饒舌歌手!熊仔:我不是跨界,而是勇於撕掉標籤|天下雜誌

台大電機高材生成金曲饒舌歌手!熊仔:我不是跨界,而是勇於撕掉標籤

你對饒舌歌手的想像是什麼?痞痞的壞壞的嗎?讀台大也是饒舌歌手的熊仔,少年時最愛讀科幻小說,認為自己不是跨界而是勇於撕掉標籤。

熊仔-金曲獎-饒舌歌手-高材生 圖片來源:曾千倚攝
    其他

編按:熊信寬(熊仔)在2023年金曲獎入圍「最佳華語專輯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兩項大獎。曾奪下2022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熊仔致詞時笑著感謝媽媽小時候幫他報名作文班。身為知名經濟系教授之子、台大電機系高材生,熊仔畢業後踏上饒舌創作之路,2016年就曾入圍「最佳國語專輯」、「最佳新人」,他認為自己不是跨界而是勇於撕掉標籤。


很多人很好奇,我為什麼會變成饒舌歌手?其實我並沒有立志要這樣,只是小時候很喜歡聽周杰倫,每天都聽他的CD,會去模仿、去研究裡面的groove(律動)從哪裡來。

十三、四歲時,有一次不知犯了什麼錯,被我爸(經濟學家熊秉元)處罰不能聽CD,只好聽廣播,突然聽到阿姆(知名饒舌歌手)的歌,寫給他兩個女兒,很感人,我就很震撼,竟然有這樣的饒舌!以前只知道周杰倫、大支等台灣的饒舌歌,就去買了一張他的CD,就這樣開始去找很多他的音樂,開始著迷。

九○年代的嘻哈屬於幫派嘻哈,內容不外槍枝、女人、性、毒品,但阿姆講的就很「法大」(原文fuck up,搞砸之意):跟媽媽間的問題、離家出走、被欺負,講血腥暴力。我那時很屁,覺得自己很帥,想了解為何他會唱這些?

廣告

饒舌最大的魅力在於歌詞的內容,我都聽得懂。為什麼?因為十歲時,曾跟家人去英國留學一年,所以英文理解沒問題,這一環很重要。

另一方面,我也一樣正常上學。從小就很喜歡數學,喜歡解題時像破解一個個謎題般的感覺,覺得數學很有邏輯,很有趣。幼稚園就已經學會除法,小六就完成國三的數學,還參加全國比賽。

國中時,數學和英文都不需要花太多工夫,對理化也還滿有熱情,課業負擔主要在國文和社會科。國一時我爸要我每個禮拜背一篇《古文觀止》,《蘭亭集序》、《赤壁賦》這些,背五十篇就給我五十萬,沒背的話就被揍。我通常都等到星期六早上臨時抱佛腳,因為星期天驗收。總共背了四十幾篇。唐詩宋詞這些就學校考試前才去背。

廣告

國高中時,我超喜歡看《哈利波特》、金庸小說,大概都看了兩三遍,金庸講人情,加上很多想像,我那時很喜歡奇幻、天馬行空。《哈利波特》架構很完整,你都猜不到結局。最近看《哈利波特》第八集新劇本,就覺得不好看,因為一開始就可以猜到結局了,這不是本尊J.K.羅琳寫的,真的有差。

我也很喜歡科幻小說。修過台大電機系葉李華教授開的一門通識課「科幻研究」,他推薦很多科幻小說,我因此認識了美國「科幻機器人之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他是天才型作家,寫過莎士比亞評論、科普書、很多科幻小說,電影《機械公敵》、《變人》等,都是改編自他的小說。他的年代還沒有網路,但已經寫出超級完整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基地三部曲》。

廣告

這部小說就是未來版的羅馬興衰史,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的宇宙帝國,從一個很簡單的假設,發展出整套故事(不像現在很多科幻小說,一大堆前情提要和設定)。艾西莫夫虛構了一門自然科學(他稱為「心理史學」),認為當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歷史方向就能進行預測。他用一套數學公式來解釋羅馬興衰史,超帥的,令人嘆為觀止。

小時候家人也讓我學過打擊樂器、小提琴,但都沒有持續太久。我真正喜歡做的事,就是寫歌。國一開始跟同學把流行音樂拿來,改人家的歌詞自己亂唱,把那些罵同學的、很白癡的歌詞寫在課本上。我一直都有在創作,也開始自己編曲,高中時把作品放在網路上,但沒什麼同好,雖然曾加入建中另類音樂社,但裡面一堆怪人,嘻哈掛的沒幾個。

廣告

進台大後,在社團博覽會路過一個嘻哈研究社,我嚇一跳,竟然有人在研究這東西!那時我穿著很不嘻哈、很不街頭,就是一個一直以來很喜歡熱文化的小宅男。進社團後才發現原來那麼多人在創作,喜歡這個文化。才開始了解更多台灣地下嘻哈文化。

我喜歡在限制下創作,先給限制,然後想辦法跳出來。像艾西莫夫小說裡的機器人有三大限制,饒舌歌得押韻,也是限制,中文和英文不同,是單音節字、而且有四聲,這些都是限制,我就要去突破。

廣告

我創作時重心一直在改變。剛開始,我們這種聽國外饒舌長大的,會覺得,為何中文都做不出這種感覺?為何沒有這些技巧?所以自己創作時就會狂押韻。但除了韻以外,還該注重flow(節拍點)、對拍的方法等技術層面。後來就著重巧思創意,例如雙關梗或文字遊戲,到後來再鑽研內容:要怎麼說這個故事,如何完整說一個故事、完成一個專輯?最近,比較重視音樂性,會去了解和絃,聽別人如何編曲、安排聲部、樂器等。因為是給大眾聽的,音樂性要更強烈。

音樂之外,我自己也在撕掉各種標籤,例如「好學生」這個標籤。好學生為什麼去玩嘻哈?家族中有十個博士,為什麼我不去念一個博士學位?這些都是大眾的標籤,這樣的人一定會怎樣?這人數學很好一定要當工程師,唱這種曲風的人一定是哪種類型……我不相信標籤,因為那好像在歸類。

根據我爸的講法,「貼標籤,是符合經濟效益的事情,因為你省掉了成本。」例如,這人是處女座,一定很龜毛,於是你就不需要認識他,節省了去認識他的成本。但我認為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每個人都是他自己,不是工程師、數學家。就像葉丙成老師說,最重要標籤就是認識自己是誰就好。

我也不認為我是跨界,因為那表示,就有個界線在那裡。

去年為了專心準備我的專輯,從台大電機研究所休學,大家都告訴我,你應該好好走這條路,好好讀完研究所……但我發現,我對研究學問,沒有像對音樂這樣有愛,所以我選擇創作。至於我會不會把碩士讀完?這是個好問題,我們下回分解。

我家人和老師都對我很好、很支持,雖然也擔心我的未來,但我把想做的事和未來的計劃講清楚後,他們就全力支持。父母當然會一直唸,但希望家長真的多相信自己的小孩,多了解他們,與其一直叫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不如問他,你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做?重要的是陪伴。雖然我不是家長,但我當過小孩。

我的成長歷程看來很順利,當然也有辛苦的事情,例如升學制度就是。在這個制度下,你的視野會變得很狹隘,沒辦法看到其他的事情,視野只能縮、縮、縮到只有學科,這其實是很法大的事情,非常讓人扭曲,我很不喜歡。但當下你都被縮成那樣,沒辦法質疑,只能去做。走出來之後,我看到了,所以會鼓勵大家在更年輕時,先盡量探索自己,往自己喜歡的方向去。

我一直在打破限制,撕掉標籤。嘻哈也許是暫時的,因為我知道我喜歡的是創作,不一定要做音樂,未來可以去做別的東西啊,例如寫劇本、寫小說,搞不好當工程師,創作了一個很棒的產品……現階段想做的事情我先把它完成,一個里程碑接一個里程碑,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下一張專輯。

圖片來源:台視提供


人物小檔案│熊仔

本名熊信寬,饒舌創作歌手。台大電機研究所肄業。以「好學生」形象顛覆饒舌歌手痞痞的、街頭的刻板印象。 獲2022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在2023年金曲獎入圍「最佳華語專輯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兩項大獎。

我的作品/少年時看過的書

《熊仔Poe Tak:∞無限》、《夢想成真》、《PRO》/《哈利波特全集》、《基地三部曲》(皆為英文版)、《宇宙兄弟》(漫畫)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