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陪读妈妈们背井离乡之后?

681d9eb4-cdee-460d-b04f-f571c8c259a7.jpg

从左到右分别是陪读妈妈Michelle Chen、Angel Dong和李小楠。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中国留学生是全澳范围内人数最多的国际学生群体,未成年的留学生中,有许多都由母亲带着陪读。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陪读妈妈们的生存处境——经济压力、自我价值感的缺失、语言交流的障碍、远离爱人亲友的孤独......有的陪读妈妈选择了放弃,有的则努力挣扎,拥有了一片新天地。澳洲的陪读妈妈,你们好吗?(点击音频收听故事)


截至2024年2月,56% 的国际学生来自以下五个学生来源国:中国(占国际学生的 22%)、印度(17%)、尼泊尔(8%)、菲律宾(5%)和越南( 5%)。

中国是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有近14万6千名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中18岁以下的中国小留学生和选择陪伴他们读书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拿着590学生监护人签证(590 Student Guardian visa)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大多都是“陪读妈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张签证有着极大的限制:比如说,该签证不允许持有者在澳大利亚工作;不允许每周参加超过20个小时的英语课程或者为期超过三个月的任何培训学习;除非得到批准,在不带孩子的情况下无法单独离境。

经济压力、自我价值感缺失、语言交流障碍、远离爱人亲友......在陪读这条路上,有人放弃,有人却挣扎出新天地?

陪读是一条新生之路

“当初靠着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情,告别了原有的生活。”Michelle Chen和SBS普通话节目记者说道。

今年,是她自2017年来澳大利亚之后陪读的第七年。在这七年的时光之中,Michelle Chen的儿子从小学一路读到了高中,而她的婚姻状态也变成了离异。
只有妈妈才能为孩子这么付出,大部分陪读势必造成夫妻分居的局面,这对一个家庭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能自己出来陪读的妈妈我觉得都很棒,值得掌声。
Michelle Chen认为,陪读不仅是希望让孩子在照料关怀下安全地来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也是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生之路。

“跟小孩的爸爸,我们的关系和这个家庭的氛围越来越不好,对我自己造成了压力。我再呆在那边(中国)呢,会越来越难以承受......当时我的精神状态到了一个谷底,甚至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在原本送小孩留学的计划上加快进程之后,Michelle Chen和儿子来到了悉尼,她坚定地表示,即使遇到许多和过去不同的困难和压力,但是她至今都认为陪读是一件正确无比的选择。
6accf371-7e79-4785-a3c1-5a9910994e98.jpg
2024年一月,Michelle Chen带儿子去塔斯马尼亚旅游。 Credit: supplied
另一位陪读妈妈Angel Dong也认为陪读可以给妈妈们本身带来一番新天地。

出于对孩子独自在异国求学借助寄宿家庭的担忧,和改变原有生活的想法,今年47岁的Angel Dong裸辞掉上海一家外企的工作来到悉尼陪读。

“陪读本来也不在我的计划之内。”Angel Dong在接受SBS普通话节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很容易工作上产生倦怠感,我在我本来的公司已经服务了有二十年。我就想要找一个方式,尝试一下不同的生活。”
要相信我们这个年纪的女性是很有力量和经验的,能够过得很好,要用旅居的心态陪读。

不容忽视的困境

不论再怎么乐观,几乎每位陪读妈妈都遇上了不同的困境:经济压力、自我价值感、语言障碍、对国内长辈身体状况的担忧......

在出国之前,Angel Dong的父亲因为肾衰和脑梗等症状住院,在医院陪护了近三个月之后父亲有所好转,她还是一直放不下心。

Angel Dong告诉SBS普通话节目,她在陪读时心中“分身乏术”的隐忧:“人到中年,在国内的父母年纪比较大,会牵挂父母的身体。但是,签证要求你和孩子同进同出......所以我在国内的父母会拜托先生多照顾一些......就分身乏术吧,心里也会顾虑会不会发生突发情况。”
34ab9f4e-71a8-42e7-a2c9-2c7de2550bae.jpg
2024年5月,Angel Dong和女儿在悉尼参加佛诞节。 Credit: supplied
和Angel Dong相比,离异单身陪读的陪读妈妈Michelle Chen和李小楠,两人面对的困境却在别处。

她俩都是单亲妈妈,没有来自伴侣的经济支持、陪读签证限制无法工作,所以经济压力犹如一座大山,压在了两个人的胸口。

除了中国房产带来的房租收入,Michelle Chen还在寻求别的出路。然而,42岁的单亲妈妈李小楠在历时半年的布里斯班陪读经历之后,无奈放弃陪读,把女儿带回了中国继续读小学。

经济压力、心理亚健康状态、自我价值感缺失......外加孩子的思乡情绪,所有这些都是李小楠陪读路上最大的难言之隐。
我在中国是做生意的,我习惯了会有工作的状态,当我们在布里斯班的时候,生活状态是你在围着孩子转,找不到存在感.......和这个世界的连接。
由于长期焦躁、不安、缺乏价值感,李小楠被朋友建议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在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时,她说即便来到澳大利亚之后会认识新朋友,但本地的朋友们需要全天工作,孩子白天也会去上学,没有太多时间相处,所以她感到很孤单。

“我首先得是我自己,把我自己照顾好,才能照顾好孩子。虽然我已经在全职照顾孩子了, 但在那个状态下,我情绪上没有办法做到。”

在半年的陪读经历之后,李小楠带着思念家乡的女儿打道回府,决定进行更好地准备之后再返澳陪读。
827fe74c-3606-4043-9b69-ebb776e2bd3a.jpg
李小楠给趴在布里斯班某山坡上和朋友一起看日落的女儿所摄。 Credit: supplied

拼出新天地

在亲子关系上感到头疼的单亲妈妈Michelle Chen发现,儿子进入青春叛逆期之后,双方的关系很容易僵化。

为了更好地和孩子相处,Michelle Chen每年都会带他去各地旅游和谈心。而为了减轻许多烦恼和压力,Michelle Chen经常健身并且收听女性主义播客,努力让生活“满”起来。

咖啡要加什么奶,加几分糖,牛肉要买什么部位,这些日常英文交流曾经让Angel Dong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

于是,Angel Dong开始积极背英语单词,积累日常词汇量,并且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她加入悉尼某妇女保护部门和老年护理组织做义工,志愿帮助女性和老年群体。

“我是我们部门唯一的华人。”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Angel Dong,聊起日常的英语交流时很自豪。
有这么一群人,背井离乡、勇敢地从新开始为的是孩子的梦想,这就是妈妈。
她说,“不过这句话会有一点矫情,我们也可以为了自己,也可以很享受生活。”

欢迎点击下方播客收听这场也许能引发你深度共鸣的对话:
LISTEN TO
SHE 01 - YUDIE image

【她】陪读妈妈们背井离乡之后?

SBS Chinese

10/05/202424:22
更多精彩请关注系列播客《她》:
READ MORE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