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波(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摄影学院院长)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陈小波

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摄影学院院长
展开24个同名词条
陈小波,新华社领衔编辑,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摄影学院院长 [4-6],摄影理论家、评论家,中国十大策展人,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1]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副主席。 [8]中国文联艺术研修院导师。 [9]
陈小波是新华社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的图片主编及讲述人 [5],在2008年抢救性地主持了《摄影世界》“口述新华”专栏,里面对参与抗美援朝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有过采访报道。 [2]
中文名
陈小波
国    籍
中国
民    族
主要成就
第三届中华艺术金马奖伯乐奖
职    务
新华社领衔编辑,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摄影学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副主席、策展委员会主任 [3-4] [7]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79年,考上兰州大学中文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摄影领域广泛的写作、策展、编辑书籍并把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现状作为兴趣。研究方向为中国纪实、新闻摄影中的个案。担任中国摄影最高奖项“金像奖”以及多个国家级摄影奖项评委;担任多个摄影节和专业杂志的学术委员;在平遥连州桂林等国际摄影节及798艺术中心上连续策展;作为一名摄影类书籍的编辑,帮助数十位摄影家编辑图书。
2004年至2006年,在《人民摄影报》开设的个人专栏“小波与影人访谈”中,与30多位中国当代重要摄影家进行超越摄影本身的对话;
2006年,参与重要图书《中国摄影50年》的编辑工作,是书中新华社部分以及中国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体育摄影等部分的策展人及撰稿者;
2007年,作为主编,完成中国摄影史上第一套带有研究性质的丛书《中国摄影家》(十本)的编辑出版工作。
2008年,主持《摄影世界》“口述新华”专栏;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摄影家”撰稿人;中央电视台《摄影家与变革的年代》总策划。
2009年,被聘为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讲《图片编辑》。
2011年,出版《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
2011年,出版《摄影,感受中国》(英文)。
2020年10月,任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院长。

荣誉奖励

播报
编辑
陈小波领取中华艺术金马奖伯乐奖
2004年,获得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2009年,获得中国摄影界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2015年9月,陈小波获得第三届中华艺术金马奖伯乐奖。 [1]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陈小波
    作品时间2011-7-1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是2011年7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小波。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从事报道摄影编辑工作长达20余年,与合作者在中国所有边远的地方工作和游历。编辑了数十万张图片,用图文并茂的报道形式为海外图片社和媒体提供关于中国的故事。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报道摄影编辑,被业内杰出的摄影家们引为同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