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人壽素以投資型商品著稱,馨鼎通訊處2023年不僅在保障型及投資型商品的銷售上兼顧得宜,比重約為1:1,且整體業績始終都保持在全公司的前5名,歸結其傑出表現的原因,有著「明確的團隊理念」及「層層分明、環環相扣的進度追蹤」等主要的因素。

       2023年對臺灣壽險業來說是較為辛苦的一年,不僅總保費收入下滑,壽險業務員人數對比以往也有所減少,然而對馨鼎通訊處而言卻是欣欣向榮的一年。一方面因為是通訊處新成立的第一年,最是鬥志昂揚、一股作氣的時候;另一方面安聯人壽近幾年陸續推出許多保障型商品,從團隊的調性來看正是如魚得水,亦迎合大環境的現實狀況。對處經理王馨平個人而言也是活力充沛的一年,無論在幫助夥伴完成各種目標,或是培育夥伴展業及管理的能力,都能讓她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安聯人壽素以投資型商品著稱,馨鼎通訊處2023年不僅在保障型及投資型商品的銷售上兼顧得宜,比重約為1:1,且整體業績始終都保持在全公司的前5名,歸結其傑出表現的原因,有著「明確的團隊理念」及「層層分明、環環相扣的進度追蹤」等主要的因素。

  先從目標說起,公司會給予各個通訊處「鐵人三項」目標,分別是FYC、實動人力、新聘人力這3項指標,並且會依照各通訊處體質不同而有所調整,只要達成就能獲得表揚。對王馨平來說,每月挑戰鐵人三項的動力不僅僅是來自於對榮譽的追求,更重要的是這個目標並不是僅靠一個人或少數人就能完成,而是要透過團隊每個人齊心協力,追逐過程中夥伴自然而然會沐浴在當責、互助、榮譽之中,不但能為每個人帶來充實的成就感,彼此之間關係也更加緊密。

  此外每年亦有2~3次的出國旅遊競賽,王馨平也會鼓勵並協助夥伴努力去達成競賽獎勵,成效卓著。一方面團隊裡的夥伴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本來就對出國旅遊充滿憧憬與期待,另一方面若是達標2倍以上還能再額外帶上家人,也正迎合夥伴們進入保險業打拚,想要讓家人放心、讓家人感到榮耀的心理。

明確的銷售方針來自於明確的團隊理念

  王馨平有別於一般想要挑戰高收入而進入保險業的業務員,早在大學時期來安聯面談時,就被當中所提到「保險的本質本就是保障,是愛與責任的延伸與展現」的概念所打動,因而認同保險價值加入保險業。爾後透過從業時的親眼所見,以及看到許許多多的統計數據,更有感於臺灣家庭的保障遠遠不足,隨著從業愈來愈久,想要幫助客戶擁有更多保障的想法就更強烈,而這也是王馨平想要成處的理念及動力來源,希望藉由擁有相同共識的夥伴,共同為每個家庭帶來更多的保障,抵禦人生不可測的風險。

  不可預測的風險,每一個人都該慎重看待,雖然在以家庭為單位並且考量經濟能力的狀況之下,投保可有輕重緩急之分,但風險何時會來、來時會降臨在誰的頭上、又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誰也說不準,因此對家庭而言真正完整、完善的規劃必然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具備保障,而這也是奠基於團隊理念之上的銷售方針──從每位客戶延伸到家庭成員。

  附帶一提的是,照理來說每當成交一位客戶,就代表原本的客戶名單少了一位,而若能夠善用推薦與介紹,就等於掌握有著源源不絕客戶的關鍵。王馨平表示推介的基礎在於認同,通常等到客戶願意成交即是認同業務員所帶來的觀念,並且對業務員有著一定基礎的信任度,此時就可以請客戶提供至少2個所在乎及想幫助的名單(同時夥伴可以在一旁提醒說像是親朋好友或是同學、同事等關係延伸)。

  推薦與介紹不僅讓客戶名單源源不絕,更因為是來自於信任的延伸,所以在約訪、拜訪上更加容易,且對業務員的信任度累積得很快,在王馨平的經驗中,成交率能高達9成以上。

進度追蹤,由上而下環環相扣

  當團隊目標及經營的方針都清楚明晰,接下來團隊長就應掌握團隊的進度以及節奏。王馨平認為不管要追逐什麼目標,都要先跟團隊內的中階主管達成共識,中階主管是乘載整個團隊能夠上行下效、連結上下一心的重要核心,因此她每個月都會召開一次主管會議,傳達目前的目標為何,或是距離既定目標還有多少的差距,以此確保整個團隊都在往同樣的目標前進,否則難保不會有多頭馬車、用力分散的狀況,導致團隊運作效率降低。

  另外,當團隊成員愈多,中階主管就更需要成為團隊長的延伸,因此王馨平也會藉著每月一次的主管會議,留意並培育加強各個主管的各項職能,像是輔導培育能力、論述能力、激勵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帶動團隊氛圍能力等,不僅能讓團隊基礎更加穩固,亦能推動中階主管往更進階邁進。

  在馨鼎通訊處,除了每月1次的主管會議之外,各中階主管也會在每週五與屬員進行「PRP(Peer Review Process;同儕進度追蹤)」,也就是檢視每週的實際活動狀況,並且訂定下週的約訪計畫及執行方案。

  王馨平認為「記憶」遠不如「記錄」來得踏實,而透過PRP可以推動夥伴養成記錄的習慣,又能確實追蹤進度,再者記憶或感覺會隨著時間過去愈來愈模糊,檢視每次拜訪或任何活動,當下即時的記錄才更能依照實際狀況找到問題,並且針對問題找到解決方法,相對的,若是做得好,也能因檢視記錄而易於導出成功模式,並加以延續。

  「行動要配得上目標」,王馨平假設一位夥伴設定下週要做到10萬FYC,那必定不會只預設遞送2份建議書,因此在PRP上,主管也會根據夥伴的「體能」及過去的成交率,協助夥伴根據下週目標將行動方案做有依據地調整。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