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 - 陳柏達的網誌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蕭邦
2006/09/07 03:22
瀏覽173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蕭邦
Chopin, Frederic(-Francois)



(1810.3.1,華沙公國 華沙附近的熱拉佐瓦沃拉〔今波蘭境內〕∼1849.10.17,法國 巴黎)
又譯肖邦。波蘭語作Fryderyk Franciszek Szopen。



  浪漫主義時期波蘭裔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以所作鋼琴獨奏小品和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雖然他除鋼琴曲外很少有其他作品,而且其中多為小型樂曲,蕭邦卻仍因其細膩的想像力和精益求精的技巧而被列為最偉大的音樂詩人之一。



  生平



  其父尼古拉是生活在波蘭的法國移民,受雇到一些貴族家中當家庭教師,其中包括熱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的斯卡爾貝克(Skarbek)一家。尼古拉娶這家的一個窮親戚為妻。蕭邦出生8個月後,其父去華沙中學教法語。1823∼1826年蕭邦就在該校就讀。



  蕭邦全家都酷愛藝術,他在繈褓中便對母親或大姐的鋼琴聲有奇特反應。6歲便能設法再彈出他所聽到的音樂,或自編新曲。7歲隨61歲的日夫尼(Wojciech Adalbert Zywny)學琴。日夫尼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對藝術價值有敏銳的感覺。日夫尼對蕭邦的彈琴技巧作過簡單的指點,但蕭邦很快就不用日夫尼所教的方法,他自己發現了一種獨創的練琴方法,並獲准自行發展其彈琴技巧,不受學院式規則和形式訓練的阻礙。



  蕭邦很小便受邀在私人音樂晚會上演奏。8歲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首次公開演出。3年後為來華沙主持議會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演奏。但他不只是靠演奏才逐漸博得「神童」的名聲。在7歲時他就寫了一首《g小調波洛內茲舞曲》(Polonaise in G Minor),並印刷出版。不久後,他的一首進行曲博得俄國康斯坦丁(Constantine)大公的賞識,在閱兵時讓軍樂隊演奏此曲。隨後又作了一些波洛內茲舞曲、馬厝卡舞曲、變奏曲、蘇格蘭舞曲和一首輪旋曲。16歲時其父母送他入新開辦的華沙音樂學院就讀。該校院長為波蘭作曲家埃爾斯納(Joseph Elsner),在此之前,蕭邦已隨他學習音樂理論。



  再也找不到比埃爾斯納更為優秀的教師了。他一方面堅持傳統訓練,同時,他本身是個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作曲家,察覺到蕭邦獨特的想像力一定不能被純學院式的要求所埋沒。蕭邦甚至在還沒受教於埃爾斯納之前,就已對波蘭農村的民間音樂發生興趣,這些印象後來使他的作品明顯帶有民族色彩。在音樂學院他接受了正規的和聲與作曲課程的訓練,只有在彈琴方面,他基本上還是自學的。



  儘管華沙的音樂生活充滿活力,蕭邦還是迫切需要取得更寬闊的音樂經驗。他慈愛的雙親便籌款送他去維也納。在1828年最初的柏林之行後,1829年他拜訪了維也納並在那裡舉行首場演出。第二場音樂會確定他獲得成功。回華沙後,為了要在國外獲得更大的成就,他寫了《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829)和《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830),以及其他一些鋼琴和管弦樂作品,用以展現他卓越而獨創的鋼琴風格。他的第一批練習曲也作於這時期(1829∼1832),這些練習曲使得他和其他人都能掌握他的鋼琴演奏新概念中的技術難點。



  1830年3月和10月他在華沙觀眾前演奏了他的新作品,然後離開波蘭,準備前往德國和義大利繼續深造。可是他剛到維也納就獲悉波蘭爆發起義,反對俄國統治,為當時已動盪不安的歐洲再添紛擾,使蕭邦只得逗留在維也納,一無所獲。第二年7月,他決定去巴黎。蕭邦到達巴黎這個當時歐洲文化中心和浪漫主義運動的重鎮之後不久,便意識到巴黎正是他施展才華的地方。蕭邦很快便和許多波蘭移民及年輕一代作曲家來往,其中有李斯特(Franz Liszt)、白遼士(Hector Berlioz)、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和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等人。蕭邦以其天分和聲望打入的這個音樂圈旋即意識到他們找到了當時所需要的藝術家。 蕭邦經過很短一段時間的猶豫後,終於決定專心從事他一生中主要的事業──教學和作曲。他因而收入豐厚,擺脫了頻繁舉辦音樂會的緊繃壓力,因為他天生就厭惡舉行音樂會。



  一開始他無論在專業上還是在財務上都遇到一些困難。1832年2月在巴黎首次演出後,蕭邦意識到在較大的場合自己過分細膩的演奏並不能迎合各人所好。當年晚些時候,他經人介紹結識了富有的銀行世家羅思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情況突然好轉。無論是當獨奏家還是家庭教師,他那優雅的風度、講究的衣著和與生俱來的敏感使他成為巴黎一些豪門的寵兒。這一時期(1829∼1836)他的鋼琴新作品有兩集極富詩意的練習曲、《G小調敘事曲》(1831∼1835)、《幻想即興曲》(Fantaisie-Impromptu),以及許多小樂曲,其中包括受強烈的民族情感觸發而寫的馬厝卡舞曲和波洛內茲舞曲。



  1830年蕭邦在華沙與格拉德考芙斯卡(Constantia Gladkowska)相戀,1835∼1836年在德勒斯登(Dresden)與沃金斯卡(Maria Wodzinska)相愛,並訂了婚,但最終沒有結成婚。1836年首次結識放蕩不羈的女作家奧羅爾•杜德望(Aurore Dudevant, 人稱喬治•桑)。喬治•桑愛上蕭邦,提出要做他的情婦。蕭邦最後被她征服,1838年夏開始與她私通。當年秋天蕭邦隨她和她的兩個孩子(莫里斯和索朗熱)一起去馬霍卡(Majorca)島過冬。他們租了一棟簡樸的別墅,過著田園式的幸福生活,直到後來晴朗的天氣消失,蕭邦病倒。別墅的房主聽說蕭邦罹患肺結核病後,強制他們搬出。他們只得在偏遠的巴爾德摩薩(Valldemosa)村的一座修道院棲身。



  這裡陰冷潮濕,他們營養不良,鄉民們對他們這種奇怪的家庭關係的猜疑,以及沒有適合音樂會用的鋼琴等因素,都妨礙了蕭邦的藝術創作,並使他的病體更為孱弱。的確,蕭邦經受的這種窮困潦倒的生活,使他的身體越來越弱,最終導致他10年後因肺結核辭世。喬治•桑意識到只有立即離開這裡才能救蕭邦的命。1839年3月初他們到達馬賽(Marseille)。幸虧遇上一位有經驗的醫生,只花了3個月,蕭邦就康復許多。他們開始計畫返回巴黎。1839年夏,他們在巴黎南方約290公里(180哩)處的諾昂(Nohant)度過,這裡有喬治•桑的鄉間住宅。從馬霍卡島回來後的這一段時光是蕭邦一生中最快樂、最多產的時期。在諾昂度過的幾個漫長夏季,他寫出了一系列傑出的作品。為求收入穩定,他再次擔任私人家教。他的教學法能使手腕和手臂放鬆,並允許學生採用不落俗套的指法以獲得更大的靈活性,結果就能彈奏出美妙、歌唱般的琴聲,這幾乎在所有的時候都是最重要的。人們對他的新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而且由於他與出版商打交道越來越精明,他可以過得起較優裕的生活。



  蕭邦的健康是個不斷讓人擔心的問題,每年夏天喬治•桑都要帶他去諾昂呼吸新鮮空氣和放鬆休息。維阿爾多(Pauline Viardot)和畫家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等親密好友也常受邀作客。蕭邦有許多最深刻的作品作於諾昂,不僅有小型的,也有大型的作品。例如《F小調幻想曲》(1840∼1841)、《船歌》(Barcarolle, 1845∼1846)、《波洛內茲幻想曲》(1845∼1846)、《降A大調敘事曲》(1840∼1841)、《F小調敘事曲》(1842) 《B小調奏鳴曲》(1844)。在鄉間,他找到了那份恬靜和時間,可以盡情追求完美。他似乎格外急於把他的樂思發展成更長、更複雜的情節,為此他甚至派人去巴黎尋找音樂家撰寫的論文來加強他的對位技巧。這一時期他的和聲用法也變得更為大膽,但決不犧牲感官的美感。他一生珍惜這種美感,就如同他厭惡描繪性的標題或任何內在「含義」的暗示一樣。



  喬治•桑的女兒索朗熱的婚姻引起家庭紛爭,導致蕭邦和喬治•桑的關係也日趨緊張。他越來越鬱鬱寡歡、喜怒無常。1848年兩人徹底決裂,其實兩人都想和解,但姿態都那麼高傲,誰也不願主動去找對方和解。之後蕭邦似乎放棄了與病體繼續纏鬥下去。



  1848年2月巴黎爆發革命。蕭邦心灰意懶、精神沮喪,他受邀訪問英格蘭和蘇格蘭。在倫敦他受到熱情款待,他掙扎著進行耗費體力的巡迴教學以及參加那些時髦的社交聚會。然而他已無力繼續維持這類社交活動了,也再無法作曲。這時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1848年11月16日在倫敦市政廳音樂會上作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以波蘭愛國者身分最後一次為波蘭難民舉行義演。回到巴黎後,隔年去世,葬在拉歇茲神父(Pere Lachaise)公墓。



  作品



  以鋼琴家來說,蕭邦是獨一無二的。他一生只舉辦過30多次公開演奏會,如此少的公開演出卻為他贏得了最高的聲譽。他對琴鍵創新而不受約束的手法,使他能運用他那時代鋼琴的所有資源。他不知疲倦地鑽研精彩的新樂段作品和技巧手法。在他之前沒有人像他那樣理解到鋼琴的真正特性是一種富於表現力的工具。他寫的音樂都與鋼琴密切相關,所作音樂都是為鋼琴而構思,離開鋼琴簡直就無法想像。他對指法的革新、踏板的使用和鍵盤上的表現力,構成鋼琴史上的里程碑,其作品樹立了一種被認為不可逾越的標準。



  蕭邦的鋼琴獨奏作品包括55首馬厝卡舞曲、16首波洛內茲舞曲、26首前奏曲、27首練習曲、21首夜曲、20首華爾滋、3首奏鳴曲、4首敘事曲、4首詼諧曲、4首即興曲和許多單獨的作品,如《船歌,作品第60號》、《幻想曲,作品第49號》、《搖籃曲,作品第57號》以及17首波蘭歌曲。



  19世紀晚期有一個階段人們曾以學院派標準來評斷蕭邦的作品,事實上這些標準並不適用在蕭邦的個人特色上,後來他作為作曲家的地位才逐漸提高。在鍵盤風格、和聲和形式等方面,蕭邦都是根據每一個特定的作品情景進行創新的。他有罕見的天賦,旋律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充分表達了誠摯的情感,他的音樂充滿詩意,幾乎對所有的人都具有吸引力。蕭邦的音樂雖然在本質上是「浪漫」的,但卻沒有浪漫主義的那些相沿成習的裝飾,他寫的所有作品都具有一種古典的純淨和謹慎,全然沒有浪漫派好出風頭的習性。他在自己內心和波蘭不幸的歷史中找到了靈感的主要源泉。波蘭的榮耀和苦難這個主題不斷呈現在他面前,他將青年時期的那些質樸的節奏和旋律譜寫成了永恆的藝術形式。同時,他將馬厝卡親切而富有詩意的靈感和波洛內茲的更外向的、更講究形式的一面加以仔細區分。他在《波洛內茲幻想曲》這一類作品中將鋼琴拓展到交響詩的範圍。同時,華爾滋則為他提供了一個較小規模的典雅舞蹈媒介,他不是將其擴展,而是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優雅境界。他從當時偉大的義大利歌唱家身上學到了在鋼琴上「唱歌」的藝術,他寫的夜曲揭示了他趨近完善的流暢風格和裝飾音的細緻魅力。另一方面,他寫的敘事曲和詼諧曲都帶有戲劇般的騷動和激情,以及一種交響樂的規模,有效地消除了人們認為蕭邦只是一個客廳作曲家的刻板印象。



  蕭邦為數不多的作品大部分局限於鋼琴獨奏曲,但在此有限的框架內人們看到他作品的內容其實很廣泛,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強烈感受。雖然他浪費太多時間熱衷於參與巴黎貴族圈子的社交活動,也使那些只以大規模成就判斷藝術價值的批評家們大失所望,但是較具遠見卓識的同時代人卻一眼就能看到他的真正價值。他們對蕭邦以精湛的琴技調和出的驚人獨創性讚歎不已。現代的評論則將他歸為不朽的音樂大師之列,理由是他能洞察心靈奧祕,以及他知道如何用鋼琴彈奏出新奇的宏亮聲音。



  延伸閱讀



  Arthur Hedley, Chopin, rev. ed., ed. by Maurice J.E. Brown (1974), is a succinct and reliable modern survey of Chopin's life and music, with a catalog of works. Frederick Niecks, Frederick Chopin As a Man and Musician (1888, reprinted 1973), long remained the standard study in English. William D. Murdoch, Chopin: His Life (1934), is a standard biography; and George R. Marek and Maria Gordon-Smith, Chopin, (1978), rejects the conventional image of Chopin as weak and overly sentimental. As for musical discussion alone, Gerald Abraham Chopin's Musical Style (1939, reprinted 1980), is a scholarly treatement. Alan Walker (ed.), Frederic Chopin: Profiles of the Man and the Musician, 2nd ed., partly rev. (1979), is a symposium from various writers.



  英文原文作者/赫德利(Arthur Hedley, 英國蕭邦協會祕書以及華沙國際蕭邦大賽評審委員會的副總裁〔1949∼1965〕)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