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镇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陶斯镇

位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下辖镇
陶斯镇位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是早期西班牙人殖民点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是美国土著者的遗留小镇,现在仍保留着土著人的风俗传统。它的建筑群落是美国西南部最古老、最优美,保存最完好的印第安建筑之一。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陶斯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1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爆发的山火受到强风影响,火势增强,已经威胁到印第安村落“陶斯”。 [2]
中文名
陶斯镇
外文名
Taos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美国新墨西哥州
气候条件
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
建立时间
16世纪初

简介

播报
编辑
陶斯镇
陶斯镇建于16世纪初,为早期西班牙人居民点之一。这座坐落在桑格·德·克里斯托山脉(另一资料为:圣克利·德·克里斯托山脉)西麓的小城镇位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濒临格兰德河支流,风景秀丽,环境别致。小说家D·H·劳伦斯曾在此居住。这里成为作家和画家的聚集地。当地以印第安人节庆仪式的舞蹈闻名。 陶斯镇是桑格雷——德克里斯托山区的一个小城镇,濒临格兰德河支流。陶斯镇由3个不同性质的部落构成。一个是兰巧斯·德·陶斯,这里保存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住宅遗址;一个是费尔南多·德·陶斯;另一个是圣杰诺尼莫·德·陶斯,是陶斯当地印第安人普韦布罗部落的居住地。他们居住在距圣菲城约4公里的山谷里。普韦布罗人远离现代文明,努力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习惯风俗。
陶斯镇的普韦布罗部落建筑是美国西南部最古老、最优美,保存最完好的印第安建筑之一。
在横穿中央广场的陶斯河两岸,建有普韦布罗部落集体聚居型房屋。房屋的墙壁用生坯砖砌垒后,再涂抹泥浆加固。房顶用绳子捆扎木梁而成,同样也用泥土加固。房屋大小不一,一般都有4层或5层高,楼上的人出入全靠木梯。房屋不设门和窗子,现在看到的门窗是后来装上的。每一处房屋都有3个地穴,供部族举行宗教仪式使用。在房屋内还可看到烘烤砚的灶及各种木制工具。普韦布罗部落居民约在13世纪迁移到这里,现存最早的房屋约建于1350年前后。这些部落600年来世世代代顽强地努力排斥外来的各种影响。他们1680年曾掀起反抗暴动,烧毁了天主教堂。陶斯镇的普韦布罗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当地以印第安人节庆仪式和舞蹈而闻名。

自然气候

播报
编辑
陶斯镇
陶斯镇位于北美洲北半部,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它东濒大西洋,西滨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国本土,北临北冰洋北极圈。地貌呈西高东低状。西沿太平洋落基山脉,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洛根峰海拔6046米。中部为大平原
主要河流有马更些河育空河和圣劳伦斯河等。基保以马更些河最长全长4241公里。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休伦湖安大略湖等。美国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
陶斯镇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为2400~2700毫米。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一年仅两三个月温度在0℃以上。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陶斯镇从十七世纪起就成为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中心,陶斯的印第安村有各项文化活动。这里是印第安人抵御外部统治者入侵的象征。位于陶斯镇印第安村附近的圣热洛尼莫传教区是新墨西哥州最早的一个传教区,建于十七世纪早期。十八世纪期间。陶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大约2000年前,阿纳萨扎伊部落的印第安人就在这里的洞穴中生活。他们开山凿石,在崖壁造屋。其中所有石屋中最大的是建于11世纪的“峭壁王宫”,其建筑形式与现代的公寓颇为相像,它有200个房间,分两层、三层和四层各种不同的规格。有几百个房间。各个居室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其建筑规模庞大,工艺技巧也相当娴熟。还有许多圆形的地下室盖在“峭壁王宫”的外缘,部族
陶斯镇
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就在这里。还有一些露天庭院,专门用来做饭和做各种家务。据推测,当时可能是一种母系社会,讲究民主平等。那时的印第安人已熟练地掌握了石屋建造和水利工程技术,能从事纺织、制陶、珠宝制造雕刻等工作,并有一定的贸易活动。
出于并不严格的防御方面的需要,这里一般采用了欧洲建筑的风格,这些包括:壁炉、外层大门和多用途的窗户。然而,陶斯印第安村是传统建筑风格与这一地区特有的美洲史前时期建筑风格和谐统一的典型代表。陶斯镇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建筑博物馆和一个传统人类定居点的辉煌例证。这里代表着一种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变更下变得脆弱的文化。
尽管已经被重新装修过,新墨西哥州陶斯的印第安村落仍在被当地土著居住着,向人们展示了自16世纪以前就开始的印第安人土胚结构建筑房屋的艺术,村落由两组房屋群组成,均用晒制的土胚泥砖砌成。墙底部一般厚2英尺,上部厚1英尺,每年墙壁要用泥灰重新抹过,并作为整个村落仪式的一部分。每一层的房屋都顺次往后推移,以做更高一层房屋的台阶。地面上的房屋和上部由门进入的房屋通常都比较矮小,要爬到上一层房屋要沿梯子上到屋子顶部开的洞口,最顶层和外面的房屋一般用于居住,里面的房屋用于储藏粮食谷物。屋顶用杉树木头盖成,未端穿过墙壁。木头上面覆盖着几层树枝,再上面是抹着厚厚的泥巴的草。泥巴外面是一层泥灰。

建筑

播报
编辑

部落遗址

陶斯镇有三个不同风格的部落遗址。分别是朗巧斯·德·陶斯、费尔南多·德·陶斯和圣杰诺尼莫·德·陶斯。朗巧斯·德·陶斯保存着大量西班牙殖民地时期住宅遗址。费尔南多·德·陶斯是西班牙血统的美国人住宅遗址。最著名的是圣杰诺尼莫·德·陶斯,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一个小部落——普韦布罗部落的居住地。它到现在为止距离现代文明依旧非常遥远,仍处于土著部落阶段,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居民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
一大建筑遗址是建于12世纪的“云杉之屋”,这里共有房间l00个。游人必须走过一条危险的长梯才能看到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石屋:在进入地下室时也须如此。此外还有许多建筑,如专门用于敬神的太阳庙、阳台屋、落日屋、方塔屋、雪松塔、回音室等,这里共有500余所古屋。另外有
陶斯镇
梯田建在峡谷两侧的坡地上,谷底有水池

集合式房屋

陶斯镇建筑物 [1]
陶斯河的两岸聚集着大片的集合式房屋,被称做“北之家”和“南之家”。这些房屋的墙壁由晒干的砖坯砌成,外表涂上泥。房顶用绳子捆扎木梁而成。房屋大小不一,一般都有四层或五层高。房屋地下都有三个专门进行祭祀活动的房间。用以烤制面包的炉灶等遗址也保存在这里。 陶斯的印第安人村落中的建筑非常复杂得却与周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是美国西南部本土干旱地带的土胚建筑的典范。当地土著的风情文化和建筑特色无一不使陶斯和新墨西哥州北部成为一块具有魔力的地方。

文化

播报
编辑
陶斯镇以土著部落著称,它是美国历史演化的一个片段写照,同时也是美国土著者的遗留小镇,仍保留着土著人的风俗传统。毫无疑问,美国西南部最优美、最古老,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土著部落当属陶斯镇的土著部落。
在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地区的印第安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民族的信仰、习俗。例如在婚育中,孕妇不得在家中生产,而要到树林中另搭草棚,生起炉火,由生母接生,丈夫不得靠近。女人分娩生子不是仰卧,而采取蹲式。如果生的是女孩,几个月后就为她定亲,满7岁就搬到丈夫家住,但不能同居。待她来首次月经后,再搬回娘家,独居一个月,再由丈夫领到河边洗浴后完婚。在这种奇特的婚礼之后,姑娘才回到村子,与亲人欢歌跳舞。
陶斯镇
印第安人的葬礼更有许多信仰、习俗,甚至令人毛骨悚然。在“亡灵节”期间,印第安人要砍下一段粗大的树干,竖放在村子的广场中央,用刀刮去一段树皮,在裸露部分画上图案,然后缠上大把的红、白、灰三色线,在树干顶部插上几根鲜艳夺目的羽毛。每一根树干象征着一名死者。黄昏后,燃起篝火,巫师在火旁边跳边念经。死者亲属在树干前号啕大哭,直到第二天的黎明

评价

播报
编辑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V)被列为《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陶斯印第安人村位于里奥格兰河的一个支流的山谷中,是用泥砖和石块建成的村落,它反映了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