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谁在替我原谅自己?_百科TA说
《年少日记》,谁在替我原谅自己?
原创
阅读 193赞 1

《年少日记》能被许多人评为年度十佳之首,我毫不觉得意外,导演功力很高,小演员灵气逼人。

这个片子比我想的要温柔太多。但有个问题,我的刻板印象是,真正的施暴者是不会进行自我反省的,他们自有一套逻辑体系。

我小时候在一个偏僻的县城读书,那边的教育很成问题,初中班主任是一个很绝的女英语老师,咄咄逼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搞雌竞。

今天我看到的任何一个校园暴力的热搜,也不及我那个初中班主任。经常因为班上有女同学戴漂亮的发夹,她就拽着女孩的头发把她拎出去打散头发一直狂揍。

她也抽过我,我一直很恨她,她不枉我能终生记得她,行为恶劣令人发指。

但是她对男生就很温柔,曾经说我们班长,夸他像小狗一样,只要一罚站就把头低下抬着眼睛看她,表情委屈巴巴,舍不得更进一步打他。

那句话使我第一次停下来观察小狗,确实不叫唤的时候头不会扬起来表情是委屈巴巴的。

体罚是小事,常年在班上、班下找我们父母要钱才是最大的事。后来她终于憋出了大招,做出了一件最离谱,最震惊校内的一件事,为了保证自己班级的升学率,她劝退了班上20多名学生,还想继续读书的孩子以500元一个学生的价格把他们直接卖到另一个私立高中,忽悠着家长转学转走了。

那时候县城风气野蛮无序,尽管被侧目,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只在小部分人耳朵里停住了她不配为人师表的印象,一年一年,日子还是照旧,她没受到惩戒。

我初三毕业后很天真,和同学们一起去学校贴吧写她的恶劣事件,吸引来很多她曾经学生的跟贴,帖子越堆越高,果然如我所料,她不是一天两天有如此举止,是长年累月对每一届学生都是如此。

但体制上级是不会在意学生词不达意的吐槽,更何况,贴吧的议论根本不是正规投诉反映的渠道。

再后来我在网络检索到她的信息,是她作为优秀教师的公示期。

我把这份对她,也对自己的厌恶长久寄存在心里,设置生物密码锁起来再没打开。

我有一个大我三岁的堂哥,大学时候我才发现,堂哥刚好也是她的学生,我堂哥的父亲,是县里高官,男生➕官员之子的双层buff,自然而然初中三年得到了百般呵护。

后来我们聊起,堂哥都说,她对女生总是刻薄,但对自己还不错,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狠狠谴责我堂哥,我说“你自己也亲眼看到她怎么对待你们班上的女孩子,你怎么能置身事外?”

“你不为班里的女孩子发声能理解,也得客观的评价她,而不是用自己的私人感情评价她吧?”

我眼里无恶不赦的一个人,在他嘴里成了指路明灯。

堂哥说,她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的想法,因为她严厉,所以奠定了自己对自己要求严厉的学习道路。义务教育9年,高中3年,大学4年,研究生3年。

19年学习生涯,只有在她手底下的三年初中,是学习学的如痴如醉的三年,三年年级前10,退步了会被警告,进步了会被表扬,一刻不懈怠。我按这个思路思考了一下,的确那三年我成绩最好的时候,因为害怕,所以中考三门都是130以上的分数。

虽然我退步了只是会被殴打,那成绩更差的同学呢,他们失去了学习的资格。我们班20多个学生是实打实退学,那时候第一次感觉到同学一天一天就不见了。

堂哥说,有些孩子就是不适合学习,应该早点去干别的,耗在学校是浪费时间,你要是像我一样当了老师,就知道穿越时空也是不能改变未来的。

末了,还补充,“而且现在不让体罚了,那时候学校不管,你不要老这么激动,她打你又不打我。”

我说“可是他们很小,是祖国的花朵啊。”

堂哥说,“你去电子厂看看,我很多学生都去厂里打工了,谁把青春当青春。”

我说她还找我们要钱呢!你洗个毛啊!

堂哥说那时候教职工待遇低,不整点歪门邪道吃不上饭,现在教职工待遇调整就没这些了!年代就那样,你去搜搜某地教职工事件,都闹上外网新闻了!

你要把社会时代的特色,凌驾于个人感受之上。

这番对话我悻悻然,这在很长时间都促使了我的格局被撑大,即使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样的经历,评价的标准和评价角度也不一样。

谁对谁不对,都各有一番逻辑。

但人生唯一的道理就是,想进步就把自己的委屈先忘掉。

日子的确不会因为谁停下就止步不前,连人也是。后来,这件事有后续。我在其他差不多经济等级的城市教育行业工作过,竟然遗憾的发现,事实正是如我堂哥所说那样,我们的城市教育在同等级县城中已经做的非常优秀,要是你想学习,成绩好,还是有渠道和环境让你继续读书的。只要成绩好,其他纷扰还是会为孩子让步。

然而我后来接触的一些学生,不是错失良机,是真正意义上被迫中断学习的道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替人原谅了,也不知道哪一刻解开了绳索,总之是长大了,明白了真相总是淡淡的。

东亚孩子指望自己死了被长辈师长呼天抢地的悔过,是意淫吗?《年少日记》当然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导演的技法像唱歌一样在上下音域里有来有回,自由的转换。

可是自杀不可能是一刻冲动,究竟是因为被虐待的身体,还是发现得不到爱的心,死了呢。我们承受的飓风是在哪一刻离场的,是父母的爱最终驱逐风暴,还是自己出走那片没有遮挡物的地方。

其实年轻时候,根本没有恨的能力,你们以为不爱我了,我也只是变得不自己。我的年少日记里只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田野,不复杂,男孩打架就打死了,女孩怀孕就退学了,没有那个很讨厌的女老师在我心上割一刀,我会更好吗?

电影是好电影,但一定要问,那就是它在我的人生体验之外。

1
  • 原创|发布:2024-04-22 17:18:35    更新:2024-04-22 22:30:11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