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北聯醫三重院區施打疫苗。(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先說結論,政府應盡早開放疫苗預約系統,才能以最快速度達成群體免疫目標。

早在今年 3 月,行政院長蘇貞昌接種第一劑 COVID-19 疫苗時就公開宣示:「第一線醫護人員已經開始施打,這個疫苗保護網也會越來越大,目標是建立群體免疫,和全世界一起對抗疫情。」

我們全體國民一致的共同目標,就是達成群體免疫。

但要盡速達成群體免疫,只有政府是不夠的,這是全體民眾的事。我們需要全體國民共同參與,以最低的染疫曝險,最快速地完成最大量的疫苗施打,才能達到這個目標。這個目標由 3 個要件組成:

一、疫苗從入港到入手時間要最短。

先進的物流系統都在追求貨物不落地原則,從收到貨到把貨物送到顧客手中的時間越短,表示服務品質越高、倉儲成本攤銷更低、客戶滿意度越高。

疫苗施打也是一樣。最快達成群體免疫的方法,就是把到手的疫苗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國民的身上。

二、疫苗施打點越多,打得越快。

施打點越多,施打疫苗的速度越快。

雖然巴菲特曾經說過,你可以同時讓 9 個人懷孕,卻沒辦法讓任何人一個月生一個孩子。但 1 千個施打點每個點打 1 萬人,一定會比 1 百個點每個點打 10 萬人要快 10 倍。美國在今年初,就是以這樣的模式讓疫苗施打的規模與速度最大化,甚至強力號召藥師加入施打疫苗的部隊,讓各大連鎖藥局加入施打行列,有效加速疫苗施打。

除了最大化速度外,施打點越多,我們還可以最小化疫情擴散的風險。施打點越多,平均每一個施打點群聚的人數越少。盡可能分散施打民眾,讓民眾盡可能縮短移動距離,完成施打。

三、越早進入疫苗施打排程越好

分散施打疫苗的地點後,也要盡量避免人群在同一時間,聚集在同一個地點。

要做到這件事,就需要一個疫苗預約系統,能夠有效地讓國民清楚知道自己的施打順序類別並完成預約,等疫苗依照數量和順序以最快的速度打到自己的手上。

「短、多、早」原則,請政府公開疫苗登記系統

根據上述的「短、多、早原則」,啟動以下三步驟可以迅速完成疫苗施打對接。

第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該盡快公布所有施打點、開放疫苗地圖,讓所有決定施打疫苗的民眾可以上網(或打電話)登錄(宣告)自己所屬的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類別。

第二,接下來,每個類別認定的主管機關單位便可依照民眾上網登錄的優先順序依序審核,認定確認身分符合施打類別後,寄發通知 email 或簡訊。

第三,獲得官方確認可排入接種疫苗程序的民眾,在疫苗地圖上選定最近的施打點預約施打,完成預約登記後,施打點可寄發 email 或簡訊。等疫苗抵達的時候通知民眾預約日期與施打批次。

簡單來說,就是讓物流來配合民眾,而非讓民眾四處群聚移動,大幅增加染疫與傳染風險。

我們千萬不能忘記,我們全體國民一致的共同目標,就是達成群體免疫。

施打疫苗對個人有利,也能增加公共利益。為自己施打有效而安全的疫苗,除了能夠降低自己生病的機會和病症的嚴重致命程度外,還可以避免自己成為傳染者,成為減少公共危險的貢獻者。

基於這樣的理由,任何有機會可以施打疫苗的人,都應該考慮自身的整體狀況後,盡可能盡快完成疫苗施打。協助整個社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地增加免疫者的數量,達成群體免疫。

建立疫苗預約系統,儘速達到群體免疫

預約系統遲遲不開放,卻又開放殘劑給 18 歲以上的所有民眾預約,造成各地方政府各自公布預約地點、預約方式和預約細則。用極度稀少的疫苗數量,鼓勵民眾多重預約,刺激民眾四處移動,增加染疫的潛在風險遠遠超過接近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

希望這篇文章能起拋磚引玉之效,刺激各領域的專家出面提供更好的做法,共同發展出一套可持續改善發展的疫苗施打系統,除了新冠肺炎,還有肺炎鏈球菌、流感與其他流行病的疫苗,都可以透過發展智慧疫苗預約系統,提供全國公共衛生的水準,保護全體國民的健康與福祉。

更重要的是,即便我們沒辦法掌控疫苗來台的數量與時間,但我們的確有機會超前佈署,做好準備盡速達成群體免疫、同島一命的共同目標。請蘇貞昌院長展現魄力,盡快讓全民疫苗預約系統上線,盡快解決疫苗亂象,號召全民為群體免疫一起努力。

推薦閱讀

【法規、軟體、人才、服務四空】疫情下,更顯得台灣政府數位轉型多落後

【疫苗能否混打,難道要一直等國外的科學證據嗎?】開放國內做臨床試驗,建立可靠的本土數據

【立陶宛的疫苗也要來了】當一千萬劑疫苗到位,我們大規模疫苗施打網路服務的準備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