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廣告被轟詆譭唐狗 余仁生:原意宣揚同理心

發佈時間: 2014/12/17

日前一輯以「仁者無敵」為主題的中藥新廣告,因描述一名父親見孩子受傷,疑是唐狗所為而追打牠,觸發網民發起投訴及罷買。余仁生承認創作不夠清晰,已即時修改,但指廣告原意為宣揚同理心。學者指事件反映關注動物權益意識提升。

中藥零售商「余仁生」前日首播新廣告,描述一名父親懷疑唐狗傷害其子,手執木棍追打唐狗,人狗對峙期間,男孩撲出阻止父親出手,畫面出現「小孩的心,看見了惻隱」字幕作結。

網民發起罷買抗議

但部分網民認為廣告將唐狗描繪得兇殘,亦有人質疑拍攝過程有虐畜之嫌。更有網民發起抗議,並在fb成立罷買群組,四小時有逾四百個Like。

有份發起譴責的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主席麥志豪指過去部分人認定唐狗兇惡,經宣傳教育,唐狗形象才好轉。他指唐狗不會無故咬人。愛護動物協會公關及傳訊經理顏綺苓則指,廣告宣傳手法存偏頗。計劃要求停播該廣告。

負責拍攝廣告的Metta Communications創辦人及品牌設計總監李孔仁指網民反應始料不及,強調客戶及創作團隊原意非渲染打狗及唐狗兇惡。「故事構思時沒想過交代男孩為何受傷,爸爸見兒子受傷就追打唐狗,孩子挺身保護唐狗,表達牠也是受害者,孩子表現了仁者大愛。」

學者:廣告原意被誤解

他尊重網民有其直覺及想法,承認構思時想漏了。對有網民質疑拍攝時涉虐畜,李說狗主角曾受專業訓練,拍攝時狗主也在場,請網民放心。

余仁生發言人指發現創作有不足,已即時修改廣告內容,令信息更清晰。但重申廣告希望提醒大眾停一停,想一想,用同理心感受環境,免追悔莫及。通訊事務管理局指至昨午,接獲逾五百五十個關於該廣告投訴。

廣告引起民憤,中大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指廣告人想帶出的信息跟觀眾接收的信息存鴻溝,廣告原想表達「仁心」卻被解讀為「兇殘」。理大品牌戰略及創新中心陸定光博士認為如廣告捉錯角度,對品牌損害性大。

動物地位提升 關注呼聲強

網民動輒對商戶抗議或發起罷買,反應是否過激?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崔永康坦言:「在這個網絡年代,信息傳得快,回應也很快,有如此反應也沒辦法。」因社交網站方便關注動物團體自發組織活動及聯繫,只要有新信息及動態,很快會傳播,增加團結及和應力量。

另外,他指近年動物及寵物的地位逐漸提升,不少愛貓愛狗人士視牠們為家庭成員,甚至以「仔女」、「BB」作稱呼。「只要涉及動物的事,便很易觸動他們的神經。即使廣告原意並非指狗隻兇殘,但愛狗人士也會很敏感,所以群起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