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流感疫苗的研发有哪些难点?现今有无解决办法?

相关问题: 研发流感通用疫苗来预防所有流感病毒变种的可行性如何?
关注者
11
被浏览
10,963

4 个回答

谢邀。

对流感疫苗没有太深入了解。不过还是有看过相关的paper,这里仅表达一下个人对甲型流感通用型疫苗研发的理解。

甲型流感疫苗主要针对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来设计。流感病毒目前一共有18种亚型,其中H1-H16来自于水禽,H17和H18来自蝙蝠。蝙蝠病毒和普通水禽来源的流感病毒功能差异很大,目前仅考虑水禽病毒,即H1-H16。

HA由三个单体蛋白聚合而成,分头部和茎部。HA蛋白的头部为可变区,在各个亚型甚至不同毒株之间都会存在较大差异。HA蛋白的茎端在各亚型之间相对保守。因此,通用型流感疫苗的研发会针对较为保守的茎部作为目标。不同团队的设计不太一样。有些做法是用镶嵌蛋白重复免疫同一只动物,以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Peter Palese教授团队的这个实验来举个例。先用含有H4头部/H3茎部的嵌合HA蛋白DNA注射小鼠,三周后用H5头部/H3茎部的嵌合HA蛋白注射同一只小鼠,再过三周后用H7头部/H3茎部的嵌合HA蛋白注射同一只小鼠。。。因为嵌合HA的H3茎部是一样,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小鼠可以产生针对HA茎部的抗体,因此之后用不同亚型的病毒感染小鼠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正常情况下HA的头部更加倾向保护在外,而HA茎部比较隐藏,因此要产生针对HA茎部的抗体可能需要多次加强免疫。但是试想,由于流感的高变异特性,很大部分的人群是每年都有注射流感疫苗的,但是当一种全新的亚型来袭,他们不见得比没打过疫苗的人得到更多的保护。因此,就这种方法来讲,是否可以广泛有效,目前存疑。似乎还有团队会考虑针对流感的M2离子通道蛋白做疫苗,因为M基因在流感病毒里面十分保守,但目前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个人认为做通用型流感疫苗无非要克服两个难点:1)疫苗对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有效; 2)免疫后有长期保护作用,比如像脊髓炎病毒,小时候免疫一次终生有效,多方便。

可是人家流感不合作啊。1)流感病毒是RNA病毒,突变很快。你不给它压力他都变,你一给压力他变得更快。所以WHO每年都要决定当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该用什么成分。 2)流感是动物源性病毒。如果一种病毒以人作为主要/唯一宿主,只要你能搞出一个疫苗或者有效的控制措施,达到群体免疫阈值(herd immunity),它就歇菜了。可是流感不是这样,除了人身上有,猪马狗都能感染,除了家畜陆禽,还有全世界飞的野鸟。防不胜防。

目前来看,通用疫苗困难重重。百分百的通用疫苗要做到很难,计划赶不上变化。你搞好了HA蛋白人家还有个NA蛋白也是可以变的。最贴近的途径是在严格控制动物源头的情况下,针对常见的人流感病毒开发半通用疫苗,同时开发好的疫苗佐剂来延长疫苗效力(港大潘烈文教授实验室就使用一种细胞因子受体IL-15,据说可以延长机体的免疫记忆,在只免疫单个多价疫苗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实验小鼠感染其他亚型病毒后的病死率),做到病毒没变化打一针保几年,突变明显更新后再补一针,就已经是有进步了。

综上,个人认为防止甲型流感主要是控制动物源头,开发特效药,提高疫苗生产效率,国家做好药物储备和防控网络。

谢邀,最近正在做一个流感病毒毒力变化的项目。

简单说就是,流感病毒是RNA病毒,复制过程要比DNA的复杂一点,也就更容易突变。主要就表现在HA和NA,这也就是每年爆发的类型都不一样的原因,比如H1N1就是由1型HA和1NA构成的。

HA和NA的分型各自有很多种,随意组合在一起都可能导致所谓通用疫苗的无效。我们只能尽力去找更多可能的靶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疫苗研制。

看到了你的另一篇提问,想补充一下,所有疫苗都不是终身有效的,疫苗的机制也就是让机体提前产生相应抗体。流感病毒疫苗有些特殊,因为不能确定每次爆发的流感病毒类型,所以不能保证接种的流感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是否对应。不过每年还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的,尽量预防嘛,万一可以呢~

你说的那种攻击蛋白质的话,其实现在有大量研究是针对干扰素对N1蛋白的作用,但不能算是起到预防作用,准确的说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