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理想、现实、社会,压垮孔乙己的稻草,到底是什么?_百科TA说
《孔乙己》:理想、现实、社会,压垮孔乙己的稻草,到底是什么?
作者  爱笑的麦溪
阅读 354赞 0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孔乙己》中的最后一句话,可谓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可能也许似乎是,然而未必不见得”,这句话乍然一读很多人都觉得是病句。但若是写出经不起推敲的语句,那就不是鲁迅了。

这个意思就类似于“他可能真的死了”,但是作者也不确定。生死未知,可是魂魄早就丢了。大约是死了,因为没看到也从未听说过孔乙己的消息,但是结合当时“人吃人”的社会环境,拮据的孔乙己必然活不下去。

(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强者发怒,挥刀向更强者;弱者发怒,挥刀向更弱者。”在《孔乙己》这篇文中,充满着恃强凌弱和弱者不自知。鲁迅先生对于国人性格基因的了解,鲜有能出其右者。

他总是可以在寥寥数语之间,鞭辟入里的将人性分析透彻。文中的咸亨酒店,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先生通过不同的服装样式,来清楚明了的展现各个阶层。

1. 吃人的社会环境

“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所代表的是旧知识分子,也可以说是腐儒。他的名字也大有深意,孔,就是曲阜孔家。乙,便是甲乙丙丁,也就是第二;丘,孔丘。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迅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主张打倒“孔家店”。所以说,孔乙己代表的其实是那一类深受儒家礼教束缚的读书人。那件长衫束缚着他们的手脚,让其不得劳动;也束缚着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沉浸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象牙塔之中。

孔乙己是可悲的,他的死就连作者也不确定。大约死了,是听说的时候心里第一时间也不敢完全肯定;的确,便是作者在思考以后相信了这个现实。因为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是根本容不下孔乙己这种人存在的。

孔乙己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鲁迅的文章总是如此,初读时觉得晦涩难懂,再读便不自觉的热泪盈眶。那么孔乙己到底是缘何而死?

2. 不作“死”,就不会“死”

《论语》“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每当出现问题,要先从主观因素方面入手,去寻找原因。可以说,孔乙己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固步自封,固执己见。他喜欢读书,但是却从来不想着怎么去用正当的途径来看书。还自己狡辩成“读书人的事情,不叫偷”。

孔乙己每日浑浑噩噩,那两碗温酒和一碟茴香豆,便是孔乙己每日的“快乐源泉”。而且他这个人好吃懒做,而且脾气还坏。帮人家抄书过活,也因为习惯了偷窃笔墨纸砚,而无人愿意雇佣。当时的社会又没有社会救济,而且他有手有脚。

但是太过于要面子,也不勤奋,总归是要饿死的。偷盗之事,本就不可取。自己没有能力,还要学人家去做强盗,自然是会被社会所抛弃的。即使是偷书,也不行,侵犯了别人的权益。所以说,孔乙己的死,就是自作自受。

(二)、人血馒头,环境虐杀

“孔乙己是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有因就有果,而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孔乙己的死,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执着。所以才说,孔乙己是个值得可怜的人。但也有他的可恨之处。

1. 被理想杀死

现实社会,现实活着,不论身处什么时代,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去调整自己的姿态。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了无数读书人的梦想。尤其是八股取士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了考取功名的唯一教科书。

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自幼便被灌输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成为秀才或者高中举人,便是他一生的梦想。文中写道“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孔乙己空有一腔热血,但是自己的知识水平达不到而且当时正值新旧社会交替。科举制度也随着清朝的覆灭而落寞,没有人会再对读书人高看一眼。孔乙己在现实和理想之间,选择了追求虚无。他把自己看的太重,但是那个社会肯定不能容他。

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道沟壑。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是成长。而孔乙己一直下坠,跌入了深渊。他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杀死孔乙己这些读书人的,第二个原因便是理想。

这种理想,也是被动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本来意愿,只是自幼被灌输的那些思想,一直在左右着他们,捆绑着他们。最后,让其窒息而死。

2. 被社会杀死

近些年来流行着一种说法“大环境”,像孔乙己这种故步自封,又不会随波逐流适时作出改变的人迟早会死于非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虽然有些凄惨,但是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造成的。还有一点,就是社会的宽容度不够。

鲁迅先生认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他想要用犀利的笔锋去戳醒那些麻木之人。在咸亨酒馆中的人,大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麻木不仁,面对别人的不幸,不会有丝毫同情,而且还会从这其中寻找笑点,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孔乙己的死,和当时的社会是分不开关系的。“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咸亨酒店掌柜的眼中,只有那十九个钱。

至于孔乙己是生是死,对于他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掌柜的代表着的就是当时社会的偏上层阶级,他们认钱不认人。而短袖帮也会无情的讥讽孔乙己,尽管两者都处于社会的底层。可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要高人一等,就连店里的伙计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都充满着冷漠,孔乙己可以说是被活生生的“冻死”。所有人都对他恶语相向,也不会因为他的无助而产生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甚至以取笑为乐。这些语言就是锋利的匕首,一刀刀的扎进孔乙己那颗残破不堪的心灵。

(三)、造化弄人,实属无奈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非常满意的一部作品,其中充满着内涵。它有着对人性和社会黑暗的讽刺,但是从不露骨的描写。孔乙己虽然喜欢偷窃而又好吃懒做,但是身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就比如他还愿意将所剩为己的茴香豆,慷慨的分给孩子们。这一点,咸亨酒店中的很多人都做不到。

1.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孔乙己其实和习惯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的阿Q,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不愿意接受现实,一昧的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可是孔乙己又比阿Q,更丰满也更可爱。孔乙己偷东西,偷的是书籍。他不会去刻意伪装自己,也愿意将自己所学知识分享给别人。

孔乙己的死,首先肯定是他咎由自取。既然生活都难以为继,还不愿意褪下那件穿了十几年的长衫,去躬耕劳作,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是社会的浪潮将他淹没。新旧社会交替之际,那种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孔乙己无法通过读书入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又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且包容度也不够。根本不给他喘息和适应的机会,也从未有过人真正的关心过这个群体。

2. 呜呼哀哉,穷酸文人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对于其他人而言,只是一道茴香豆之外的下酒菜。不论有他无他,区别都不大。他所代表的就是落寞的士人阶层,但在社会上又找不到自己的地位,最终沦为他人取消的话柄。

孔乙己死了,也不会有人记得他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来过。掌柜的只会记得那十九文钱,却从来不关心此人是死是活。就连无足轻重的问一句,都没有。这正是那个社会的基本现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这篇文章是非常发人深省的,所以也独得鲁迅先生青眼。这是他根据实际情况所做,但是讽刺的又不露骨,还又把针砭时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正是语言文学的魅力。

结语:

孔乙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惨遭封建的戕害,而又不能自拔。其实,这本不是他们的错,而是错在了生不逢时。在那种生活环境下,不工作而且好吃懒做还喜欢之乎者也,是根本生存不下去的。所以,作者也就接受了孔乙己死亡的事实。

参考文献:

《孔乙己》

0
  • 作者  爱笑的麦溪|发布:2021-06-15 14:42:23    更新:2020-06-29 15:13:01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