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一站式服務為資產增值  與時並進掌握物管新趨勢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特約 - D230712

仲量聯行一站式服務為資產增值  與時並進掌握物管新趨勢  

特約

發布時間: 2023/07/12 00:00

分享:

分享:

仲量聯行香港及澳門物業及資產管理部總監鍾志雄認為獲獎關鍵在於公司提供到一站式優質服務及高運作效率,為客戶的物業創造資產增值。

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2023:優秀物業及資產管理

近年智能物業、可持續發展概念成為物業管理的新趨勢,仲量聯行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仲量聯行)作為全球領先的物業管理服務公司,秉持「與時並進」的宗旨,致力為世界各地的企業及個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物業和資產管理,以及風險管理服務,尤其着力以創新思維推動物業轉型、數碼科技應用及ESG管治,以滿足客戶在物業管理方面的需要,提升營運效率,創造資產價值,因而榮獲「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優秀物業及資產管理」獎項。

物業轉型增加資產回報

仲量聯行香港及澳門物業及資產管理部總監鍾志雄認為,是次獲獎關鍵在於公司憑藉一站式優質服務及高運作效率,令客戶的物業取得真正的資產增值。「我們十分榮幸能獲得優秀物業及資產管理奬。這項殊榮不僅是對仲量聯行傑出表現和貢獻的認可,更是鞭策我們繼續進步的動力。過去全球受到疫情及經濟衰退的大環境影響,迎來很大的挑戰,我們因應社會經濟發展及市場趨向為業主制定不同的物業及資產增值方案,例如建議客戶的物業轉型,將商廈部分的寫字樓空間轉作醫療檢測、醫學美容、瑜珈教室、運動健身室,甚至是室內高爾夫球模擬中心,以提升大廈的出租率、租金收入及樓宇價值,同時滿足社會大眾對醫學保健及身心靈健康方面的需要。」此外,該行也建議中環個別商廈增設大型的LED外牆廣告螢幕,一個LED幕牆的租金或可相等於兩至三層寫字樓一年的租金收益,對增加大廈收入大有幫助;另協助大廈將石屎外牆及門面改裝成落地玻璃,以改善大廈的觀感、形象及知名度,既有利現有租戶的業務發展,亦提升到單位的可出租面積,吸引更多潛在租戶,實現長遠的資產回報。

資深董事黃凱琳(左), 香港及澳門物業及資產管理部總監鍾志雄(右一)及品質管理部主管陳鏗羲(右二)一同出席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頒獎禮2023。

仲量聯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資深董事黃凱琳(左)代表仲量聯行領取「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優秀物業及資產管理」獎項。

業務融入可持續發展元素

針對ESG及風險管理兩大範疇,仲量聯行在全球不同地區設立ESG團隊,專門將ESG元素融入大廈設計及管理之中,並運用智能科技支援物業及資產上的風險評估。鍾志雄提及,過往不少發展商及業主尋求他們的專業協助,期望以綠色技術優化物業的能源效益,提升ESG國際評級。

他補充:「普遍商場能源耗用量最大的就是冷氣,因此,我們提議商廈安裝太陽能板提供可持續能源,或種植天台植物幫助減低高層樓宇的溫度,甚至加入IoT技術及安裝物聯網感應器等自動化系統,以監控大廈室內外的溫度、濕度、空氣質素,再通過24小時運作的指揮中心提供實時的先進物業組合分析,從而調節冷氣輸出量,幫助節省能源及成本。同時,系統會把記錄及數據呈現於中央數碼管理平台上,讓我們得以利用智能科技進行大數據分析及風險評估,藉以改善商廈的營運效率及維護水平。每年我們亦安排保安專家進行大廈檢測及風險評估,以確保所有機電及系統運作暢順。觀乎現今整個物業及資產管理上的ESG大趨勢,已不限於只有大廈業主投放資源,更有賴其他的既得利益者共同參與,包括租戶、管理公司、社福機構等,最終達至多贏局面。」

商廈加入IoT技術及安裝物聯網感應器等自動化系統,以監控大廈室內外的溫度、濕度、空氣質素,幫助節省能源及成本。

人手靈活安排富彈性

疫後新常態,不少傳統商廈步入數碼轉型,除了為業主、租戶提供更貼心及智能化的服務之外,更提升到物業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及公司服務水平。鍾志雄舉例,不少會所及商廈的停車場採用車牌辨別系統、電子支付工具、應用程式連結網上預約系統服務等,逐漸以科技取代簡單而重覆性的工作,令人手安排調動更具彈性,大大節省到人力資源及成本,部分人才更可轉移到其他服務崗位,應對同行人力資源競爭激烈的挑戰。公司亦致力提倡物管服務專業化,為員工提供網上培訓及銜接大學專業課程,幫助他們達至更高層次的職業階梯。

不少會所及商廈採用電子支付工具、應用程式連結網上預約系統服務等,大大節省到人力資源及成本。

香港經濟日報企業大獎2023網站:bit.ly/HKET_Excellence_Awards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