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原因有哪些?頭暈想吐2穴道緩解,9症狀應就醫 - 康健雜誌
頭暈原因-耳鳴頭暈-頭暈想吐-高血壓頭暈-頭暈穴道-低頭頭暈-新冠肺炎頭暈-血糖低頭暈-冒冷汗頭暈-天旋地轉頭暈-睡眠不足頭暈-頭暈看哪科-低血壓頭暈
瀏覽數 746,311

頭暈原因有哪些?頭暈想吐2穴道緩解,9症狀應就醫

頭暈大多不會危及生命,但卻能反映身體某部位出現問題,且頭暈會降低生活品質,不可疏忽。頭暈原因是什麼?怎麼緩解頭暈?專家一次解答。

頭暈原因有哪些?

頭暈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之一,原因眾多,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又嘉醫師指出,常見的原因包括:

  1. 周邊型:良性陣發性眩暈(例如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
  2. 中樞型:腦中風、腦出血、頭頸部血管狹窄、中樞神經感染/發炎、腦腫瘤、偏頭痛
  3. 心血管問題:低血壓、高血壓、心衰竭、心律不整
  4. 心因性:持續姿勢性知覺頭暈、焦慮症、憂鬱、睡眠障礙
  5. 其他可能問題:視力問題、低血糖、血糖過高、脫水、自律神經失調、姿勢快速改變

美國梅約診所的資料也指出,以下的狀況也可能造成頭暈:

  • 藥物(例如抗癲癇藥、抗憂鬱藥物)
  • 貧血
  • 發燒

另外老年人可能因為慢性病而服藥,或因為身體功能退化,而容易出現頭暈的問題。

頭暈出現9症狀應就醫

頭暈一般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美國克里夫蘭診所的資料指出,如果頭暈出現以下症狀,就應該就醫檢查:

  • 胸痛
  • 視力模糊或出現複視的狀況
  • 昏厥
  • 心跳不規律或變快
  • 高燒
  • 四肢或臉部麻木、無力或刺痛
  • 口齒不清、頸部僵硬
  • 嘔吐
  • 無法起身走動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又嘉醫師也指出,如果頭暈伴隨身體半側無力、意識模糊或恍惚、吞嚥困難等症狀,也要立刻就醫。

頭暈看哪科?

頭暈可以先看神經內科,但病因不僅神經問題,血壓、心血管或耳部功能失調也能造成頭暈,因此會再視需要轉介至其他科別例如心臟內科或耳鼻喉科。

頭暈怎麼辦?4招緩解頭暈

頭暈發作時,該如何緩解症狀呢?陳又嘉醫師提供4種方式:

  1. 減少頭部移動,或頭部轉動時速度放緩
  2. 平躺休息
  3. 服用止暈藥,例如抗組織胺、暈車藥
  4. 若頭暈是因為偏頭痛,則可以吃止痛藥或偏頭痛相關的藥物

5個預防頭暈發作好習慣

若曾有頭暈的病史,未來有很大的機率會再次發作。根據國外知名醫療保健網站WebMD的資料,有頭暈宿疾的人平時可以做到以下的事情來預防頭暈發作:

  1. 避免喝酒、抽菸或攝取咖啡因。這些食物會降底腦部血液灌流量,使頭暈的症狀更嚴重
  2. 水分充足
  3. 睡眠充足
  4. 紓壓、作息正常、規律運動
  5. 注意會引起頭暈的事物,例如強光、噪音、動作快速轉變等,若有發現則要盡量避免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飲食方面,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E和B群。維生素C和維生素E與血管構造完整性及彈性有關,維生素B群則是與神經傳導功能有關,缺乏可能導致頭暈。

陳又嘉醫師也建議,若有血糖或血壓問題,平時有要定時測量,並和醫師討論改善頭暈的方式。

頭暈、眩暈、昏厥、平衡感差怎麼分?原因各不同

頭暈、暈眩、暈厥和平衡感出問題,這四者常常會被搞混,也常常一起出現,不過在主體感受和可能造成的原因都各自不同,有的還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症狀 感受 可能原因
頭暈
  • 頭重腳輕、頭部悶脹
  • 噁心想吐
  • 疲倦
  • 姿勢性低血壓
  • 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律不整、低/高血壓
  • 低/高血糖
  • 焦慮、緊張
  • 頭部外傷
  • 睡眠不足
  • 中暑、發燒
  • 耳石脫落
  • 前庭神經炎
  • 梅尼爾氏症
  • 偏頭痛
眩暈
  • 天旋地轉
  • 感覺周遭的事物都在轉動
  • 耳石脫落
  • 梅尼爾氏症
  • 內耳炎
  • 前庭神經炎
  • 耳部膽脂瘤
昏厥
  • 眼前一片黑
  • 無預警倒下
  • 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律過快
  • 姿勢性低血壓
  • 中風、癲癇
  • 過度緊張、過度換氣
平衡感差
  • 站不穩
  • 走路像喝酒般無法直線走
  • 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
  • 小腦疾病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註: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有眩暈或頭暈的症狀

(資料來源 / 美國克里夫蘭診所 整理 / 陳蔚承)

頭暈2穴道按摩緩解

頭暈也可以用穴道按摩的方式來舒緩不適。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楊淑媚醫師指出,中醫將頭暈分為3種:

  1. 心脾兩虛:類似西醫中的貧血
  2. 肝陽上亢:類似西醫中的高血壓,或情緒突然激動、血壓飆高、氣血上衝而導致頭暈
  3. 痰濁中阻:消化系統較弱、循環不佳導致水份滯留體內。就西醫的觀點,頭暈有部分原因為耳部功能異常,對中醫而言,異常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耳內氣血有痰濕淤滯的狀況

日常保健是針對每種頭暈類型來改善,例如心脾兩虛要補血;肝陽上亢則是控制血壓;痰濁中阻則為避免油炸、重口味的食物,另外也可以按摩以下2穴道來緩解頭暈:

  • 風池穴

位置:後頭部,微低頭在枕骨下方,兩條大筋之間的明顯凹陷處

功效:可以緩解頭暈、頭痛

  • 太衝穴

位置:腳背處,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功效:平息肝火、改善頭痛、頭暈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