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第 54 届金马奖获奖名单?

以下为本届金马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血观音》 最佳导演 文晏《嘉年华》 最佳男主角 涂们《老兽》 最佳女主角 惠英红《血观音》 最佳男配角 陈竹昇…
关注者
270
被浏览
271,924

29 个回答

演员吴彦姝第二次坐在国父纪念馆里,等待可能属于自己的那座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杯。


尽管与去年一样,奖项落空了。但她饰演的“姥姥”,大约是今年国产电影里,赢得观众眼泪最多的角色了。


《相爱相亲》里的故事并不复杂,张艾嘉饰演的女儿在母亲去世后,想把父亲的坟从乡下迁到城里,与母亲合葬。但在乡下,父亲的原配,也就是“姥姥”,坚守着老坟,不肯放手。


姥姥一生生活在河南农村,衣着简朴,思想保守。这与现实中吴彦姝的形象不同。接受采访时,她穿着深色的大衣,内衬深红色毛衣,散发着端庄持重的气质。她爱笑,眼角与脖颈上的皱纹像水纹蔓延开去。


导演张艾嘉正是看中了吴彦姝脸上的皱纹。在她看来,姥姥是在农村长大,受过苦的,她脸上的皱纹应该是真实的,而非画上去的。


有人说,“国产电影里的老年人一向是扁平的、概念化的、可笑的陪衬。而在《相爱相亲》里,终于有一个有丰富内心和情感的老年角色出现了”。


79岁的吴彦姝成就了这样一个老年角色。



1



这是吴彦姝第二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她大半辈子都工作在山西话剧院的舞台上,演刘胡兰,演《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林媛媛,演那些十几岁的少女。直到退休后,送完母亲与老伴,被女儿接到北京,才陆续接演了一些荧屏作品。凭借为数不多的电影作品,她获得过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在剧团的那些年里,吴彦姝常常到农村体验生活。那时她每天戴着草帽,帮农民割麦子。太阳火辣,脸上的皮肤像被油炸开了,起了一层黑皮。回到剧团演出,打上粉底,她觉得毫无影响。


1982年,她作为副导演拍摄了山西省第一部电视剧《借姑娘》。剧组只有一台日本进口的摄像机,每一个分镜头都只能单独拍。每拍一场戏前,吴彦姝都帮演员排演过无数遍。为了更贴近剧中角色,剧组的演员常在村里帮着农民种地、割菜。这部总共两集的电视剧,他们拍了7个月。


吴彦姝说自己不太注重保养,年纪大了,皱纹有了就有吧,不用去回避。“只要人的状态是年轻的。”


她常常忘了自己的年纪,几乎不过生日。有时候看到报道里写自己已经80多岁了,她惊讶,80多岁了吗?


“我说才79好不好!”她较真。


张艾嘉形容她少女心十足,“精灵得不得了”。戏外的她爱玩娃娃,常常带着一个名叫“小开心”的布偶娃娃,到餐厅吃饭,甚至带上飞机去台湾。


她也把这种少女心诠释在戏里。《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她演的奶奶与秦沛演的爷爷要在教堂里补办婚礼。她期待地摸了摸纯白的婚纱,当被秦沛说了白色难看死了时,她立刻松手,孩子气地说,不要白的,不要白的。她说,那是她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路过糖果店时,想要糖果又不敢说的童心。


《相爱相亲》中最感人的一段戏,是结尾时,姥姥收到了一张PS合成的照片,那是自己与丈夫的合照。当她正要看清丈夫的长相时,他的脸被雨水滴湿了。她赶忙擦拭,照片划破了一道,再一擦,丈夫的脸完全擦没了。





张艾嘉原本打算,让吴彦姝在戏里笑一笑,释怀了。但是拍摄那天,被大雨淋了一身的吴彦姝用手指擦了照片之后,却止不住地哭,眼泪哗啦啦地涌了出来。当时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忍不住背过身去。


每次吴彦姝提到这一场戏,泪水总是在眼里打转。她说拍这场戏时,自己就像是一个孩子,丢失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



2



电影里,张艾嘉最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姥姥进城之后,看到了自己的丈夫与那位妻子的合照后,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在这一场戏中,姥姥看到了丈夫年老时的样子。额头明明没有那么宽,下巴明明没有那么圆,自己根本不认识眼前这个人,她坚定的心开始有了改变,“人家才是一家子,人家般配,我应该放下”。


吴彦姝演得克制隐忍。她理解张艾嘉的意图,“表面上看着平静,但内心是激荡的,会爆发”。这种丰富的情感不是卖眼泪,不是撕心裂肺地嚎啕,而是将情感绵密地缝进了一个个动作细节里。





吴彦姝说,拿到剧本时,除了自己的戏份,她还会认真研究其他演员的台词。例如田壮壮的台词里提到,“姥姥身体真好”。她就会去想象姥姥这个人,她是多大的年纪、是什么样的身份、文化知识有多少,一层层地,去理解人物的格局。


做编剧的女儿劝她,电影分镜头一段段拍,台词记不住可以分开背。她也不听,满满一整页的台词,她坚持通篇背下来。


她曾经在电视剧《少帅》中演文章的母亲。拍摄时,有一场戏换了好几个老演员,都因为记不住台词而只得换人。吴彦姝接了戏后,不仅背下了这场戏的台词,还让演过无数遍这场戏的文章,不自觉地在母亲面前跪了下来。


有时候剧本里只有一行字,她都费尽心思琢磨。前一阵她与归亚蕾一块拍戏,两人在剧中饰演姐妹,嫁人后身份地位各异,吴彦姝饰演的是落魄的姐姐。剧本里只写到,正在拾破烂的她看到妹妹后落荒而逃。而吴彦姝则跟服装师商量,在自己的衣服上多做几个口袋,把瓶瓶罐罐都塞进这些口袋里,自己再拖一个麻袋。一跑起来,她踉踉跄跄地,瓶罐碰撞在一起,越想躲起来不被发现,发出的声音越响,人物愈发狼狈落魄。


吴彦姝说:“当演员进入到一个角色之后,你才能自然流露出这些东西。”


演了一辈子的戏,吴彦姝至今还有个习惯,每次在机场、在火车站等待时,她都会去观察周围人的动作表现,年轻人怎么样的,老人又是怎么样的。


她曾经注意过一个牙掉光了的老太太,一闭起嘴巴来,脸上鼓鼓的,眼睛眨巴眨巴的,很可爱。她就把这样一个动作用在她的新戏里。在那部剧中,她饰演一个半痴呆的老太太,剧里归亚蕾问她:“你吃啥饭我给你做去。”她随即鼓起嘴巴,睁大了眼睛模仿那个老太太的表情,学起了老人的语气:“嗯?嗯?”


每演一部戏,她都会提前和导演沟通,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创造角色。“否则的话我演80多岁的老太太都一样,那难看死了。”



3



豆瓣电影中,有一条关于姥姥的评论写道:“一开始,我觉得她可怜、愚蠢,对负心汉忠心耿耿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可到最后她对着他唯一的照片红了眼眶时,我觉得可怜的是我自己。姥姥孤苦终生,可她每天都活在她的爱意里,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比一生心甘情愿只爱一个人,这件事情更加伟大又孤勇的。”


在《相爱相亲》前半部分,张艾嘉饰演的女儿来到乡下,跟姥姥商量迁坟。姥姥用树枝把坟围了起来,自己坐在坟边守候。


有人问吴彦姝,怎么看待戏里姥姥心里无助和外表平静坚定之间的反差。吴彦姝则肯定地说:“姥姥不是无助,她心里想的是,我就是要把你轰走。她是很有主心骨的人,她觉得全村人都会支持她。”





吴彦姝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姥姥这个角色没有直接的体悟。但她记得早年剧团下乡体验生活时,她接触过的那些农村老太太。一天半夜,她咳嗽得睡不着觉。隔壁的老太太敲开了她的房门,进屋后从炕底下翻出了一棵萝卜,用衣服擦了擦,放进锅里煮给她吃。但是整个过程里,老太太只说了一句:吃,吃。


她理解农村老太太苦苦守着一座坟的意义,“她为什么不让人迁走,如果让人迁走了,她就成了孤魂野鬼……所以她最后放下了,让他跟别人合葬,是下了多大的决心。”


现实里,79岁的吴彦姝在生活中也是孤勇的。


从山西话剧院退休后,她一直在家中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剧院里的同事有时上家里来拜访,看见她常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换氧气筒,来回忙活。


她说自己一生过得幸福。丈夫曾是作曲家、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的主席。过往的岁月里,两人琴瑟和鸣,她常常在家中哼自创的小曲,丈夫直夸好听,把谱子记录下来。丈夫离世后办追悼会,她也不避讳风俗,在追悼会上摆上丈夫喜欢的红玫瑰。


送走丈夫之后,她又继续照顾90岁重病的母亲,直到2010年才被女儿接到了北京,偶尔接演荧幕作品。


拍《北京遇上西雅图2》时,从没出过国、看不懂英语的她一个人来到了国外。从加拿大到美国转机时,她先在飞机上请别人帮自己写好了几句英文,用中文标注读音。到了机场,她就一句一句地照着念,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来拍戏的。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她与丈夫在教堂补办婚礼的那一场戏里,几乎只靠闪烁盈动的眼神表演。


拍戏之余,一个人到饭店吃饭,她就用手机翻译软件,告诉服务员“我要吃鱼”。到处溜达时,每经过一个拐弯,她就用手机拍下来,以防迷路。


她与时间对抗,她说年老之后也不孤独,只要耳朵还能听得见,别人就不会认为你是痴呆的。不拍戏的日子里,她到国际影展上看电影,到家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到公园里散步,阳光太刺眼就撑开伞。就算发烧了,一个人打车去医院。


《相爱相亲》上映之后,她独自到家附近的电影院看过几次电影。看第一场时,整个影院加上她只有8个人。她坐在角落里,听观众的反应,没有笑声,也没有哭泣声,她觉得“气坏了”。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来时,她在过道一旁站着,心想音乐没结束,观众会提前走吗?他们一直没有走。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星光黯淡,大咖不多的金马54,贡献了一场值得被影史铭记的颁奖礼。

没有章子怡周迅范冰冰这些闪闪发亮的大明星,大腕导演也少之又少,熟悉的名字只有黄渤舒淇张艾嘉许鞍华。。

不信你看入围名单。

最佳电影:

《轻松+愉快》《大佛普拉斯》《相爱相亲》《嘉年华》《血观音》

最佳导演:

耿军《轻松+愉快》,张艾嘉《相爱相亲》,文晏《嘉年华》,许鞍华《明月几时有》,杨雅喆《血观音》

最佳男主角:

庄凯勋《目击者》,黄渤《冰之下》,涂们《老兽》,金城武《摆渡人》,田壮壮《相爱相

最佳女主角:

舒淇《健忘村》,张艾嘉《相爱相亲》,文淇《嘉年华》,惠英红《血观音》,尹馨《川流之岛》

最佳男配角:

李淳《目击者》,雷佳音《绣春刀Ⅱ:修罗战场》,戴立忍《大佛普拉斯》,陈竹升《阿莉芙》,梁家辉《明月几时有》

最佳女配角:

吴彦姝《相爱相亲》,陈湘琪《接线员》,叶德娴《明月几时有》,文淇《血观音》,许玮甯《红衣小女孩2》

但就是这群小众作品撑起了电影大年,这群不知名的文艺工作者贡献出了最好的作品。

最佳男配角给了《阿莉芙》的陈竹升。


这是个从业20多年的台湾舞台剧演员,戏剧作品不多,但收获却不少,曾经拿过金钟最佳男主角。

这次在男配的角逐里,他第一轮就毫无悬念的胜出了,我们最熟悉的雷佳音和李安的儿子李淳,完全没有机会。

跨性别出演变性人,不论题材还是表演,都很瞩目。

看似冷门,实至名归。


影帝给了57岁的内地男演员涂们,他最让人熟悉的角色应该是央视版《笑傲江湖》里的左冷禅了,可惜连剧照都不好找。

老爷子在颁奖礼中途还很可爱的打了个盹。

拿到奖,他很谦虚的说是运气,但评审说,尽管前有黄渤后有田壮壮,但涂们早在前几轮投票就出线了。

最佳电影略爆冷的给了《血观音》,之前大热门是《相亲相爱》和《嘉年华》。

包揽女主女配最佳电影,血观音成了金马第一大赢家。

这一届的金马,最让我感动的是老戏骨的顽强,天才少女的腾空出世,以及众多关注社会问题的文艺工作者们的勇敢发声。

57岁的惠英红拿到了第一座金马影后。

惠英红是第一届香港金像奖影后,从打女转型到文艺片女主,从低潮期的港剧配角,到如今手握3个金像影后,1个金马影后,拿到华语圈奖项大满贯,真的不容易。

惠英红领奖时说,终于拿到金马,很激动,我还会再来。

这是老戏骨对专业的执着和热爱。

14岁的少女文淇刷新了金马得奖记录,拿到了最佳女配角。

文淇这次入围了两部作品,血观音入围女配,嘉年华入围女主。

最后凭借血观音拿下了女配。

小姑娘在台下激动的哭了。

到了台上都止不住眼泪

14岁的00后文淇,出生在台湾,4岁来了内地,第一次进军金马就凭借两部电影同时入围了女主和女配,最后女主惜败惠英红,打败一干老戏骨斩获了女配,英雄出少年了。

更厉害的是,她心智成熟的完全不像小孩。

很有自信,觉得自己命中注定要做这一行。

计划把演员当终身职业。

对事业很有规划,未来会去专业院校进修提高演技。

目标也很远大,希望20岁时能成为中国的娜塔莉波特曼。

emmm,天赋努力机会样样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影坛没准真要出天才少女了。

最佳导演给了嘉年华的文晏,第一次入围就得奖,事业巅峰了。

能得奖,和她电影题材关系也蛮大的,嘉年华是一部讲述儿童被性侵犯的电影,有人说,它的意义非凡,是中国版《熔炉》。

这部小众电影,虽然入围几项大奖,但一开始却完全不受关注,排片更是可怜的只有1.2%,万达等影院一开始更是一场没排。

但讽刺的是,就在金马开奖前两天,突然爆发出了三色幼儿园的新闻事件。

这才让这部电影真正进入了观众的视野,目前在各路电影人的呼吁下,排片略有上升。

个人悲观的觉得在我国,嘉年华复制不了熔炉的影响力和积极意义是既定事实,但买张票去支持关注这部电影还是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

最后,真的很感动于这些勇敢发声的力量。

文晏说,这个电影讲的是受侵害的儿童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止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在发生的故事。

文淇只看一半的剧本,周美君完全没有看剧本,两个都是天才。她们一个14岁,一个13岁,不能完全理解电影的意义,感谢她们为那些没有能够发声的孩子们发出了声音

凭借纪录片《囚》获奖的马莉说:“感谢金马,感谢评委,把这个奖给了我。像我或者像耿军这样的,可能都属于待被清扫的低端人口吧,所以我觉得这个奖特别重。

最佳电影《血观音》的导演杨雅喆在发表感言时掏出手幅,黄底红字上写着“没有人是局外人”。

有勇敢的人,才能保留微弱的一点希望。

这才是文艺作品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