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请多指教》,甜剧里的生活气_百科TA说
《余生,请多指教》,甜剧里的生活气
作者  娱乐硬糖|发布:2022-03-18 12:42:36    更新:2022-03-17 09:42:17
阅读 627赞 34

作者|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终于,期盼良久的《余生,请多指教》开播了。带着小甜剧的预期来看,这部剧确实有点不一样。

只看剧名的话,《余生,请多指教》更像是一部小甜剧,男女主角本该一出场就上演命中注定般的“一见钟情”。没想到剧集却调慢了恋爱的进度,仿佛打开了以往甜剧里不可言说的“爱情黑匣子”——爱上的理由也可以是“细水长流”。

不仅如此,在一摞出场就恋爱、撒糖不能断的快节奏都市甜宠剧中,《余生,请多指教》竟然加入了大篇幅的亲情戏。亲情线不再是不重要的背景信息,而是参与男女主感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又不同于家庭剧的婆婆妈妈、家长里短。能想象男女主第一次见面,竟然是作为大学生的女主被严父“抓包”酒吧的社死现场吗?而男主和女主父亲作为两个认真负责的“老学究”,竟然还就女主出现在该场所的正当性,有理有据地辩驳起来?

也正是这类轻松诙谐的男女主、父女互动桥段,让一部都市剧难能可贵地充满了平民百姓能共鸣的生活气。一向悬浮在空中犹如梦幻泡影的甜剧,竟然有落在地上而并未破碎的拍法。当然,过高的颜值让这一切看起来还是有些梦幻。

生活气,从原著到改编

《余生,请多指教》(以下简称《余生》)能够如此具生活气,首先得益于原著。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娓娓道来男女主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细腻的生活细节,琐碎温暖且真实。

可以说,原著小说的出色之处正在于描绘出了平凡人爱情的模样。即使是非言情剧的受众,也能从中看到生活的共鸣。

《余生》剧集正是在保留了生活细节的烟火气上进行的改编。毫无疑问,日记形式是小说改编的最大难点,许多优质的小说改编都有类似问题。比如主角的心理独白过多,如果电视剧全部是通过主角OS台词念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余生》也不可能按照日记体,每天拍一篇主角OS日记。

《余生》的做法是从日记中把跌宕的情节提炼出来,铺陈出一条更符合电视剧节奏的故事线。

小说与电视剧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心理状态的呈现。女主爱上男主,即使是“一见钟情”,但也有跌宕起伏的心理描绘,读者看到便是合理的。遗憾的是,心理描绘是很难呈现到电视剧中的,不可能像美剧那样呈现一个台词念白的超长MV画面,也不可能像电影一样通过隐晦的镜头让观众去猜。国产电视剧,大多时候是需要情节演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从《余生》剧集中看到,增加了很多女主对男主情感变化的桥段,以合理的情节来呈现心理描绘。比如,从第一次酒吧碰面女主误会男主“不务正业”,再到医院给父亲治病又误会男主靠关系上位,直到男女主不得不坐下来,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谈话,女主才看到了男主身上不一样的一面。这才有了后来俩人态度转变、互生情愫。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加入的小剧场短视频对话形式,还原了原著小说日记体记载的两人见面的心理细节。可以说,剧集《余生》对生活气的保留,让整个电视剧色调既欢乐逗趣、又真实温暖,适合全年龄阶层的观众。

男女主人设,不止为恋爱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余生》逆流而上地撇开了惯用人设,同时调慢男女主“恋爱进度”,着墨更多在男女主各自的人物塑造上,展现了各自面临的人生、职业困境。这种罕见的操作,反而让男女主人设“活了”,不再是单薄的“纸片人”。

女主角林之校作为大三学生,与所有即将面临大四的“准毕业生”一样,既有社会就业的压力,又有来自父母家庭的压力。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大提琴手,却又面临养活自己的生计问题。尤其是父亲想要林之校考研当老师,更是让无数毕业生感同身受的破防。当前人数激增的考研潮、考公潮,不正是每个毕业生面临家庭、社会就业形势的压力,大势所趋而做出的选择。

男主角顾魏年轻有为,却被“谣传”是靠关系和脸上位;因太过有责任心,始终对恩师离世自己却无能为力,内疚自责而有手术心理阴影,不得不放弃临床试图转科。如此放弃大好前途的做法,也遭到了周围人的不理解。

虽然顾魏的职业是医生,但剧集的侧重点更像是在描绘普通人工作中的普适性问题。负责任、有抱负的年轻人,总是遭遇无端的揣测和非议;想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却又总是被条条框框束缚住脚步。

比如,女主父亲在已经被另一个医生诊断无大碍的情况下,顾魏却坚持寻求女主父亲再做一次检查,这样的做法有可能被误解,而顾魏却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追求对病人负责的职业信仰。

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好人”却是吃力不讨好的,顾魏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女主林之校也是从众多的误会者中“醒悟”过来,看到了顾魏身上可贵的闪光点。看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进而爱上对方并不少见,但通常这样的闪光点是,帅气外表、霸道关怀等等完美人设的闪光点,很少有如此贴近现实问题的闪光点。

深究起来,爱上一个人的理由,通常是编剧创作过程中避而不谈的“黑匣子”。一见钟情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观众爱看,编剧省事。但《余生》的男女主,都是在面临自己困境的时候相遇,从误会到冰释前嫌,是更接近平凡人相遇相知相互治愈的那份细水长流。

当前甜剧的困境就在于,男主女人设太过“撒糖”工具人,《余生》在“撒糖”前,先把男女主塑造成一个立体的“活人”。演员也适配地演活了各自的角色,既给了平凡的角色以可信度,却仍不失可爱度。

亲情线,甜剧里的人间温暖

《余生》还有一大叙事特点是,加入了大篇幅的亲情线。亲情线在甜剧中大多只是出现在男女主的前史中,并不参与过多主线剧情。而《余生》的亲情线不仅参与剧情进展,还参与了男女主的感情线。

开篇两集故事几乎都围绕着林父看病的亲情线推进。林父先是和女儿林之校因为考研的事情发生口角,这段情节引发了不少观众“我家就是这样”的共鸣。尤其是作为教师的父母,在外教书育人形成习惯,回到家对自己的子女要求更严格。

正像林之校对林父的哭诉,“你从小到大就知道,拿你想要的规划给我,让我按照你所理想的生活去生活。”虽然现在大势所趋,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但是大多时候父母辈的教育,都缺乏对孩子梦想和想法的顾及,总是把自己的包办式“对你好”强加于子女。

好在剧集不是一味地展现父女矛盾、消费社会话题,而是更多地凸显父女和解、互相治愈的一面。剧中,僵持不下的林父胃病愈发严重去医院,觉出端倪的林之校偷偷跑去医院关心父亲,险些被男主顾魏当做可疑人员叫保安带走。

严肃现实的话题下,故事却总在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推进。比如尽职尽责的顾魏劝林家人再次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讳疾忌医的林父却临阵脱逃,林之校将计就计以自己患“阑尾炎”骗父亲来医院就医。一家人的闹剧被顾魏看在眼里,他以公正的姿态调和了矛盾,又暗自关心着林家人。

《余生》不仅加了亲情线,还把亲情线和感情线融合得如此贴切。既展现了林家父女“口嫌体正”互相关心的父女情,又体现了顾魏“外冷内热”真正关心病人的体贴。而《余生》的欢快基调,又让它脱去了家庭剧里每时每刻都在消费社会话题的焦虑,更加聚焦于单纯的普通父女关系,有争吵矛盾,更有互相关心的温暖和谐。

片名“余生,请多指教”,我们会下意识以为这是男女主之间的誓言,但实际上亲情线还赋予了“共度余生”主题另一层含义。接下来父女关系在面对疾病时将如何推进,也是剧集的一大看点。

尽管近两年市面上的甜剧当道、同质化严重,《余生》还是能凭借差异化叙事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节制发糖、凸显亲情的改编中,找到更多的受众共鸣,用生活流的细节与风格,娓娓道来地讲述一个与众不同地温暖故事。

34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