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廚到名師 烹飪大師入黔育英才-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從名廚到名師 烹飪大師入黔育英才

2024-05-08 10:58:13  來源:新華網

5月7日,劉先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刀工。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新華網貴陽5月8日電(盧志佳)5月7日,走進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以下簡稱貴航職院食品工程學院)教學樓,只見年輕的學子們有的在磨練刀工,有的在烘焙西點,有的在學習面塑……貴航職院食品工程學院院長劉先穿梭在不同的教學場景裏,或是默默觀看教學過程,或是親自動手示范,濃濃的教學氛圍和撲鼻的煙火香氣,在教學樓裏四處蔓延。

  出生于四川廣安農村的劉先,1986年成為一名廚師,1992年開始從事烹飪教學工作。30多年來,他獲得了中國注冊烹飪大師、中國餐飲文化大師等諸多稱號,先後斬獲全國烹飪大賽金獎、中華金廚獎、刀工絕技特金獎、世界大賽3項金獎和特金獎,還成立了國家級劉先技能大師工作室。2016年,劉先作為技能人才被引進到貴州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任教,2017年組建了食品工程學院。

  從曾經的後廚學徒,到後來的國家級技能人才,再到現在的教學管理者,劉先把幾十年從廚的經驗和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貴航職院食品工程學院組建以來,開設了各種烹飪技能集訓班,以一體教學法、學徒制教學法、大師傳承班教學法等多種模式開展教學。“粗略算一下,我們每年招收200多名學生,7年時間已經培養了1000多名餐飲、烹飪人才了。”劉先説。

  5月7日,劉先在課堂上教授學生中餐冷拼技術。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作為一名“國家級”大廚,劉先是有“絕活”的,那就是食雕和刀工。在多個場合,劉先曾展示過“在牙簽頂著的氣球上切菜而氣球不破”“往繡花針孔裏穿20根手切馬鈴薯絲”等絕活。食雕方面,劉先更是在全國烹飪大賽雕刻項目中榮獲全國十佳雕刻師稱號。

  “我學雕花的時候,師父是躲著雕好了才給我看。怎麼從一個馬鈴薯變成一朵花,我不知道,只能自己琢磨,一晚上雕了一麻袋馬鈴薯。”曾經的學廚經歷讓劉先暗下決心,以後帶徒弟,一定要傾囊相授。從事教學工作之後,劉先更是毫無保留。“無論哪個學生,只要他願意學,我都願意教。”

  在教學工作中,劉先總結了很多管理理念。比如説“教師隊伍大師化”,要求學院教師通過參加技能大賽等方式提升專業技能和職稱;比如説“課程設置模組化”,根據學生的特點、愛好因材施教,培養各類人才;比如説“辦學格局開放化”,專業設置和教材選擇緊跟潮流、緊貼市場,市場需要什麼人才就培養什麼人才。

  5月7日,貴航職院食品工程學院的老師在教授面塑工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從用人單位的反饋來看,我們的學生入職後,很快就能達到工作要求,我們畢業生的就業率也一直在90%以上。”劉先説。

  這兩年,劉先有新的“使命”加身,那就是振興黔菜。黔菜根植于貴州高原民間菜係,包括民族菜、民俗菜、土司菜及創新菜,以辣醇、酸鮮、味厚為主要特點,常見的比如酸湯魚、辣子雞、羊肉粉等。

  眼下,地方美食撬動舌尖經濟的價值日益突出。貴州高度重視黔菜發展,創辦中國黔菜研究院,開啟行業標準制定,推動黔菜出山。劉先作為行業專家,也參與到了黔菜開發、黔廚培養和行業標準制定當中。

  5月7日,貴航職院食品工程學院的學生在課堂上練習西點制作。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教學工作之余,劉先大量閱讀和走訪,了解挖掘黔菜的歷史、文化,總結黔菜菜式、味型。2023年,貴州啟動“黔菜師傅”工程,劉先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多次為黔菜行業的領軍人才開展培訓。

  “黔菜味型豐富,市場前景廣闊,我們也鼓勵學生畢業之後創新創業,鼓勵他們學黔菜、做黔菜。”劉先認為,黔菜産業繁榮的基礎是技能人才隊伍培養,要有一批專業的人才烹飪黔菜,傳播黔菜文化,打造黔菜品牌。

  “最近我們的團隊又在研究藥膳,我們都説‘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如果能把貴州的各類中草藥材和食品加工結合起來,也是很有市場前景的,還可以推動貴州中藥材産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在劉先看來,廚師也好,教師也好,都是沒有“天花板”的職業,唯有不斷學習、創新,才能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不斷滿足大眾對于美食多樣化的渴望。

貴航職院食品工程學院學生的果醬畫作品展示。新華網 盧志佳 攝

[責任編輯:劉昌餘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