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的文化景觀:恆春最後一間防禦型民宅,見證漢原衝突歷史的竹塹即將被剷除


文:張洧齊(恆春張家北門百年祖厝劃出重劃區自救會)、蕭文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恆春張家第六代子孫張文珍1847年5月12日於頭溝出生,排行老二,父親張光進,妻楊「米店」仔,育有七子,散居北門;後與白砂馬卡道族原住民通婚,有妾一名,育有一養子,取得十幾甲土地,1020年3月11日死於恆春北門,享年73歲。

一百四十多年前,張文珍在古城北門外蓋了一間草寮作為休憩場所,管理八十甲農田,當時這裡屬於原住民斯卡羅族射麻里社勢力範圍(排灣化的卑南族)。

我們從台中教育大學許世融教授著作「清末到日治初期恆春地方的族群分布」中一窺恆春半島的族群開發歷史:

1870 年代以前,「生番」在本區域仍相對強勢。根據美國人李仙得的記載,當地大頭目往往 能支配鄰近的小社以及漢人。…因租用其土地,每年要繳納蕃租。

1874 年日軍攻臺前先行來臺探查的樺山資紀在其相關記載提到:「當時尚未沐浴王化,幾乎如清政府隸屬以外的狀態,既無警察,也無軍隊保護,毫無秩序,全然自衛自治的實況,幾乎與生蕃地等量齊觀」。

其後由於漢人遷住於此,漸漸壓迫原住民退後,…日本人伊能嘉矩的復命書也提到:「漢人…開墾蕃人的草地,有許多並未與蕃人交涉,便逕行開墾,因此傷害蕃人的感情,與蕃人衝突不絕,因此漢人受蕃人之害者不少」。明顯點出民番間因為經濟利益而起糾葛。由於靠近山區的地方,衝突仇殺事件不斷,所以漢人必須採取聚族而居。

張文珍可能憑藉原生家族的勢力向射麻里酋長伊厝承租農地耕作,並且在恆春古城興建之後,官方的勢力進入半島,原住民勢力退後之後,佔有原本射麻里的領地,並且跨海請來澎湖匠師,借重其防風建築技術,將廣大農田中間處擔土墊高半個人身為壘,興建極具恆春在地氣候特色的一條龍五間「恆春厝」,並在外圍種植刺竹作為防禦工事,稱為「竹塹」。

時代變遷,古厝傳承至第六代子孫張洧齊,是恆春僅存最後一間防禦型民宅,遭遇自辦市地重劃拆遷,本體幸運登錄歷史建築,但是見證漢原衝突歷史的竹塹卻即將剷除。

竹塹的重要性在於展現「沒有古城的恆春生活」,因為漢原衝突互相殺害不是設縣建城之後才有,事實上因此才設縣建城,但是卻鮮少有相關論述建城之前恆春人如何面對漢原衝突,如今,土地開發商的作為將使恆春半島失去一個見證歷史的場景。

以現代建築思維看待竹塹古厝是不恰當的,如果將日本時代房子登錄歷史建築,幾乎所有生活機能都在屋內,大多數人是可接受的,反觀竹塹存在不僅僅是聚落外圍種植數層刺竹,還需要一個完整支持體系,古厝本體是空的,僅僅作為休憩與儲藏食物,要上廁所需要到外面的茅廁,要喝水要到水井去擔水,門程作為一個工作場域,當敵人將竹塹團團包圍,古厝居民必須能力在竹塹內部自給自足,包括食物、水源、牲畜甚至是武器的供給,這樣無法分割的生活體系,缺少一個就難以生存,簡單的說,是一個縮小版的恆春古城。

所以,張家子孫極力主張將竹塹與其他不可分割部分涵蓋在歷史建築的登錄範圍或者另外以文化景觀類別登錄竹塹,讓他們共同保存,邁向下一個百年。

竹圍、竹塹可以算是文化景觀嗎?

竹子是否成為建築?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殷可馨的碩士論文當中,指出:「竹圍」為傳統聚落邊界之圍籬實體,是漢民入台以來重要的防禦工事之一。「委屬堅固,足茲捍衛」的台灣竹圍,兼具有防禦、防風、農用等不同的功能,從入墾時期府、郡城「城四周遍植之」的植竹需求,乃至「民莊皆用竹圍」的庄社應用慣例。經由人工刻意栽培而生的竹圍,長久以來,成為極富台灣風土特質與史地脈絡的人文地景之一。

清朝時代,恆春曾有四座竹塹,程春人稱為:「竹城」,分別位於龍水、虎頭山、頂頭溝、北門,直到日本時代,日人為了削弱漢人與原民自主性,推行「部落改善政策」除了繳械外,也強行拆除竹塹,這是一次嚴重的文化浩劫,此後居民所種植皆為一般竹種,骨軟且沒有倒鉤,失去防禦的功能,純粹以鑑界與防風為主,光復之後,唯有北門張家古厝因都市計畫開發時程較晚而幸免於難,以半圈刺竹配合一般竹種構成完整人文地景。

由此可知,竹塹當然是人造建築。

1923年索爾(Sauer)在柏克萊大學地理系演說中指出:「人類按照其文化標準,對其天然環境中的自然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並把它們改變成文化景觀。」根據索爾闡述:「文化景觀由某一文化團體形塑自然景觀而來,文化是作用力(agent),自然地區是媒介(medium),文化景觀是結果(result)。

在某個特定文化的作用影響下,由於文化本身是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因而文化景觀所經歷的發展變化則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或許最終將達到其發展循環的終點。但隨著某種不同的外來文化的介入,便開始某一文化景觀的更新,或進行某一新的文化景觀的更新,或進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觀殘餘之上的演化過程。」(Johnston,2004:133)

屏東北門張家是客家先民基於聚落安全,為了防風,及控制聚落內微氣候的設計建築,是有意識的,同時竹圍、竹塹也是客家人來台後的常見慣習,當然是文化景觀。

在這標準下,我們可以知道屏東北門張家是客家先民基於聚落安全,為了防風,及控制聚落內微氣候的設計建築,是有意識的,同時竹圍、竹塹也是客家人來台後的常見慣習,當然是文化景觀。

另外竹塹也是有機演進的景觀,這種有機演進是正面的,當火炮技術日益進步、竹圍功能也會有流變,不過評斷北門張家的狀態卻是合理的,當日本統治下禁止出草、械鬥後,竹圍功能就逐漸偏重在界線圍籬、控制微氣候、農用、生活工藝使用,甚至基於口感將竹種改變,所以竹種的改變也是正常的演進。精彩的是北門張家還保留有防禦性莿竹,另外也有恆春生活用竹,可以看的到不同年代持續的變化,這是具有不同階段完整性的。

檢視恆春張家古厝短出簷、有防風及隔熱的「巷路」建築設計,採用恆春的楓港石和石灰红土,這就是符合文化景觀的人地互動標準,建築上的「兔耳」構建,也是為了懸挂木板,防風防雨,提供門窗又一層的保護。至於竹圍、竹塹控制微氣候、雨量、蒸發的論文,建築圈較少見,不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所倒是有三篇,總歸來說地處強風、酷熱的恆春,採用竹林達到降溫、隔熱真的是先人的智慧,是科學、是長時間累積的地理經驗,也是活生生的綠建築案例。

我們保留一百四十年官方的恆春古城,卻無法保留庶民的竹塹古厝;我們看到恆春古城的雄偉與壯觀,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池,卻看不到竹塹古厝中開疆闢土的勇氣,是恆春僅存最後一間防禦型民宅;我們看到了一個用來防禦的古城,卻看不到一個用來防禦的古厝,我們看到了古城之後的恆春歷史,卻把古城之前的恆春歷史剷平。

恆春張家竹塹古厝是否保存是民國71年文化資產保存法實施至今35年,檢視台灣文化教育的測驗卷,台灣人共同承擔測驗結果,如果及格,我們將有下一個百年傳承歷史記憶,如果不及格,將影響我們的子孫用什麼樣的文化觀點去經營人生及看待自己的文化,沒有人是局外人,而恆春張家竹塹古厝願意作為一支犧牲打,將台灣文化保存推進到下一個壘包,藉由一個又一個個案抗爭,留下我們的尊嚴在土地上。

延伸閱讀

■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個「麻醉清醒」受害者的創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