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飲食、乳液怎麼選?治療藥膏優缺點一次看 - 康健雜誌
異位性皮膚炎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藥膏-異位性皮膚炎益生菌-異位性皮膚炎飲食-異位性皮膚炎沐浴乳-異位性皮膚炎乳液-異位性皮膚炎根治-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濕敷-異位性皮膚炎免疫系統
瀏覽數 109,825

異位性皮膚是最癢的疾病之一 新藥健保給付嘉惠超過30萬病患

異位性皮膚炎又被稱為最癢的疾病之一,患者全台預估有超過30萬人,以往的類固醇治療許多人擔心其副作用,導致無法規律使用,使病情惡化、難以控制。隨著醫藥科技發展,除了生物製劑,健保也於2023年4月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或稱JAK抑制劑),一天口服一次,止癢、抗發炎的效果比類固醇更快,且2至6成病患能達到病灶完清零。

異位性皮膚炎困擾許多人,且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用藥和注意日常保養。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日常保養有哪些該注意?專家一次說明。

異位性皮膚炎原因為何?

根據長庚醫院的資料顯示,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盛行率約8~10%,成年人約有3%受異位性皮膚所苦。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的一種,原因眾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賴柏如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疾病,常見原因包括:

  1. 基因遺傳問題:皮膚有種絲聚蛋白的物質,會分解成天然保濕因子來皮膚保住水分,但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因為這個基因突變、無法分解,所以皮膚會乾、癢。
  2. 免疫系統失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接觸外界刺激比一般人反應更強烈,加上皮膚保護力比一般人差,外界過敏物質很容易進入體內,引起癢和發炎。
  3. 皮膚菌落失衡: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表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會上升,誘發或惡化異位性皮膚炎,同時容易感染。
  4. 免疫系統失調:生活壓力、情緒等造成

異位性皮膚炎大多是孩童時期就會發作,不過也有成年才發作的,賴柏如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大多是本身就帶有相關基因,只是到了成年後,因為外在壓力或生活作息不穩定才誘發。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原因很多,其他身體狀況也可能同時出現,美國梅約診所指出,可能的其他問題包括: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 氣喘、過敏性鼻炎
  2. 食物過敏:食物過敏可能會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問題加重
  3. 皮膚感染:因為乾癢搔抓會有傷口,導致感染風險增加
  4. 睡眠問題:搔癢導致無法好好睡覺,可能影響孩童發育
  5. 心理問題:皮膚會脫屑、因癢不停搔抓、無法好好睡覺導致精神不佳,都會引發人際、情緒或心理問題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成人、嬰兒不一樣?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包括:

  1. 皮膚乾燥、脫屑
  2. 極度搔癢
  3. 紅疹
  4. 皮膚因發炎、發癢搔抓而變硬、變厚和素色沉澱、膚色黯沉
  5. 皮膚因搔抓、受傷而有傷口,會流湯或流血

不過嬰兒和成年人脫屑、紅疹的位置會不同。賴柏如醫師指出:

  • 異位性皮膚炎嬰兒的病灶會出現在臉和四肢的伸側(外側)
  • 異位性皮膚炎成人的病灶會出現四肢的曲側,例如肘窩、膝窩等

不過如果異位性皮膚炎病況嚴重,全身包括頭部都可能會有發炎、乾癢的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怎麼吃?

異位性皮膚炎是種過敏疾病,也可能有食物過敏的問題,不過賴柏如醫師表示,食物過敏的情況大都只發生在1~2歲的孩童,隨著年紀增加,雖然還是會有些人對某些食物會過敏,但比例會大幅下降。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每個人會過敏的食物都不同,常見的是有殼海鮮(蝦、蟹、貝類)、糯米、香菇、酒精、竹筍、堅果,患者也可以自己觀察飲食狀況,適時避開。

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抗發炎的食物,根據Healthline資料,建議可以多吃:

  • 新鮮蔬果:例如富含植化素的食物,例如洋蔥、花椰菜、菠菜、藍莓等
  • 新鮮魚類、地中海飲食
  • 發酵食物:優格、優酪乳、味噌、天貝等

其他飲食其實跟一般人健康飲食無異,少吃油炸、辛辣、重口味等刺激性食物。

異位性皮膚炎吃益生菌有幫助嗎?

不一定有幫助。賴柏如醫師表示,益生菌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目前證據還不夠,而且益生菌菌種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益生菌效果也不同,劑量也很重要,有研究發現,高劑量益生菌反而可能會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所以如果經濟許可,買來嘗試無妨,但只是一種輔助,不可以取代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原因多,因此治療方式也很多,賴柏如醫師列舉如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 抗組織胺:止癢
  2. 褪黑激素:異位性皮膚炎會有睡眠問題,褪黑激素能幫助睡眠、改善發炎問題,是一種輔助治療
  3. 抗生素:若發現皮膚上金黃色葡萄球菌增加,或是有感染的風險,可以使用抗生素
  4. 濕敷:需要在醫院由醫師施作。醫師會根據病況,選擇外用藥和乳液的比例,塗抹在束縛帶上包捆住患部,外層再用乾的束縛帶包覆。這樣做除了能保護皮膚,也能幫助皮膚保水、增加藥物的吸收
  5. 浸泡漂白水:漂白水可以殺菌,跟抗生素的原理相同,不過漂白水有濃度的考量,也不建議在家自己泡
  6. 照光治療:可以調節皮膚免疫功能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其他常見的藥物和治療包括:

  優點 缺點

外用/口服類固醇

  • 效果快
  • 對急性期的發炎和止癢效果好

 

  • 皮膚變薄
  • 會有依賴性

外用局部免疫抑制劑(例如tacrolimus、pimecrolimus)

非類固醇

  • 某些人效果不佳
  • 會有灼熱感

 

口服免疫抑制劑(例如MTX、azathioprine、cyclosporine)

  • 非類固醇
  • 效果好

 

  • 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風險增加
  • 掉髮、食欲減退
  • 肝功能下降

生物製劑(例如杜避炎dupixent)

  • 非類固醇不會抑制免疫力
  • 專一性高,抑制促發炎物質介白素4及13,不會影響其他細胞功能,效果好

 

  • 注射部位疼痛
  • 輕微結膜炎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或稱JAK抑制劑
(例如abrocitinib、baricitinib、upadacitinib)

  • 非類固醇
  • 止癢效果好
  • 安全,副作用機率低

 

  • 血栓
  • 感染
  • 心險管疾病風險

外用PDE-4抑制劑(例如crisaborole)

  • 非類固醇
  • 安全,無明顯副作用

 

照光治療
  • 安全
  • 非類固醇
  • 可能曬黑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諮詢專家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紀景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賴柏如 整理製表 / 陳蔚承)

這些藥物中,生物製劑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已有健保給付,但必須是中重度異位性皮,且照光3個月以上且使用過2種口服免疫抑制劑3種以上才能健保給付,其中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自2023年4月開始納入健保給付。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生物製劑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是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的好武器,能大幅改善搔癢、發紅、紅疹、脫屑等情況,甚至回復到皮膚原有的膚色,「另外也有研究發現,upadacitinib(品名:銳虎)和abrocitinib(品名:喜賓果)緩解癢、紅疹、脫屑等症狀的速度,比生物製劑來得快。」

異位性皮膚炎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膚炎有機會完全緩解、不復發。賴柏如醫師表示,如在2歲前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只要積極治療,到了8、9歲有60%、70%的人會完全緩解,甚至不用再用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異位性皮膚炎病情如果從孩童一路持續到成年,或是成年才發作,那完全緩解的機率就很低,只能加以控制,不過如果控制得好,也不會造成生活任何不便。

賴柏如醫師補充,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無時無刻都在發炎,所以有時看似沒症狀,其實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且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作,因此不是有發作才擦藥和乳液,反而要積極預防,定期追蹤,平時就該每天擦乳液,若情況許可,醫師會慢慢將藥物慢慢減量,變成2、3天擦一次、一週擦一次,拉長用藥頻率,或是改用非類固醇的外用藥,積極治療才有機會完全緩解。

異位性皮膚炎乳液怎麼選?

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是保濕,勤擦保濕乳液能舒緩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是日常自我保養不可或缺的步驟,賴柏如醫師指出,挑選異位性皮膚炎乳液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無香料
  2. 成分愈單純愈好,最好不要植粹或是添加精油
  3. 盡量選無防腐劑的產品
  4. 特殊成分:現在乳液已不只有保濕作用,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機轉愈來愈清楚,業者也會加入各種不同的癢、發炎、修復、幫助皮膚菌落平衡等物質,常見的成分例如神經醯胺、尿素、燕麥、甘草次酸、維生素E

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指引,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乳液每天至少2次,或是皮膚乾燥時立刻使用,不過賴柏如醫師指出,乳液使用次數不嫌多,4次以上都可以接受。

若使用乳液時要擦藥,可以先全身都擦完乳液後,再局部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外用藥膏。

此外,日常生活還應注意以下3點,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機會。

  1. 流汗時盡快把和擦乾、淋浴、換掉濕衣服。
  2. 衣服盡量選擇寬大、通風的款式。材質部分,賴柏如醫師表示,可以選擇棉質和蠶絲和螺縈,質地柔軟、透氣,較適合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3. 減少過敏原,例如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灰塵、塵螨、蟑螂、羽毛、狗毛、貓毛、徽菌、花粉。

異位性皮膚炎洗澡水溫、沐浴乳都要注意

洗澡、使用沐浴乳,有可能會破壞皮膚屏障、使皮膚更乾,但日常清潔還是必要的。賴柏儒醫師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洗澡可以注意:

  • 1天1次,每次10分鐘以內
  • 水溫介於27~30℃間即可
  • 若為嬰幼兒,若無明顯髒污,用清水即可

沐浴產品,因為皮膚屬於弱酸性,但肥皂幾乎都是鹼性,會洗掉皮膚油脂和屏障,因此不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使用,建議使用沐浴乳,可依以下3點挑選:

  1. 無皂鹼產品
  2. 低致敏、無香精產品
  3. 中性或弱酸性的產品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