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節拜拜懶人包:日期時間、掃墓供品、拜拜流程、清明節禁忌與習俗 #土地公 (213080) - Cool3c

2024清明節拜拜懶人包:日期時間、掃墓供品、拜拜流程、清明節禁忌與習俗

2024.04.02 12:13PM
照片中提到了M4X、文貫萬、資,包含了鹽醃肉、鹽醃肉、太妃糖、方便食品、小吃

2024年清明節的日期為國曆4月4日。每到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供品前往墓園掃墓祭祖,同時還會祭拜地藏王、土地公希望能夠獲得神明的保佑。而在習俗上,清明節也是出遊踏青的日子,還有吃潤餅、春捲等特殊的習俗活動。2024清明節該如何拜拜?什麼時候要拜拜、要準備哪些供品?除了掃墓之外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活動、又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清明節什麼時候要拜拜?清明節拜拜時間

在民俗信仰上,日落之後陽氣漸消、陰氣漸長,因此清明節拜拜建議白天完成,最適合的時間在上午11點左右,最晚不要超過下午15點。另外清明節掃墓結束後,不建議在墓區久留,也有說法認為墓區位於山上,天暗下山較容易發生危險,所以掃墓盡量在天色明亮的時候結束。

清明節要拜拜的對象包括祖先、土地公(后土)或是地藏王。建議在祭祀祖先之前,先祭拜土地公與地藏王,接著才是祭拜祖先,也因此在清明祭拜時紙錢需要準備2份,也要另外準備祭祀神明的供品。

清明節拜拜:

  • 時間:上午11點至下午15點之間,建議白天完成。
  • 對象:祖先、土地公或地藏王。
  • 供品:祭拜祖先可以選擇祖先喜愛吃的食品。水果數量需為單數。

▲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之外,也要祭拜土地公或地藏王,因此需要準備相應的供品和紙錢。

清明節該如何掃墓?靈骨塔要怎麼拜?

清明節拜拜可以分為2種形式,分別為靈骨塔祭拜與掃墓祭拜。如果祖先是埋葬在墓區,則祭拜前需要進行墓區的清潔,例如鋤草、擦拭墓碑等。清明節掃墓祭拜的流程是先在祖先墳前簡單祭拜,接著清除墳上雜草、灰塵,並且在墳上壓五色紙或紙錢,象徵為祖先修繕屋瓦。直到整理完畢後才是正式的拜拜流程,開始焚香祭拜土地公與祖先,結束後將紙錢燒化。

至於靈骨塔祭祀的流程較為簡便,只需要將供品放置在共用桌上即可,是否要入塔則視個人決定,並沒有一定的準則。在祭拜前需要在供品上插香象徵奉獻給祖先,也有說法表示靈骨塔祭祀時要先至祖先牌位前招呼,招呼完畢後才可以擺放供品,讓祖先知道有供品可以前來享用。

清明節掃墓祭拜:

  • 對象:土地公、祖先。
  • 地點:祖先墳前。
  • 供品(土地公):三牲、粿、茶、麵線、壽金或刈金。
  • 供品(祖先):另一副三牲、花果、粿、潤餅、紅蛋、銀紙或刈金。
  • 流程:先清除墳上雜草、灰塵,並且將五色紙或紙錢用石塊壓在墳上。在打掃結束後開始焚香祭拜,依序祭拜土地公、祖先,直到祭拜結束後燒化紙錢。
  • 在祭拜結束後需再次整理周遭環境。

清明節靈骨塔祭拜:

  • 對象:土地公、地藏王、祖先。
  • 地點:將供品擺放在靈骨塔共用桌上,每項供品上插香。
  • 供品(神明):花果、餅乾、壽金或刈金。
  • 供品(祖先):另一副花果、餅乾、祖先喜愛吃的東西、銀紙或刈金、紙紮祭品。
  • 流程:焚香祭拜地藏王、土地公,結束後再次焚香,祭拜祖先。
  • 視情況決定是否入塔祭拜,一說認為需入塔告知祖先有供品可享用。

▲掃墓依照閩南、客家的掃墓習俗不同,又可分為「培墓」或「掛紙」。「培墓」是指在鮮花、水果之外多準備牲禮、粿等供品,多見於新墳,或是家族升官等喜事。「掛紙」則多見於客家掃墓習俗,將墓紙壓在墳上,象徵替祖先修建房屋。另客家習俗亦有準備紅蛋,將蛋殼剝下撒在墓上,代表「脫殼」,也就是送舊迎新。圖片來源

▲如果是靈骨塔祭拜,則是將供品放在共用桌上,並且在塔外祭拜完成。後續是否要進入塔內則是看各家庭習俗決定。

▲清明節常見的供品有粿、糕等,例如「糕」有高升的象徵,而「粿」有「貴」的諧音,代表著富貴、吉祥。而在傳統食品之外,如今也有許多信眾準備餅乾零食作為供品,或是準備祖先喜歡吃的食品祭拜。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清明節要做什麼

在掃墓之外,清明節還有許多活動,包括放風箏、插柳等等。而因為清明是古代少數的放假日,又逢春回大地之時,因此古時人們都會趁著清明節出遊,趁機賞花、踏青,因此清明節郊遊也成為了習俗活動。

風箏又稱「紙鳶」,傳說是用於戰爭時和遠方友軍傳遞訊息,後來演變成「放災」的習俗,也就是人們將災病寫在風箏上,清明放風箏時剪斷風箏線,讓風箏帶著災病遠去。至於「插柳」則是因柳樹在傳統上有避邪的功效,而清明節也是鬼節之一,因此人們會在此時插柳、戴柳,用以避邪。

▲清明節在台灣早期並非國定假日,直到後來政府為了宣揚中華文化,才制定了假期鼓勵掃墓祭祖。

清明節要吃什麼?為什麼要吃潤餅?

清明節吃潤餅的習俗眾說紛紜,普遍認為與寒食節有關,因為二者的日期相近,演變到後來成為了同天。寒食節一般認為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的忠臣介之推,因此當日會以冷食為主,然而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清明節吃冷食是因為要掃墓祭祖,通常結束後天色已晚,沒有時間生火煮飯,因此吃「寒食」,並且將全部的食材都混合在一起,演變成清明節潤餅等獨特食品。

在象徵意義上,潤餅是將各種材料包在內裡,有「包財」的涵義,此外清明節的特色食品還有草仔粿、紅龜粿等等,因為粿諧音「貴」,也可以作為祭祀的供品。

清明節食品象徵:

  • 發粿:發財。
  • 麵龜:長壽。
  • 米糕:代表步步高升。
  • 韭菜:代表長長久久。
  • 土豆:俗諺「吃土豆吃到老老」,象徵長壽。
  • 豆干:諧音「大官」,代表加官晉爵。
  • 紅龜粿:又稱為「紅粄」,象徵富貴、吉祥、長壽。
  • 雞蛋、蝦子:祭祀後需「脫殼」丟放祖先墳上,代表送舊留新。

▲清明節吃潤餅由來。

▲清明節供品可以準備蘋果、橘子、柚子等帶有吉祥意義的水果,不過鳳梨、枇杷、葡萄等品項就不太適合。

清明節禁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傳統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舉例來說,在掃墓時須保持禮貌與尊重,不可以打鬧、喧嘩,也不可以大聲怒罵。衣著上選擇亮色系或暗色系說法不一,但以素雅為原則,應避免大紅色、大紫色等過於鮮豔的服飾。另外,掃墓時也不宜拍照或是與祖先合影,若真的要留下影像,也要注意他人的祖先牌位不要入鏡。

在供品禁忌方面,一般祭拜常用的鳳梨代表「旺來」,不適用於清明節祭祖。另外蓮霧代表空心,表示無心祭拜,還有成串的水果如葡萄、荔枝等也應避免,以免將整串不祥帶走,或是招惹成串的厄運上身。

清明節禁忌:

  • 鳳梨、葡萄、香蕉、荔枝、芭樂等水果不適合作為供品。
  • 墓園不可拍照、攝影,若要留影則不可攝入他人的祖先牌位。
  • 非親人可陪同掃墓,但不建議加入祭祀。
  • 避免穿著大紅色、大紫色的服裝。
  • 避免踩踏他人祖先的墓區。
  • 避免買鞋。因「鞋」與「邪」同音。
  • 避免掃墓時嘻笑怒罵、大聲喧嘩。
  • 避免直呼他人的全名,避免晦氣纏身。
  • 掃墓後需淨身、更換洗衣。
  • 掃墓後不建議直接回家,避免將晦氣帶入家中。
  • 掃墓期間避免到親友家拜訪,以免將晦氣帶給別人。

▲清明節禁忌。也有說法認為掃墓時可以攜帶薑、艾草等有驅邪意義的物品前往,避免厄運纏身。